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武術拳種的歷史形成及體系化傳承研究——楊建營

武術拳種的歷史形成及體系化傳承研究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Systematic Inheritance of Wushu Sorts

楊建營

摘要:為使武術界儘早實現國家層面提出的「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總體目標」,促使傳統的中華武術在現代社會繼續保持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主要研究了作為傳統武術之基本單位的拳種,特別是研究了其傳承發展體系,結論及建議如下:1)傳統武術拳種不僅僅是套路運動形式,而是一個由諸多環節構成的體系,技擊是其最本源、最核心的追求;2)武術拳種大致形成於明代,是在缺乏競賽(擂台)交流機制的情況下,不同習武者對在技擊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某方面技擊體驗反覆鑽研,將其向縱深發展,並以之為核心而形成的一整套技術訓練和傳承體系;3)對傳統武術拳種的當代發展,應該首先以最本質的技擊為綱,實現體系化傳承,並按照科學化的程序進行傳授和訓練。

關鍵詞:傳統武術;拳種;歷史;形成;傳承;技擊;體系

1 研究的緣起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世界不同地區的各種文化形態幾乎都受到了西方強勢文化的強烈衝擊。具體到體育文化領域,這種強勢文化即以奧林匹克運動文化為主的競技體育文化。在其影響和衝擊下,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傳統體育形態不是逐漸沒落,就是經過改造轉型,被同化為奧林匹克運動文化的一部分。以傳統的中華武術為例,一方面,其中很多內容已經或正在消亡,另一方面,其中一部分內容被同化,形成新型的競技武術,而且在競賽規則調控下,其技術的同質化、單一化趨向愈發明顯。為保持中華武術文化的多樣性,必須對傳統的中華武術進行保護,而傳統的中華武術以拳種為單位,正是眾多風格不同的拳種構成了異彩紛呈的武林。因此,保護的重點是傳統武術拳種。那麼,究竟應該對傳統武術拳種怎麼保護?保護的重點是什麼?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確立了「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的「總體目標」。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其中9次提到「體育」,5次提到「傳統體育」,1次提到「中華武術」,而且,「中華武術」是其中提到的唯一的體育運動項目。在整個體育領域,中華武術是獨具中華文化特色體育運動,是傳統體育的重中之重,體育界最應該首先建立起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拳種傳承發展體系,這才是保護和發展傳統武術拳種的重點。

然而,目前我們對傳統武術拳種的傳承僅僅限於其套路形式,這樣的傳承是片段化的,絕非體系化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在認識層面一大批專家學者把傳統武術拳種僅僅定位於套路運動形式,而且只肯定其大眾健身價值,否認其技擊價值。例如,2017年4月底「徐曉冬魏雷約戰」事件之後,主流媒體就曾通過網路發聲,把傳統武術拳種定位於「以演練為主的套路形式」,與技擊實戰基本上沒有關係。後來一份報紙援引這個權威觀點:「中國武術傳統意義上來說分為套路和實戰,套路有統計在冊的就有129個大的拳種,主要以演練為主,比如洪拳、螳螂拳、八卦掌等,是一種演練方式,更多的強調精氣神;另外一種是技擊,包括散打、推手、短兵、八極掌等,突出實戰功能」[6]。這裡把129個拳種統統歸列於套路名下,符合邏輯嗎?

實際上,套路是傳統武術拳種中的一個技術環節,而且僅僅是環節之一,絕非整體和全部,每個拳種都包含多個技術環節。傳統武術拳種也絕非僅僅以演練為主,而是有更深層的內容。為解析這個問題,該課題首先從其歷史形成角度深入剖析武術拳種到底是怎樣的技術體系,然後深深紮根於歷史,運用現代思維方式,建立起科學化的傳統武術拳種傳承發展體系。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該課題正是以此為指導思想,既立足於歷史,又不拘泥於歷史,運用現代思維研究傳統武術。「立足傳統,開拓創新」是該研究遵循的一個主要原則。

