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真正的開始竟是學會做一個「美國人」?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一篇文章也是談論關於美國留學生問題的,裡面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大致就是說就是作為一名美國留學生,第一個目標便應該是學會如何做一個美國人。
這個話題實際上探討的根本在於「文化認同」,這個問題能決定你在美國是處於一個怎樣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境之中。你是否想融入美國社會去汲取先進的理念和文化,你是否想在新的環境中提升自己?這一切的根本就在於「文化認同」。
而難點就在我們背後的文化歷史是如此的深厚,而我們接受文化的洗禮又是一個過程...那麼究竟成為「美國人」是有必要的么?
為什麼說要成為一個美國人呢?
因為既然你選擇美國而不是法國德國義大利留學,你就應該去了解這個地方的風情與其他地方有什麼差異,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這種差異所造成的結果又是什麼。
因為更功利地講,在成立自己的事業以後,想要拓展國際型的業務就必須做一個跨國型人才,因此你就需要清楚地知道跟你打交道的人是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喜歡談論什麼樣的流行文化,愛看哪一類電視節目,平時參與哪種體育運動。
American Hustle里有一段很經典的故事,Richie想通過賄賂,釣魚執法抓捕卡姆登市市長Carmine的時候因為行事魯莽唐突,把情況鬧僵。好在Irving Rosenfeld及時緩住Carmine,然後哄住了他。
Carmine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Irving, I』m going back because I like you. I think of you as my friend.」
而做一個美國人,最基本的標準就是知道如何跟美國人打交道。
留學生的圈子在美國始終只是弱勢文化,如果要想保存自己的文化圈子,就必須懂得如何與主流文化相處,從在日常中交流,到娛樂時分享,再到緊急情況的處理,都必須明白如何周旋,而這些能力來自於經歷。
「我不喜歡被當成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我可是百分百的亞洲人,同時也是百分百的美國人。這兩個身份在我身上同等重要。」這是某個受訪者接受採訪時的開場白。
在大學裡,除了最經常問到的「Where are you from?」,更深挖的問題是「How do you identify yourself?」 因為問「你來自哪裡」這個問題了解的是這個人的出生生活的地方,他所經歷的地域文化,固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他最有共鳴的文化背景。就好比人提到紐約就是大國際都市,提到加州就是陽光海灘,提到新英格蘭就是大學城。
而問「你對自己的認同是什麼?」則是因為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度、文化熔爐,大部分人都是從國外移民進入,差異只是在於時間先後。
所以當你問一個手裡拿著三本護照,在全世界2個大洲上過學的人,你來自哪裡時,他們無法給你一個簡短的名詞作為答案。所以「你如何認同自己」是問的是文化共鳴,是身份認同。
許多美國人都有類似的雙文化甚至多文化背景,而這些我們稱之為混血兒的美國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需要不斷地尋求自己的身份認同。
這個心理的煎熬,有一個非常準確的詞概括 「個人危機」(identity crisis),講的就是這種對自己身份文化認同感不強,覺得自己與哪裡都格格不入,沒有歸屬感的心理。
有一句話把現象總結的很好,「雙語帶來的雙重文化,這雙重文化帶來的矛盾,還有處理這些矛盾的技巧卻從未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提及。」
對於我們這些絕大多數都是單一文化背景的中國人來說,第一次到美國,就像是菜鳥被扔進沖級修仙的關卡,經常被碰到文化碰撞的情況經常被虐爆。漢文化的強勢導致我們較少的接觸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並學習與他們相處的方式。
打一個不雅的比喻,當人們遊覽少數民族文化村時,他們更像是去動物園指指點點別人的奇特風俗與生活方式。
而當出國的人被當地強勢文化衝擊時,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來相處,如何與他們打成一片,還是選擇被邊緣化,關進籠子里。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出生在香港,但也有美國籍,有一次我問他,如果別人問他「where are you from」 你會怎麼回答時,他給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答案,「it depends.」
然後解釋,如果問的是美國同學,他會說美國,如果在中國被問到這個問題,他會說自己是中國人,如果在香港別人問這個問題,他則會說他是當地人。這個回答非常討巧,卻又正確得無可厚非。 當時我就問他為什麼會看人說答案呢。解釋很有意思,因為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口水。
如果中國人問他時,他回答是香港人;香港人問他時,他回答是美國人;美國人問他時,他回答是中國人。總不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其他兩個身份加以解釋。
回答以提問者同樣的文化背景,可以最快地結果這段每次自我介紹時總要提起,提起時總要講解,講解後別人又要繼續追問的話題。但是碰到真正聊得來的朋友,又是可以盡自散講。想來這個絕妙的方法又是他在花費多少自我介紹的口水之後總結出來的。
我不禁佩服起這個同學,一道對於我們來說是問題唯一的單項選擇,被他硬生生做成簡答題。原來這些我們來到美國後才開始為之苦惱的東西,其實別人從一開始就已經要忍受煎熬。
我們經歷的這種外語文化困境,因為留學人數眾多,經過社交媒體放大之後,好像真的就變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但歸根究底也就是時間與經驗的積累不足。還有就是你是否做好了準備主動去面對這種問題並解決。而正視這個問題的你,在美國無論是留學還是工作,都更能幫助你吸收美國的文化。
推薦閱讀:
※明尼蘇達大學qs排名
※你的「捷徑美國夢」要碎了!
※【留學攻略】出國留學必備的13個App
※最具競爭力Top60專業解析——社會工作Social Work丨擇由留學
※2/19 【歷史上的今天】羅斯福通過侵犯公民權利、並帶種族歧視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