61年前,26隻殺人蜂后逃出了聖保羅大學的實驗室……
當你走在鄉野的路上,一隻蜜蜂落在你的衣袖上,任憑你如何驅趕它都無動於衷。
這種情況下,用手指彈開或者把它打死應該是最正常不過的一種操作了吧。
但如果你身處美洲,尤其是氣候溫潤的拉丁美洲,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動作將會招來殺身之禍。
1970年代,那裡的一名女教師就因拍打而惹怒了一隻停在她手背上的蜜蜂。
幾乎就幾十秒的時間,近千隻蜜蜂傾巢出動,在她的面部和背部蟄了幾百次,最終人在醫院裡死去。
這種蜜蜂的表現的確配得上人們給它的名號——殺人蜂。
身在中國的我們可能無法體會到殺人蜂的恐怖。
它們的感官極為敏銳的,30米外傳來的噪音和氣味就能惹怒它們。
它們一旦盯上它們認為的威脅,一定會派出大量衛兵窮追不捨,數量通常達到上千隻。
即便入侵者快速逃離,這些殺人蜂也要追擊200米以上,攻擊持續超過1小時。
一旦殺人蜂蟄到了目標,留在入侵者體表的針刺會散發出信息素,通知更多的同伴發動攻擊。
所以殺人蜂的攻擊頻率會呈指數級地提高,人和動物稍有不慎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然而,更恐怖的事情是殺人蜂以每年最快500公里的速度侵佔美洲,如今已經替代了9成以上的本土蜜蜂。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超過一萬億隻的殺人蜂竟然都可以追溯到一位科學家的美好實驗。
正是由於那一次實驗的疏忽,26隻原始殺人蜂后帶著它們的臣民逃出了實驗室。
上個世紀50年代,地處南美洲的巴西想要大力發展蜜蜂養殖業,並且夢想著有朝一日國家蜂蜜產量能躋身世界前列。
雖說巴西有種類眾多的植物作為蜜源,但這個夢想並不好實現。
美洲原本並沒有蜜蜂,養蜂人引進了歐洲蜜蜂才讓新大陸的人們有機會吃上本土蜂蜜。
但歐洲蜜蜂畢竟適應的是歐洲的氣候,它們並不能適應巴西的一些熱帶地區。
因此,當時巴西當局認為有必要培育一種適應性更強的蜜蜂品種,以擴張本國的蜜蜂養殖行業。
遺傳學家沃里克·科爾接過了這個重擔,他有信心將這個夢想變為現實。
科爾首先要尋找一種性狀優良的蜜蜂品種,同時也要考慮到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
經過篩選,他瞄準的了非洲大陸的蜜蜂。
非洲蜜蜂是歐洲蜜蜂的表親,兩者是亞種的關係*,就生活習性上來看區別並不大。
*註:早前認為蜜蜂起源於非洲,近來的基因研究表明蜜蜂起源於約30萬年前的亞洲,隨後逐漸擴張至非洲和歐洲。
但非洲蜜蜂馴化程度很低,在野外有更強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對熱帶環境的適應力。
於是科爾教授從坦尚尼亞帶著46隻非洲蜜蜂蜂后(數據來自國家地理紀錄片)回到巴西繁殖並且進行育種研究。
在培育這一批非洲蜜蜂的過程中,科爾就發現它們雖然外表和習性都與歐洲表親類似,但脾氣卻相當的暴躁。
對歐洲蜜蜂而言十分溫和的操作都會引起非洲蜜蜂的攻擊行為。
就算科爾教授全副武裝進入蜂場也難免被蜇上幾次。
非洲蜜蜂之所以如此暴躁,其原因就是非洲惡劣的生存環境。
其中最大的威脅就來自於所謂的「平頭哥」非洲蜜獾。
蜜獾生性暴躁,幾乎不畏懼任何大型動物,食譜也幾乎囊括了所有它下得了口的生物。
可從這種動物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們最愛的還是蜂巢里甜美的蜂蜜。
蜜獾對待蜜蜂可沒有人類那麼溫和,它們一旦聞到蜂蜜的味道就會長驅直入搗毀整個蜂巢。
而蜜蜂僅有的防衛武器卻難以驅逐皮糙肉厚無所畏懼的蜜獾。
只有傾巢出動以殺敵20自損100的自殺式攻擊才有可能把蜜獾蟄死(想阻止蜜獾幾乎只有弄死它這一種選擇)。
然而這只是蜜蜂在非洲大陸要經歷的其中一種磨難而已。
在旱季,非洲象因為食物短缺,會暴力地將金合歡樹推倒,採食頂端的嫩葉。
而金合歡樹恰好是非洲蜜蜂通常築巢的地方,非洲象的這種行為無疑是一種滅頂之災。
如果非洲蜜蜂后知後覺,等到大樹倒下才發起進攻那幾乎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因此,非洲蜜蜂必須在大象動鼻之前就警覺起來,主動發起進攻驅逐它們。
非洲象的皮有多厚,想必不需要多言,蜜蜂正常的攻擊可以說是以卵擊石。
蜜蜂為了生計保護巢穴,而大象也是為了生計採食嫩葉,誰都不會輕易讓步。