2 中華武術拳種的歷史形成

2.1 武術拳種形成於明代

拳種雖然是傳統武術的基本單位,但卻是中華武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翻閱歷史,拳種大致形成於明代。《中國武術史》指出:在宋代,中國武術還是「以刀、槍、劍、棍分門別類」,而明代「在全國範圍內已形成了諸多風格迥異的流派……標誌著中國武術體系形成」[5]。程大力教授也指出:「宋以前中國武術技術粗糙……尚處於以軍事技術為主的不發達狀態」;「從明代開始,武術門派流派開始形成」[2]。這種從明代開始形成的「風格迥異的流派」正是拳種的雛形。拳種自明代出現之後,又經歷了清代的封閉發展,到20世紀已經有上百個之多。

中華武術的拳種之所以在明代形成,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是元代的嚴厲禁武;其二是宋明理學家完成了中國文化的「下移」。蒙古滅宋之後,對漢人實行高壓統治,其表現之一即嚴厲禁武,如《元史》記載:不僅「禁漢人執兵器出獵及習武藝」,而且「慣用角觝之戲,學攻刺之術者,師弟子並杖七十七」[9]。武術技擊家趙道新曾首次提出「拳種流派的產生可歸因於元代禁武」的觀點,對此,程大力博士曾多次引用,並高度讚賞[1][2]。元代之前,武術界存在常態化的擂台交流機制,而元代統治者的禁武,使得這種交流機制喪失,武術只能在秘密狀態下傳承,不同習武者只能根據自身對武術技擊的不同理解而使其沿著他們各自側重的方面向縱深發展,由此形成了不同側重或不同風格的技術。另一方面,宋明理學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理學家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完成了文化的「下移」,使中國文化「世俗化」。正如葛兆光所言:「在古代中國的思想史中,繼程頤之後,朱熹可能是最自覺地將自己的思想世俗化、生活化,進而形成實際制度的一個學者」;「通過思想的一系列具體化和世俗化的努力,朱熹使那些本來屬於上層士人的道德與倫理原則,漸漸進入了民眾的生活世界」[4]。正是因為中國文化完成了由社會上層向普通民眾的「下移」,才使得原本屬於社會上層的文化開始更多地影響到主要在下層社會流傳的武術,致使武術文化在明清時期全面成熟[13]。程大力還曾論及宗法社會是武術流派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形同宗族的一個個結社組織分布各地,形同父子的師徒們代代單傳。組織不同,師承各異、互相守密、保留保守、封閉不通,諸多的武術流派就這樣形成了」[2],這種宗法制對武術的深刻影響正是在中國文化「下移」之後的明清時期

2.2 武術拳種最初是「偏於一隅」的技擊術

明代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曾枚舉了諸多拳法:「古今拳法,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此外,他還列舉了「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並說這些拳法「雖各有所長,(但)各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隅」[8]。實際上,這些既在某一方面「各有所長」(腿法、拿法、跌法、拳法),同時又「偏於一隅」(僅偏重於技擊的某一方面)的技術正是不同習武者將親身體驗到的「善之善者」的那一方面技術向縱深發展的結果。正因為他們在練習武術技擊時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更多地鑽研其體會最深的那一方面,所以才能夠在這一方面非常獨到,非常精深。瞎子為什麼聽覺、觸覺、感知覺特別靈敏?——因沒有視覺,所以聽覺、觸覺、感知覺等自然而然會得到更多鍛煉,從而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同理,不同拳種傳人僅在某一方面下功夫,自然而然地會在這一方面有獨到功夫。李半天的腿法非常精妙,鷹爪王的拿法非常了得,千跌張的跌法非常奇巧,張伯敬的打法非常厲害……最初的武術拳種正是由不同習武者對不同方面技擊具有不同側重,從而圍繞這一方面技擊而發展起來的

為解決以上各家拳藝「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的「偏於一隅」問題,戚繼光曾對民間拳術進行總結提煉,提出對各家拳法「兼而習之」的觀點。正如《紀效新書》記載:「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編成了「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的套路,形成「如常山蛇陣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身而首尾相應」的「上下周全」技術,並「繪之以勢,註之以訣,以啟後學」[8]。然而,由於明代沒有再次啟用擂台交流機制,沒有「重振拳術的競爭淘汰秩序」,所以戚繼光等人的努力並沒有改變「民間習武者仍然沿著某一技擊方向繼續向縱深發展」的趨勢,於是這些不同側重的技擊方向就形成了不同的拳種和流派

