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至深的銀行存管,投資人啊,你要它怎麼「管」?

關於銀行存管,還是想再多說一點點,所以我就隨了自己的性子,今天又來侃侃了。

昨天那篇文章,有個建行的小夥伴如是說,

P2P野蠻生長至今,相信也留下了不少治理嚴格,風控可靠的好機構,但作為負有厚重責任的大銀行,確實不應在此時介入,讓大量缺乏投資經歷、又不願接受善意資格審查的投資者因為銀行的接入而對資金安全產生過多的信任。

深表贊同,在P2P中並不作為增信機構存在的銀行,在投資者心裡可就是絕對可信的權威,泱泱大行入場,確實除了利益之外,還是要充分考慮背書性風險給民生帶來的影響。

說起銀行存管,大家的態度是,銀行是收了錢只負責管管投資人站崗的錢,除此之外,增加平台運營成本不說,不幫忙審著點借款項目,不幫忙對平台進行風控和安全把關。 跑路,居然還可以有單方面解約不擔責任的操作。P2P平台可真是吃了啞巴虧,有苦說不出,還好靠著投資人指著來罵娘。

如果P2P行業每一環節收了錢都能做好職責本身的事情,銀行做好平台的監督把控,平台做好項目的風險把控,那麼投資獲利,平台和銀行吃肉,P民喝湯,大家都開心。

投資人不爽的是,憑什麼銀行跑路,不用付違約金,存管銀行再找,中間的花銷還不是投資人的錢;憑什麼P2P拿著投資人的錢跑路,銀行收了錢坐視不管,鍋還是投資人背。 總之,P2P的錯誤都是投資人來承擔,要你們何用,深表不服。

紛紛擾擾的聲音,銀行壓力也大,但銀行存管到底怎麼管?

考慮投資人的心愿自然是,銀行除了做站崗資金存管、發出支付指令讓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正常資金劃轉,還要監督資金的來源和去向。平台是否自融?項目是否真實?如果逾期了,應該怎麼賠?都需要由銀行來做好把控。

但P2P又不像基金的銀行託管啊,基民說我要買多少錢多少券,基金公司收到後通過髮指令給相應的託管銀行,託管銀行在接到資金劃撥的指令後,會和交易所以及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確認是否有這麼一筆交易,走向是哪裡,確認後才會去做資金劃撥,而且資金劃撥出去也不是給基金公司而是給到對手方的託管銀行。

這樣看來,基民的錢永遠都在託管銀行中轉來轉去,和基金公司沒有半點關係。所以哪怕是基金公司倒閉了,這筆錢也在銀行存管裡面不會丟。如果丟了,託管銀行也是要負連帶賠償責任的。

對於P2P來說,資金劃撥的項目是沒有類似交易所和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登記的。

投資人想讓銀行自己去檢驗標的,銀行表示如果我有精力去做好每個項目的校驗,那這業務我干好了,P2P可以去喝西北風了。

投資人想說那你可以進行抽檢啊,也能一定程度上檢驗平台是否靠譜,銀行表示像一些自媒體一樣實地走訪,然後出個抽檢評測報告?部分P2P平台都承認了,他們是有專門的房間放置專門的資料就是等著走訪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抽檢到最後也是形式而已。

但這麼說來,銀行存管想管,但管的閉環缺失在項目真實姓的把控上。

這裡我要來YY了,

假設P2P納入中國金融體系,所有平台項目都能有公證、評級、增信的機構對其進行登記,這樣銀行在進行資金劃扣時就可以確認項目的真實性,存管也就可以變成大家理想中的託管了。

但公證、評級、增信說來簡單,一個月2000多億P2P流水,就按一個項目平均1000萬的份額,那少說也有2w+個項目了。如何快速且准准衡量項目的風險,這工作量可不容小覷。

再假設這工作量也是可以完成的,但因此提升了項目上線成本,投資人利率下降,那麼大家是不是又要吐槽BB了。。

這所有的假設都不如現實來的慘烈,當然了,這也是只是我的假設。

最後,想來聽聽各路人士的高見,假如你是存管銀行,你會怎麼管?


內容來源:「鄭雨潔」 公眾號

歡迎關注公眾號「鄭雨潔」,理財進階+++,歡迎來撩,一起成長么么噠~~


推薦閱讀:

落實備案 予財寶參加廣東網貸整改驗收政策宣講會

TAG:銀行 | 資金存管 | P2P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