於是非洲蜜蜂變得對震動或噪音非常敏感,並且會攻擊大型動物脆弱的五官。
面對非洲大陸的殘酷,原本在其他大陸相當溫和的蜜蜂也只能以暴躁來應對。
科爾教授覺得自己也許可以通過與本地歐洲蜜蜂雜交的方式來解決攻擊性強的問題。
然而,還沒等科爾教授的研究出成果,意外就發生了。
1957年10月,一位前來參觀養蜂人發現蜂巢里的一個不明作用的裝置干擾到了工蜂的運動。
他認為這樣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蜂群的生活效率,就擅自取下了這個裝置。
誰曾想,那個裝置其實是一個封隔器,上面的孔洞大小剛好只允許工蜂通過。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體型較大且有繁殖能力的蜂后和雄峰逃離與本地歐洲蜜蜂交配。
這位來訪客人手賤的舉動直接導致26隻蜂后帶著它們的七大姑八大姨跑了。
就像是希臘神話里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再也無法回到最初的安寧。
這些非洲蜜蜂逃離實驗室飛向野外,自發地完成了科爾教授沒有實現的雜交工作,但結果卻完全不同於預想。
溫順的本地歐洲蜜蜂(義大利蜂)大量性狀是隱性基因表達的結果。
而更加狂野的非洲蜜蜂則攜帶很多顯性基因,在基因上更加強勢。
這直接導致非洲蜜蜂與歐洲蜜蜂雜交的子一代幾乎保持了大量非洲蜜蜂的性狀。
非洲蜜蜂的基因就像是傳染病一般席捲整個南美洲,原本可愛溫順的蜜蜂逐漸「脫歐入非」。
非洲化蜜蜂不僅僅是在雜交上展現出強勢。
在非洲修羅場歷練了幾十萬年的非洲蜜蜂可以說是全方位碾壓歐洲蜜蜂的。
一個是非洲化蜜蜂的生活節奏非常快。
它們的工蜂習慣了險惡的環境采蜜時間長效率高,蜂蜜產量遠遠超過普通歐洲蜜蜂。
這也就以為著營養充足的蜂群具備快速繁殖的基礎。
而實際上非洲化蜜蜂的繁殖速度可以說是驚人的,它們每年分群三至四次,歐洲蜜蜂每年僅分群一次。
並且非洲化蜜蜂蜂后蛹化成蟲的時間更短,能在搶在歐洲蜜蜂蜂后出殼前強佔它們的巢穴。
第二個是非洲化蜜蜂的生存能力極強。
在非洲表兄到來之前,人工養殖的半野生蜜蜂體格羸弱,保守蜂疫以及蜂蟎的侵襲。
不少蜂農為了保證蜂蜜產量必須要預防性地噴洒藥劑。
但對於強健的非洲化蜜蜂而言,幾乎完全免疫這些疾病,對它們來說美洲就是天堂。
依靠這兩種強大的技能,非洲化蜜蜂在巴西當地的競爭力非常強。
在野外以每年上百公里的速度向周邊擴散入侵。
就算是人工養殖的歐洲蜂群也經常「慘遭毒手」,一不留神就有非洲化的雄峰混入,一旦交配成功,整個蜂場都有可能非洲化。
因此蜂農們不得不大量引入歐洲雄峰降低被非洲化的幾率。
引進非洲蜜蜂的確創造出了最優良的品種,但卻對巴西當地的蜜蜂養殖業沒有半點好處。
數據顯示,1957年巴西蜂蜜年產量為6500噸,到了1974年竟然跌到了只剩4120噸。
產量下降也還僅僅是一方面,非洲化蜜蜂真正恐怖還是它「殺人蜂」的名頭。
野外生存力強,築巢不挑地方,經常因環境變化而遷巢,這些特質讓殺人蜂與人類接觸的幾率大大增加。
它們會在廢棄的屋子、煙囪、各種樹木上築巢,成為一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然爆炸的炸彈。
巴西人民熱愛踢球,隨時隨地在簡易的場地上就能進行比賽。
然而球員之間的呼喊和喧鬧,皮球與腳撞擊的聲響,又或者意外飛出場外的足球都有可能激怒殺人蜂。
一旦殺人蜂開始防衛性攻擊,最多整個巢穴上萬隻工蜂都有可能出動,對周圍一切生物發動無差別的攻擊,反應時間只需要23秒左右。
它們不僅反應快,也很持久。
如果入侵者逃跑殺人蜂至少會追擊200米,有記錄顯示最長可達1000米。
追擊的時間也極長,可以持續一個半小時之久。
而歐洲蜜蜂呢?43秒才有反應,派出三五十隻工蜂追擊30米左右,持續3分鐘時間意思意思就算了。
雖然非洲化殺人蜂的確非常致命,但也並非所有方面都碾壓歐洲蜜蜂。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殺人蜂的毒性並不比普通蜜蜂強,最多因為體型不同而攜帶的毒液量有差異。
畢竟雖然叫殺人蜂,但它們本質上還是蜜蜂(bee)而非胡蜂馬蜂(wasp)。
殺人蜂的致命性還是來自數量的,隨便一次低等級的防衛攻擊都能出動上千隻工蜂,而一個普通成年人同時被500隻蜜蜂攻擊就會有生命危險。
就這樣,非洲化殺人蜂以不可阻擋的態勢以每年最高500公里的速度向北挺進。
80年代初突破了巴拿馬進入墨西哥,幾乎粉碎了這個原本世界第二的蜂蜜出產國。