清代的「禁武」又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發展趨勢,致使不同拳種流派的特色愈發明顯和突出,拳種流派也越來越多。清代流傳的諸多大拳種仍然是由不同習武者所認為的「善之又善」的那類技術發展起來的。例如,八極拳的創立者擅長挨幫擠靠、貼身近打,所以其習練者在「近距離實戰」方面很有優勢,但由於該拳種在步法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所以面對步法靈活的習武者,其技法則難以發揮;由於太極拳的創立者擅長在聽勁化勁基礎上的跌法,所以在搭手粘連狀態下能把對手擰翻或打的騰空飛出,但對於擅長斷手發力的拳種,其優勢立減;由於劈掛拳的創立者發現用梢節鞭打抽擊威力無比,所以其習練者擅長通過擰腰切胯帶動手臂進行長距離抽擊的技術,但一旦近身,其技擊效果將大打折扣……以上拳種仍然分別側重於武術技擊的某一方面。這些拳種既「偏於一隅」,同時又把這「一隅」的技術向縱深處發展到了極致,因此,又是這「一隅」中「善之又善」的技術

而這其中,一些宗師級的人物之所以能夠開宗立派,是因為確實掌握了武術技擊的某一方面精華,而且在技擊實踐過程中常立於不敗之地,否則,這種流派很難流傳下來。毋庸置疑,《紀效新書》中記載的李半天、鷹爪王、千跌張、張伯敬等都是掌握著某方面絕技的技擊高手,而清代的太極拳名家楊露禪、八卦掌宗師董海川,後來的意拳大家王薌齋,也都是因在某方面具有超常的技擊能力而開宗立派。所以,最初的各大拳種既「各有所長」(超常的技擊能力),又「偏於一隅」(僅側重於某一方面技擊)。

2.3 圍繞「偏於一隅」的技擊精華向外拓展,不同拳種最終形成了外在風格不同的技術體系

在北京體育大學調研時,呂韶鈞教授提了一個很獨特的觀點:中西方文化分別是「做加法」「做減法」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做減法」的文化,力求「優→再優→更優→最優」,所以其拳擊運動的技術不斷簡化,最終只保留下最簡單、最直接、最實用的三個拳法。而中國的綿延型文化是不斷「做加法」的文化,即:在實踐中有一點心得體會就記錄下來,並通過一定的形式予以保存,從而越積澱越博大。而「量的積累」又容易引起「質的飛躍」,由此產生飛躍式發展,而趨向精深。習武者正是以自身體會最深刻的那一方面技術為核心,把在技擊實踐中所獲得的各種不同條件下的點點滴滴的技擊經驗進行累加,才逐漸形成了技擊招法越來越豐富的龐大體系。為了便於傳授和記憶,特別是把這些在實踐中汗水的結晶傳承下去,他們將這些諸多招法串連起來,通過成套的形式保存,由此形成了武術套路。武術套路這種運動形式對通過「做加法」而形成的諸多技法的記錄、保存和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武術套路的存在,使眾多武術拳種由最初「偏於一隅」的技擊術圍繞原本那個技擊核心,才逐漸形成由諸多技擊方法組成的龐大技術體系

