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是什麼·之·千島湖啤酒

我們一直說自己是產品經理,但產品到底是什麼,不同的人還是有著很不一樣的理解。3月初,我們帶著求橙夢想班的同學去千島湖啤酒遊學,一路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不妨把千啤作為案例來和大家討論一下。

首先介紹一下千島湖啤酒,它最早是80年代為了解決千島湖居民就業問題而辦的國營工廠,三十多年過去了,它從數千家啤酒企業中脫穎而出,目前是國內十大啤酒品牌之一。

————————

Part1,那個瓶子里裝的液體,肯定是千啤的產品。

最基本的,我們能想到這個液體的生產流程。

比如,釀啤酒需要的原材料

啤酒加工總流程

一個又一個的生產車間

數百噸一個的貯存啤酒(半成品)的罐子

釀好之後裝瓶,通過各種渠道到達消費者手中。

這裡最核心產品的最核心要素——口味,經歷了「苦,淡爽,有好味」三大步迭代。

在80後很小的時候,可能都聽說過啤酒有一個外號叫「馬尿」,是因為那會兒的啤酒都很苦,只有少數真正嗜酒的人喜歡喝。後來,很多淡爽啤酒出來了,更多的人願意喝了,再往後,才有了各種口味,黑啤、白啤、果啤、冰爽、原漿等等。這三步,完整體現出一個市場從初創的早期用戶(苦)到漸漸過度到主流用戶(淡爽),再到開始細分(有好味)的規律

————————

Part2,我們可以把產品擴展到「包裝」,相關的詞是「用戶界面」、「用戶體驗」、「品牌運營」。

當市場不飽和的時候,往往供不應求,這時候只要核心產品好,就「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充分競爭的市場里,「好酒也要勤吆喝」,包裝就變得重要起來

這裡面,包括整箱的外包裝:從木條箱到塑料箱到紙箱,箱子從純粹為了儲存運輸過渡到兼顧品牌營銷功能。

整箱包裝的變化

單瓶的瓶形,有越來越小的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背後的原因,歡迎留言說說你的觀點。

單瓶的包裝也從純玻璃瓶分化出各種,以適應各種用戶需求場景,到這時候,市場繼續細分。

體現在品牌上,也在不斷升級。

————————

Part3,產品的概念還可以再擴展到到喝啤酒的場景,從賣實體產品到賣服務

比如夜店,2015年,千啤在杭州武林門商圈的銀泰開了個「CheerDay啤酒+」體驗店,炫酷的裝修、很潮的員工、就連店裡的音樂也經過精心挑選,雖然後來關掉了,但不失為一次大膽的跨界嘗試。

我覺得這次嘗試,一定給了千啤後來做啤酒小鎮帶來很多啟發,本文的題圖就是啤酒小鎮一角。到這裡,產品的概念又有了一次重大升級,從賣酒升級到賣生活方式、賣文化,想像空間就很不一樣了,在這個歐式風情小鎮里,除了可以喝酒,還可以合法酒駕(專門的卡丁車),可以泡「啤酒溫泉」,可以參加「啤酒音樂節」。

開車前吹一瓶

當然,這裡面有很多異業合作,比如餐飲、酒店、體育、娛樂……有點意思吧?

————————

Part4,從做產品到做平台,再說兩個例子。

OEM釀造平台,好比互聯網企業,做大了以後就可以開放API。千啤可以把自己的釀酒能力開放給各種第三方。

從做產品到做平台,又是一次重大升級,上圖的各種酒,要不是告訴你,你根本不知道它其實是千啤做的,這兩年國內精釀啤酒超火,千啤在這其中也抓住了不少機會。

再如私人定製酒,通過供應鏈、生產模式的改造,千啤在嘗試面向C端的私人制酒軟體平台,你自選啤酒花種類、麥芽種類、輔料等,把釀酒的部分環節做成遊戲,讓你成為釀酒師,發揮你的創造力,「一瓶起做」自己屬於自己的啤酒。

這背後的場景,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這裡面甚至可以改變「只有高價白酒/紅酒,沒有高價啤酒」的局面。

————————

小結一下,產品到底是什麼?以上4啪編成一首打油詩就是:

不斷迭代內核

適應場景包裝

從實體到服務

從產品到平台

在我的定義里,就是「解決某個問題的東西」,隨著你對問題思考的不斷深入,產品就可以不斷延展,就像千啤,從釀酒到「釀造快樂生活」。

花絮:討論的時候,飲料就是啤酒

感謝千啤董事長鄭曉峰有趣的分享,「沒有傳統企業,只有傳統的人」,只要有想法,各行各業都能做出花。

__________

iamsujie,前阿里產品經理,寫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淘寶十年產品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現在做創業者服務,『良倉孵化器』創始合伙人。


推薦閱讀:

如何成功組織精釀品鑒會?
BeerStack[2]
中國精釀啤酒協會(CBAC)中為什麼沒有熊貓精釀(Pandabrew)?
這樣的燒烤你會來吃嗎?

TAG:產品經理 | 啤酒 | 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