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多了都是淚,朕的御膳比食堂還難吃

春風拂煦清明節,

踏青祭祖念先人。

清明節的起源,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

後來民間也開始仿效,

就於此日祭祖掃墓。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自古以來,無論是國家還是民間,都非常注重祭祀活動。特別是像宮廷里的皇家祭祀,更為隆重,供奉的祭品自然也是極其豐富講究的,都由光祿寺負責操辦。

Excuse me~

光祿寺是啥?

光祿寺的名字聽了讓人有種如墜雲里霧裡的感覺,它到底是寺院,還是一個政府部門?

其實這光祿寺雖然帶個「寺」,指的可是古代一個堂堂的中央機構,可要說它的管轄範圍,也就一個字「吃」!

那麼哪些吃歸光祿寺管呢?「上至玉食、慶典、祀典,下至各官供具,四夷賞宴,小至禁衛監局廩餼,皆出於此。」

古代皇家祭祀活動

其實光祿寺主要任務也就三項:祭祀、朝會、接待外賓

雖然工作內容不複雜,不過你可不要覺得這是個可有可無的小部門,它的頭頭兒在明代可是官從三品(我們熟悉的知府才正四品而已),相當於今天的廳級幹部。

對於明王朝頭一代,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的祭品。根據《南京太常寺條》的記錄,每月送往主管宴享(製作祭品)的光祿寺的東西都不重樣。

  • 正月,韭菜、生菜、薺菜、雞子、鴨子;
  • 二月,芹菜、苔菜、萎蒿、子鵝;
  • 三月,茶、筍、鯉魚;
  • 四月,櫻桃、杏子、青梅、王瓜、雉雞、豬;
  • 五月,桃子、李子(又夏至李子)、來禽、茄子、面、小麥仁、嫩雞;
  • 六月,蓮蓬、甜瓜、西瓜、冬瓜;
  • 七月,棗子、葡萄、雪梨、鮮菱、芡實;大麥仁、小麥
  • 八月,藕、芋苗、茭白、嫩姜、粳米、粟米、穄米、鱖魚;
  • 九月,橙子、粟子、小紅豆、砂糖、鯿魚;
  • 十月,柑子、橘子、山藥、活兔、蜜;
  • 十一月,甘蔗、鹿、獐、雁、蕎麥麵、小紅豆、黑砂糖;
  • 十二月,菠菜、芥菜、白魚、鯽魚。

從這份記錄來看,不難看出皇家對祭祀先祖的重視程度。

民以食為天,連孔夫子都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想來這堂堂一國之君應該也不會在吃這件事上虧待自己的。秦始皇開始就已經有設專門負責吃的官兒,到了漢武帝直接設立部門了,就是這光祿寺。

福建品藏文化「匾額博物館」中就珍藏著一塊有關光祿寺官員的聖旨匾。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此匾乃光緒八(1882)年愛新覺羅·載湉賜封一位光祿寺署正家屬的聖旨匾。延伸閱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你真的會讀嗎?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此匾其實是兩道聖旨的結合,第一道聖旨貤贈光祿寺署正加四級楊廷瑞之曾祖父(楊東嶽)為朝議大夫,曾祖母朱、鍾氏為恭人。第二道聖旨誥封光祿寺署正加四級楊廷瑞之父(楊金綸)為中憲大夫,母廖氏為恭人。

閱讀小註解

  • 署正:文職京官,從六品,掌供備羊、酒,並備釀酒所用器物,供用宮廷日用羊肉及牛乳。
  • 朝議大夫:是一個四品官職。散官名,即有官名而無固定職事的官。與現代黨政機關內的參事室參議員、調研員等相仿。
  • 中憲大夫:文官名。明清為正四品升授之階。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種。
  • 恭人:用以封贈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高於宜人而低於淑人。
  • 尚存的父母稱封,已死的曾祖父母稱貤贈。

既然是專門負責皇帝吃飯的機構,那麼光祿寺里的事肯定都是肥差啦。本君覺得此匾中的楊廷瑞身為一署之長,廚藝肯定是一等一的棒,身材嘛,肯定是個大胖子。而萬人敬仰的皇帝肯定每天都過著吃香喝辣的生活。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經品藏君查閱有關資料所知,有些帝王雖然地位高,卻凄慘得每天都吃不上一頓好飯。

明朝謝肇淛《九雜俎·物部三》:「今大官進御飲食之屬;皆無珍錯殊味;不過魚肉牲牢;以燔炙釀厚為勝耳。」

意思是說,今天皇帝所吃的東西沒有什麼山珍海味,不過是魚肉豬牛,放鍋里猛燒猛煮猛加調料罷了。這不就是亂燉?會美味?

讓我們來看看永樂二年(1404),郊祀結束後的慶成宴菜單:

上桌:按酒五般。果子五般。茶食五般。燒煠五般。湯三品。雙下饅頭。馬肉飯。酒五鍾。

中桌:按酒四般。果子四般。湯三品。雙下饅頭。馬豬羊肉飯。酒五鍾。

隨駕將軍、按酒一般。粉湯。雙下饅頭豬肉飯。酒一鍾。

仔細瞧瞧宴會的菜品,這大魚大肉的聽起來確實上檔次。但吃進嘴裡的感受就不是那麼的好表述了!真想問明成祖一句:您下得來台嗎?

其實光祿寺專業的做菜機構,卻做出這等招人笑話的菜色已不是什麼秘密了。就連當時的平民百姓都知道光祿寺做飯難吃。

《戴斗夜談》中提到京師相傳有十可笑,其中就有光祿寺茶湯(茶湯就是飯菜的意思)。

具體有啥可笑的,就得請君自行查閱《戴斗夜談》咯!

光祿寺出品的菜,色香味俱坑,為啥還能存活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如此之久呢?

原因就是:制度限制了我的食慾。要知道古代要「改革」,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明朝後期的皇帝們忍無可忍了,就讓太監們給飯菜吃,稱「內庖」。

所以大家在古裝劇中耳熟的「御膳房」這個專門機構在明朝並沒有,是清朝後期才設立的。


推薦閱讀:

關於山口組有什麼奇聞軼事?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柬埔寨、寮國、泰國(一定程度上的緬甸和越南),這些曾同屬於高棉帝國的國家有哪些相似處呢?
送孩子去楊永信或豫章書院的父母,折射中年人的醜陋
為什麼秦始皇陵不敢考古?

TAG:匾額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