90年代又繼續向北進發,終於佔領了美國的土地,蜂害事件頻發,讓美國人措手不及。
深受其害的美國人又將這種恐怖的入侵生物事件誇張化眾多的驚悚商業片,殺人蜂從此「威名遠揚」。
可實際上,非洲化殺人蜂真的有那麼恐怖嗎?未必。
雖說非洲化蜜蜂的確攻擊性強且敏感易怒,但受限於它的毒性,真實致死的案件並不算多。
至今為止,被非洲化蜜蜂蜇死的人數大約有1000人,並不比中國的胡蜂致命。
根據中國廣播網的資料統計,2013年陝西南部僅三個月內有1685人遭到胡蜂襲擊,其中42人死亡。
在中國,胡蜂才是我們眼中的「殺人蜂」。
而拋開傷人的特性,非洲化蜜蜂在美洲的大量繁殖實際上對自然是十分有益的。
它們替代了原本效率低病害多的歐洲蜜蜂群體,高效率地采蜜同時更好地給本土植物授粉。
況且,只要解決了非洲化蜜蜂攻擊性以及易遷巢等不利特性,它們產蜜量高的特點也是可以被蜂農們接受的。
在非洲化蜜蜂泛濫之初,蜂農們和當局都被失控的局面嚇壞了,慌忙之下用捕殺的方式來控制。
然而蜜蜂非洲化就像泛濫的洪水,宜疏不宜堵。
產蜜大國墨西哥在經歷了蜜蜂非洲化帶來的挫敗之後,轉變了觀念,接受了事實,不再掙扎著驅逐它們。
而是研發出針對非洲化蜜蜂的蜂群管理方法,進而享受到了它們帶來的超高產量和輕鬆的衛生管理。
一位墨西哥蜂農這樣評價美國人對非洲化蜜蜂的驚慌失措:「我覺得美國養蜂者只是對非洲化蜜蜂的到來沒有思想準備而已。」
素來以暴虐著稱的非洲化蜜蜂似乎也同樣轉變了觀念,做出了積極的回應。
位於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1994年第一次發現非洲化蜜蜂,經過12年的傳代,它們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波多黎各的非洲化蜜蜂攻擊強度急劇下降,變得和歐洲蜜蜂一樣溫和,但卻又保留了非洲化蜜蜂的優勢特性。
至於殺人蜂的原產國巴西,當局也努力改良了非洲化蜜蜂的品種,培育出了更加健康的本地化巴西蜜蜂。
靠著這些品種優良的蜜蜂和本地豐富的蜜源植物,巴西已經成為全球蜂蜜產量前十的國家,並且以質量上乘享譽世界。
事情的結局似乎有些出乎意料,帶著看驚悚災難片的心情看完了殺人蜂的始末,卻品出了一絲溫暖與和諧。
科爾教授那個設想美好的實驗並沒有失敗,只是成功到來的方式有些令人焦躁不安。
收起我們的偏見與恐懼,再尖銳的矛盾也許也能被輕易化解。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
無論是對體會過殺人蜂危機的美洲人民而言,還是對經歷了非洲大陸磨礪的蜜蜂而言,這句古語都是最好的總結。
*參考資料
Nature子刊:基因組學揭示蜜蜂的進化史. 生物通.
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研究成果揭示非洲化蜜蜂攻擊性強度快速降低的演化機制. 華大基因. 2017.11.20.
The Man Who Made Killer Bees. Bad Beekeeping Blog,September 9, 2016.
Dr. Kerr and the Killer Bee. Bad Beekeeping: The Beekeepers Home.
Africanized bee. Wikipedia. 16 March 2018.
Attack of the Killer Bees. National Geographic Documentary. 2006.
Attack Of The Africanized Killer Bee. History TV. 2016.
殺人蜂讓巴西成為產蜜大國[J].中國養蜂,1994(03):35.
胡積康.侵入美洲大陸的非洲蜂[J].世界知識,1986(19):7.
陳育秀.巴西的蜜蜂和蜂蜜簡介[J].中國畜牧業,2016(02):39-40.
文光.「殺人蜂」並不那麼可怕[J].蜜蜂雜誌,1993(06):26.
劉後貴.非洲化蜜蜂的蜂群管理[J].蜜蜂雜誌,1994(09):13-14.
方兵兵.非洲化蜜蜂在美國[J].中國養蜂,2003(01):38.
E. Southwick (張傳津譯).非洲化蜜蜂的蜂群管理[J].蜜蜂雜誌,1993(10):28-29.
紀錄片《非洲殺人蜂》:為生存而強硬. CNTV紀實台. 2013年08月08日.
呂效吾,呂裕民.巴西養蜂業[J].中國蜂業,2006(02):46-47.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