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有時候是一種更有效的策略

1、

小說里經常出現這樣的橋段,主人公穿著隨意的去奢侈品店買東西,導購小姐看到主人公的穿著,就表示不屑和無視,甚至有些開始言語上的諷刺,"什麼沒錢就不要亂摸,壞了賠不起!」

當然一般都是以主人公或生氣,或高雅的用自己的財力證明,導購小姐的歧視是多麼錯誤的一件事。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很爽,因為這是一個逆襲和反轉的故事。

但是,站在導購小姐的角度,這種歧視並不代表著什麼,而且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這才是最有效率的策略。

當然言語的惡俗就是素質問題了,我們只是說回歧視本身。

對於導購小姐來說,招待每一個客戶都需要很大的精力,而她們很難一下子就了解每一個顧客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所以用一個群體的印象來做個初級篩選,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策略。

當然我們會說,這樣就會錯過那些穿著低調,但是有可能成交大單的顧客呀?

沒錯,這樣的人肯定存在,但是在銷售人員的生涯中能碰到幾次呢?

如果只是為了一個大單的可能性,她對於每一個不管穿著、不管背景、不管是誰都無差別的服務,那沒準還沒等到,她就因為投入產出回報低而被淘汰了。

所以,歧視,有時候是一種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2、

我們平常說起的歧視,常常指的是「敵意歧視」,這是一種損人不利己,寧可不賺錢自傷八百,也要歧視你的一種歧視。

這種歧視當然討厭,但是歧視者本身也會相應付出一定的代價。

比如企業主歧視黑人,那麼他就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去尋找人才,少了一種選擇,以為著放棄了這種選擇的利益。

但是還有一種歧視,就像上面導購採取的策略里的歧視,它是一種「經濟歧視」,它的區別對待無關個人選擇,它只是在經濟學上處於自身利益的考量

耶魯大學教授Ian Ayres在1989年做過一項實驗,他讓六個學生去車行買車,看看車行銷售人員對他們的報價如何,因為美國車行是可以討價還價的那時候。

這六個學生裡面有男人女人,也有黑人白人,最後跑遍了芝加哥所有的車行,結果發現銷售人員只要看到是黑人男性,就會狠狠的報個高價,而黑人女性好一點,但是對於白人男性就會直接給一個比較公正的價格。

我們會認為,這不是赤裸裸的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嘛?難道他們生意不做了嗎?

如果回到上面導購例子,我們就容易知道,其實這裡面其實還是策略問題。

這個買車的實驗還有後續,後面的研究中發現,黑人的確會受到歧視,但是得看你去買什麼車?如果你去買5萬美金以上的寶馬,那麼會被狠狠要價,但是你提出要買便宜的低檔次車,銷售人員卻會給你一個公正的報價。

所以,銷售人員給一個高價,不是說情感上的種族歧視,而是覺得高價反正買不起,還不如用一個很高的 價格把你嚇退了,省的試駕、溝通浪費時間。

3、

這種「經濟歧視」的思維當然容易犯錯,而且可以說是一種很明顯的偏見,一定會有人受到冤枉。

這也是為什麼小說作者甚至電影導演喜歡這樣的橋段的原因之一。

但是,不可否認這種思維方法,它大大提高了效率

因為它是基於統計學的一種歧視。

比如黑人來了,把錢包看緊點,比如機場安檢的時候更重視中東人,在艾滋病的防控中更加偏重同性戀群體。

人們這麼做並不是因為情感上的歧視,而只是因為統計學上黑人犯罪率高,所有恐怖分子大部分是中東人,艾滋病在同性戀中更高而已。

甚至於美國最早的種族歧視起源,它都是一種避免疾病本能帶來的經濟歧視。

賈雷德·戴蒙德的《槍炮、病菌和玫瑰》裡面,毀滅了差不多整個美洲文明的病菌,就是來自於西方文明世界,我們對於外來的病菌提抗力是很弱的。

那麼最好的策略就是願意不同的種族,於是種族歧視最初的萌芽就出現了。

4、

現在基於個人情感的純粹的歧視已經很少見了,更多的是這種來源於效率考量和利益基礎的「經濟歧視」

我們雖然無法消除這種歧視,但是我們可以去避免被歧視。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那些穿著拖鞋,邋裡邋遢去奢侈品店的富豪來說,被歧視是正常的。

就像導購是很小概率才會遇到一個邋遢低調的富豪一樣,富豪也得明白一個溫柔大方對每一個顧客都同等待遇的銷售員也是很小概率的事件。

要麼是個新手,要麼是個人精。

而我們普通人要做的,就是了解銷售心中的考量,然後傳遞給他正確的信息,避免被歧視

比如去奢侈品店,要麼直接證明財力開個豪車,要麼穿的好一點,要麼直接拿出黑卡,是吧。

比如同樣問路,穿著好和邋遢,黑人和白人面對幫助的可能性就不一樣,黑人青年問路都會被歧視,甚至隨便指一條路,但是如果你西裝革履,很有修養和職業范,那麼人家就願意幫助你了。

有人抱怨歧視,而有人選擇了主動出擊

你呢?

推薦閱讀:

08 理性原罪 - 「布里丹之驢」是怎麼餓死的?
標籤的力量——來自英國冬季供暖費的證據
人際關係處理中的事不過三原則
比特幣的升與降:比特幣的投資者正在受到一些非常古老的教訓
我到底在研究什麼: 行為經濟學 (上)

TAG:種族歧視 | 性別歧視 | 行為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