正因為不同拳種所圍繞的內在技擊核心不同,所以才呈現出不同的外在表現風格。為什麼在演練風格上八極拳剛烈沉穩、太極拳柔和靈動、番子拳脆快密集、劈掛拳冷彈硬抽、螳螂拳手法密集?——因為服務於不同的技擊核心而致。近距離實戰必須沉穩剛烈,引進落空必須善於柔化靈動,中近距離實戰的拳法必須「雙拳密如雨,脆快一掛鞭」,放長擊遠的鞭打型技法必須冷彈硬抽,雙手如刀的連打帶拿技術必須手法密集……總之,技擊核心決定了技術風格。即使不同流派的太極拳,也有各自的技術核心,所以在演練風格方面也呈現出很大差別。像楊式、武式、吳式、陳式太極拳,它們共同的核心是通過靈動柔化的方式實現引進落空,但在具體方法上又分別以擲、掛、偏、擰為核心,即楊式太極拳以「抽絲直射」的拋擲技術為核心,武式太極拳以「後引下掛」後借勢發放的技術為核心,吳式太極拳以「旋轉軸滾」的偏轉技術為核心,陳式太極拳以「纏絲擰裹」的擰轉技術為核心。陳式太極拳之所以處處強調「纏絲勁」,是因為其技法都圍繞左右擰轉技術而展開;楊式太極拳之所以強調「抽絲勁」,因為其技法都圍繞向前擲放的技術而展開。正因為技法核心不同,所以陳式太極拳習練者常出現把對方擰翻,使其騰空翻轉的技擊效果,而楊式太極拳習練者常把對方打的「如彈丸飛出」,產生「打人如掛畫」的技擊效果。也正因為技術核心不同,所以「任選一個動作,如攬雀尾,觀察各式太極拳的技法,在架式結構、用力方法、運用技巧上(均)有明顯的差別」,陳式多旋轉,楊式求平正,吳式以軸轉,武式用沉墜。也就是說,這4家太極拳分別有各自的技術核心。正因為內在核心不同,所以才呈現出外在風格各異的表現形式。同時,正因為同一式太極拳中的技術都圍繞一個核心而展開,所以「對於不同動作,如單鞭、摟膝拗步、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等,在同一式太極拳中技法上是一致的」[11]。故此,不同流派太極拳之所以風格不同,也是因為它們的技術核心不同。可以說,最初真正意義上的拳種流派都有某一技術核心,都是圍繞這一技術核心向外拓展而形成的具有不同外在表現風格的技術體系

需要說明的是,中華武術發展到20世紀乃至21世紀,很多人為標新立異,稍微有所不同,就自稱一派,實際上這些派別並沒有發現新的技術核心,嚴格地講,不能算作新的拳種流派。

3 中華武術拳種的定位

通過上述對傳統武術拳種歷史形成的分析,可對其作如下定位:在缺乏競賽(擂台)交流機制的情況下,受中國傳統文化宗法特點影響,不同習武者對自身在技擊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某一方面技擊體驗反覆鑽研,將其向縱深發展,並以之為核心而形成的由諸多環節組成的技術訓練和傳承體系

3.1 中華武術拳種定位解析

首先,拳種技術是服務於技擊的,技擊是貫穿各個傳統武術拳種的一條紅線。那些認為「火器的發展使武術逐漸脫離軍事,失去技擊價值」「拳種流派的形成是武術漸漸脫離技擊,趨向表演的標誌」「不同拳種僅僅是演練風格不同,勁力表達不同」的觀點是表層的、膚淺的。林伯原經多方面歷史考證而寫成的《明代武術發展狀況初探》一文指出:「武術做為軍事武器的作用的降低,並不意味其技擊作用的消失,更不可能由『武』變為『舞』」;「當時的武術是以技擊為內容,圍繞實戰應用而發展的。雖然某些項目『活動手足,慣勤肢體』的作用逐漸明顯化,但亦未脫離『技擊』的內容和實戰應用的要求」[7]。更有年輕學者指出:「無論是外家還是內家,武術從來就是以格鬥為核心,雖然其練功和訓練客觀上也具有健身的功能,也可表演娛樂,但傳統武術的主旋律一直是以技擊格鬥為核心而發展的」[10]。溫力教授早就將武術傳統的訓練體系總結為從基本功、套路,到拆手、喂手、隨意使用方法的對抗性練習、實戰的訓練過程[12]。程大力博士則將武術拳種流派的內容概括為「有各自不同風格和內容的基本功、功法、內功、若干拳術套路、若干器械套路、拳術和器械的拆單練習、拳術和器械的對抗練習等等」[3]。周偉良博士更是將傳統武術總結為「以拳法為諸藝之源,以套路為入門之法,最終以『既得藝,必試敵』即由招至化這樣一個『不離日用』的基本習武程序」 [14]。在絕大多數傳統拳種的技術訓練體系中,功法、套路(單練、對練)、拆招、喂手、散手、實戰等,構成了一個有機技術訓練體系技擊是其最原本、最核心的追求。只有立足本源,回歸技擊,以技擊為主線,以技擊為準繩,以技擊為總綱來考察武術拳種,才能夠弄清不同技術的來龍去脈,不同技術之間的邏輯關係。所以對傳統武術拳種的定位首先是「以技擊為核心發展起來的由諸多環節組成的技術體系」。

