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看到「藍鯨遊戲」,請立刻告訴媽媽!!!

1

我第一次聽說藍鯨,是一個前來面試的小姑娘,說:「我有一個同學,就死於藍鯨遊戲。」

她走之後,同事們就這個話題聊起來。

在報社做過多年編輯的同事說,幾年前,她們報社也曾接到過一個新聞。當時,她們當地有一少年死亡。

是自殺。

當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那孩子的自殺,是有原因的。

他不是對生命絕望,也不是患有抑鬱症,而是被一款名為藍鯨的死亡遊戲所誘導,一步步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至此我才知道,原來此藍鯨,非彼藍鯨。

我以為的藍鯨,是一種藍色的鯨魚,在深海之中游弋,靜默而龐大。

不曾想,令人聞之色變的藍鯨,是一種遊戲。自殺遊戲。要人命的遊戲。無數青少年因之死去的遊戲。

2

央視曾報道過一起相關新聞。

江蘇常熟有一個19歲孩子,叫小姚。

2017年4月左右,他加入了一個qq群。

進入之後,群主就對他說:「如果你想開始遊戲,請先將身份證、住址、家庭成員全部上交。」

當私人信息已透露,退出機制就被堵死了。倘若你中途猶豫,就會遭遇威脅。

「你死,還是你弟弟死?」

你只有跟著藍鯨遊戲的50個任務,一步一步往前走。

從此,你便被要求不能與任何人說話,在每天凌晨4點20分起床

4點20起床,就等於睡眠被剝奪,生物鐘擾亂,人就會抑鬱焦慮,煩躁不安,心懷怒氣,想要傷人傷己。

人傷不著,於是就自虐自殘。

再加上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在沉睡,只有你一人在面對恐懼,這又會讓你湧上一種錯覺:我就是一隻孤獨的藍鯨。

而鯨魚,是會集體自殺的動物。

為了加重暗示,參與的少年還會得到新任務:聽恐怖音樂,看恐怖片。

長期觀看死亡、廝殺等絕望場面,傾聽像來自地獄一樣黑暗的音樂、慘叫和哭泣,會對人造成強烈的心理暗示。

這就為他們走向悲劇,埋下了可怕的心理誘因。

然後,你會得到第一個任務:用刀子在手腕上刻字。

這個自殘過程,你必須拍下照片,甚至錄下視頻,以證明你完成了任務。

這些用刀子刻的圖案,有些是符號,有些是字母,有些是數字,有些是文字,有些是一條藍鯨圖。

每一種都令人膽寒。

更可怕的是,當你第一次傷害自己之後,接下來一連串的自我傷害,就會很容易接受。

而後,對方還會給你服用不明藥物,一直誘導你走向死亡。

真的,太可怕了,在我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許多次都身心發冷。

請恕我無法複述那是一個怎樣的噩夢。

因為這其中涉及了太多催眠、致幻、自虐、自殘、脅迫等行為,我相信每一個人看了都會觸目驚心。

後來,當記者問起小姚:「你為什麼要用刀劃自己?」

他說:「我好奇。」

「好奇什麼?」

「不知道。」

是的,孩子是茫然的。

記者又問:「誰讓你用刀劃自己的?」

小姚說了一句非常古怪的話:「請叫我54。」

「請叫我54」,不是一個祈使句,而是一個人名。也就是小姚的遊戲上家。

一個網路代號。

一個id。

但就是這個從未見面的網友,能讓一個活生生的人死去。

當小姚完成了十幾個自殘任務後,「請叫我54」問:「你想不想進行終極任務?」

終極任務就是,用書包背滿石頭,跳河自殺。

但到了約定當天,小姚由於恐懼,未能實施。

他與「請叫我54"商量,將自殺改到第二天執行。

第二天,他的自殺計劃被人發現。警方介入,小姚才得已從絕路上返回。

真的太險了。

後來小姚談起這些,也說自己曾經猶豫。

但是,「不完成任務他就會威脅我,我怕他帶人找到我家,殺我全家。開始遊戲的時候我告訴過我的信息,他肯定能找到我。」

他只有順從。

3

如果說,進入藍鯨是一個噩夢,那麼,小姚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至少,他能從噩夢中醒來。

但更多的小姚呢?

他們在無人關注的困境里,被網路那頭的操縱者,通過可怕的控制,和有計劃的慫恿,一步一步地引到絕路上去。

2017年2月26日,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15歲的俄羅斯少女Yulia,和16歲的Veronika,先後從公寓頂層墜亡。

二人都曾在網站上發布「結束」字樣。

Yulia寫了一個單詞:「End。」配了一張藍鯨圖片。

而Veronika寫道:「Sense is lost... End。」配了一張在手臂刀刻藍鯨圖案的血淋淋的照片。

2017年2月25日,俄羅斯赤塔市一名14歲女孩卧軌自殺,血肉橫飛,當場死亡;

2月27日,15歲女孩葉卡捷琳娜從5樓跳下。

相關資料顯示,藍鯨死亡遊戲的參與者,大多在10-14歲之間。

一旦進入,會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幾乎沒人能夠活下來。

迄今為止,已有 130 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

更可怕的是,這個遊戲已進入多個國家。

一些中國青少年也因為這個遊戲,接二連三放棄生命。

2017年8月22日凌晨4點左右,河北徐水城區一名16歲男孩,因藍鯨遊戲,在車庫裡燒炭自殺。

文初提到的兩個自殺少年,也因藍鯨而喪命。

實在是令人恐懼又痛心!

