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孩子「聽說」,還是「明理」?

中國家長談到自己的孩子時,喜歡說兩個詞語:一個是「聽話」,一個是「懂事」。

「聽話」,就是「服從」;「懂事」,就是「明理」,實際上體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觀。而在中國家長的眼裡,這兩個詞很多時候變成了同一個意思:「聽話」就是「懂事」,「懂事」,就是「聽話」——這更加可怕。

就是說,很多時候,中國家長對孩子進行的是「聽話教育」,而不是「明理教育」。

我也曾經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乖寶寶,要聽話!」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你看別人的孩子多聽話!」

現在想想,真是可怕!

如果孩子從小就一直「很聽話」,長大以後的他,肯定是唯唯諾諾、戰戰兢兢、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人。也就是說,「聽話教育」培養出來的都是「奴隸」,「明理教育」培養出來的才是「人才」。

為什麼呢?

「聽話」,意味著「服從」;「服從」,意味著不分對錯,不明是非,意味著沒有思考,缺少判斷,更不會有突破和創新。

「聽話」,還意味著「專制」,意味著「強制」,同時必然還伴隨著教育和管理上的「暴力」與「獨裁」。

一、「聽話教育」,危害無窮

龍應台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引起了國人極大的震動,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們向來是習慣「服從」的;

有一本書叫《中國人可以說不》,在九十年代出版後不僅令國人警醒,更令世界震驚,這同樣從側面證明了中國人一直都很「聽話」,很少敢對強權說「不」;

江主席也再三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缺少創新性的人才一直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

所以,「聽話教育」培養的是服從者而不是決策者,是底層人員而不是高層精英,是社會發展的累贅,而不是國家進步的動力。

所以,「聽話」的孩子,其實是很可怕的。

相反,「明理教育」,才能培養出人才。

西方有兩句名言:

第一句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多麼偉大的思想!與「真理」相比,「師長」、「威信」、「權威」都可以不理,在「真理」面前,你完全可以「不聽話」。

另一句是「我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是我反對你的觀點」。

我尊重你的「人格」,也尊重你的「權利」,但是我可以「不聽你的話」,無論你是誰。因為我有思考的自由,能讓我服從的,只有「真理」。

「明理」,意味著尊重,意味著理解,意味著分析,意味著辯駁,還意味著公平和公正。

二、「明理教育」,要以身作則

讓孩子「明理」,家長自然不能「不講理」。明理教育,主要不是靠空洞的理論,而是要通過親身的示範。因為當家長「言」與「行」不一致時,孩子肯定是學習你的做法,而不是聽從你的教導。

「明理教育」,其實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你的權威性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你再也不能強詞奪理,再也不能以勢壓人。

其次,家長要不斷學習,才有可能和孩子一起認真思考,認真分析,深入討論。

另外,家長要比以前更有耐心,才能面對孩子不斷提出的各類天馬行空的問題。

總之,「明理教育」下的孩子,肯定比「聽話教育」培養出來的更加「難管」,更加「難對付」。一般的家長,還真不一定能堅持下來。這時候,下面一條就顯得尤其重要。

三、「明理教育」,要重視閱讀

父母畢竟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專業教師,他們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有很多的家務要完成,三頭六臂也應付不了每天都在奇思妙想的孩子。

所以,在家長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教會孩子進行「自我教育」。

古語說,「知書」,自然「達理」。

書中除了有「黃金屋」、「顏如玉」和「千鍾粟」外,還有很多博學、識禮的學者和智者,他們文章中的警句妙語會使孩子學會思考、分析和判斷,他們筆下曲折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會使孩子不斷認識到民主、科學、公平和正義的可貴,會使他們不斷追求「真、善、美」,遠離「假、惡、丑」。

說到底,「聽話教育」其實不是一種教育方法,只是一種管理手段,是給懶惰和自私的父母們準備的。他們需要樹立權威,需要立竿見影,需要有自己工作和娛樂的時間,唯獨不需要的,是孩子的前途和未來。

如果你在意孩子的前途,也想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那麼,從今天開始,不要再對孩子說「聽話」這兩個字。

因為,嘴裡說出來,心裡就肯定是這樣想的,行動上肯定也會這樣做。

推薦閱讀:

日本YWCA(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營地考察之旅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是不是非常必要?
目前的中國教育對哪類學生最不利?
知識付費是進步還是倒退?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