現在,藍鯨遊戲已引起中國警方高度關注。

各大網路平台都在對該類qq群和微信群進行調查,一旦發現有「藍鯨」、「4:20叫醒我」字樣的群,全部查封,並積極拯救誤入歧途的青少年。

倘若你在百度搜索藍鯨遊戲,跳出來的第一條,就是一個提示:請遠離傷害自己與他人的活動。

4

更大的好消息是,俄羅斯警方已將遊戲組織者Philipp捉拿歸案。

在提審過程中,Philipp對自己發明藍鯨遊戲供認不諱。

他說:「那些死於藍鯨遊戲的年輕小女孩,都死得很高興的。」

「他們不過是一些生物垃圾,他們對著社會沒有任何價值,沒有人在乎她們死了會有什麼後果。」

「我只是在替社會清除垃圾。」

這種口吻令人憤怒又恐懼。

在遊戲發起人眼中,人命如草芥,絲毫引不起敬畏,更引不起悲憫。

如果這不是惡魔,我不知道還有誰是。

可是,我們更該反思的是,這樣一款死亡遊戲,這樣催人去死的任務,為什麼還是能讓無數青少年前赴後繼呢?

其實,這一系列的操縱,都是有跡可尋的。

催眠

在參與「藍鯨」的活動中,組織者會反覆傳遞類似信息:

「你是垃圾。」

「這個世界不屬於你,你可以選擇另一個世界。」

「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是『S』開頭的,semiya(家庭)、Saturday (星期六), sex (性),以及,suicide(自殺)」

「你是一隻鯨魚。」

甚至動用物理式催眠。

比如,讓參與的少年照鏡子,「兩隻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盯著鏡子里的自己,直到對鏡子里的那張面孔產生陌生感,第一個任務就算完成。」

這些方式,都是讓孩子們從自我中分裂出來。

殺死自己很難,殺死一個陌生人就很容易,殺死一隻鯨魚更容易。

而在此過程中,看一整天恐怖片,聽一整天地獄音樂,坐在高樓樓頂,凌晨四點獨自一人去鐵軌上躺著,在手臂上刻字,都是一種暗示。

它將死亡變得日常,變得觸手可及。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慢慢從內心接納死亡,失去生存的意念,並在反覆的自傷中,喪失對自殺行為的本能抗拒。

控制

除了溫柔的慫恿,還有粗暴的控制。

曾有藍鯨遊戲參與者說,自己就像走在樓頂上,身後有一雙大手,一直在推著他往下跳。

他想停,但停不住,因為身後的力量太強大了。

這種力量到底是什麼?

俄羅斯曾有記者假扮15歲的青少年混進藍鯨,親身體驗了遊戲過程。

期間,記者曾經問過一句:「如果我中途退出了呢?」

「我們知道你的所有信息,會有人去找你算賬。」

隨後的日子裡,組織者告訴記者,如果有任務完成不了,自己會「幫助」他。

幫助的意思是,會殺了他。

在記者卧底期間,他發現,小組裡也有人想退出任務,但無一不遭受到了組織者的威脅。

如果是女生,會威脅她發布裸照,讓她身敗名裂,生不如死。

如果是男生,則以親人生命會有危險來威脅。

所以,只要你進入,往往就被逼著往前走。

篩選

《新報》統計了和「藍鯨」有關的逝去的孩子,發現:

「這些孩子的家庭都存在問題,孩子生活空虛,性格較為孤僻。」 「父母多數都不太關注孩子的成長,孩子和父母少有交流。」

而Philipp在審訊中,也承認,他們在挑選藍鯨遊戲的玩家時,也會深思熟慮。

第一步,在自殺論壇上散布消息,吸引可能的玩家。

第二步,找出玩家中那些最孤單的孩子。

因為,如果是家庭幸福、父母一直關注的孩子,哪怕不慎誤入魔坑,父母也會發現他的異樣。

如凌晨起床,不再開口說話,身上出現不明血跡,日復一日地看恐怖片,不停地聽恐怖音樂,開始目光獃滯,行為詭異,經常一個人遊走,甚至嘴唇割傷......都很容易令父母警覺。

一旦父母發現,積極介入,反覆對孩子表達愛與接納,孩子就會回來。

「親愛的寶貝,我們非常非常愛你,如果你發生了不快樂的事,可以告訴我們,我們一定會陪著你一起解決。」 「請放心,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棄你。你不知道你對我有多重要......」

這樣的話,就能拯救一顆迷失的心。

相反,那些常年不被父母看見、感受不到愛的孩子,才有可能成為藍鯨遊戲的受害者。

一個心理學家說得好,受害的孩子往往早有離開之意,而藍鯨遊戲則給了他一把刀。

所以,親愛的父母們,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不要對他漠不關心,不要讓他覺得自己不被愛,不要覺得給了錢,就萬事大吉。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

這些風險,父母可能無法一一規避,但是,你可以給他一顆健康的心,讓他自己有力量,也有識別能力,去面對這個世界。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不要貶損孩子,不要家暴,不要夫妻之間互相詆毀,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積極而陽光地活。

你要活成一道光,讓孩子跟著你走入光明。

你要給孩子一個家,溫暖的、永遠接納他的家。這個家,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還有心理意義上的。

如果正在看此文的你

也在接觸藍鯨遊戲

我想告訴你

親愛的寶貝

我愛你

我們愛你

這個世界正在愛著你

——End——

喜歡就點個讚唄(*ˉ︶ˉ*)

歡迎關注我,我會每天更新3個以上高質量回答~~


推薦閱讀:

TAG:藍鯨遊戲 | 青少年心理 | 自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