其次,不同拳種流派分別有各自的技擊側重,分別服務於不同方面的技擊。不同拳種技術之所以存在很大差異,正是因為在技擊方面的側重點不同,其技術發展所圍繞的核心不同。八極拳側重於貼身近戰,所以其技術多挨幫擠靠,近距離爆發;劈掛拳側重於遠距離的放長擊遠,所以步法靈活,常用鞭打抽擊之技;番子拳側重於中近距離的快速撞擊,連打帶撞,所以其拳法「雙拳密如雨、脆快一掛鞭」,與西方拳擊類似;形意拳的核心理念是臨危不懼,正面迎敵,善於打對方「勁之始」,把對方的勁力憋回去,所以其套路練習多腳踏中門、直推直進;八卦掌的核心理念是「避其鋒芒,打其虛點」,側重於「走偏門」,通過「避正擊斜」而取勝,所以其套路技術都是在走圓中施展;太極拳的核心理念是「以退為進」「引進落空」,善於打對方「勁之尾」,所以其套路中的技術都是先柔化再進攻,側重於防守反擊。正因為不同拳種的技擊核心不同,所以其拳種技術的側重點各異。

當然,受中國文化「善於將技術性的東西藝術化」特點的影響,各個拳種在追求各自側重的技擊基礎上,也產生了追求技術藝術性的趨向,同時,還有些內容發生了質變,從技擊術領域跨入了人體運動藝術領域和健身養生術領域,但這些內容僅僅是武術拳種的衍生物,拳種的核心仍然是各有側重的技擊術。

綜合以上論證,對傳統武術拳種的整體定位是「圍繞技擊格鬥這個核心而形成的由諸多環節組成的技術訓練體系」,對具體某個拳種的定位是「僅僅以某方面技擊為核心而形成的一套由諸多環節組成的技術訓練體系」。也就是說,傳統拳種技術首先是服務於技擊格鬥的,其次僅僅服務於某一方面的技擊格鬥。其優點對某一方面技擊研究得精深入微,非常獨到缺點技擊技法不全面,在技擊實戰時絕不像一些民間拳師鼓吹的那麼玄乎,那麼厲害,更不可能世界第一,還很可能在綜合格鬥的競技場上根本不堪一擊。

然而,是否因為傳統武術拳種的技擊技法具有「偏於一隅」「在綜合格鬥賽場可能難以運用」的缺陷而將其否定呢?——如果僅僅以綜合格鬥為唯一判別標準考慮問題,那麼,拳擊、摔跤、跆拳道等諸多也僅僅偏重於某一方面技擊的格鬥類運動就沒必要繼續存在了。武術拳種既有其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教育手段來培育青少年「剛健自強」的精神。其歷史價值正在於不同拳種對不同側重的技擊向縱深發展而形成的十分精妙的技術,這些技術雖然「偏」,但非常精深,非常獨到,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傳統武術拳種的教育價值至今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利用。對此,可以借鑒跆拳道。雖然韓國人提煉出來的以腿法為核心的這種技術體系相對而言不是很實用,但至少是一種對抗形式,並有合理的禮儀,作為教育途徑之一很貼切。實際上,每個武術拳種都可以採用類似跆拳道、拳擊等運動的思路提煉出的各自的核心技擊技術,並配之以禮,施之以德,在學校教育領域發揮作用。教育部學校武術聯盟提出的「一校一拳」改革理念非常好,但這裡的「一拳」應該以「偏於一隅」的技擊術為核心,採用對抗形式,而非套路形式,唯此才更利於培育青少年急需的「剛健自強」精神。當然,如果習武者兼習不同拳種,充分汲取互補拳種的技擊精華,那將可能形成既非常獨到又比較綜合的技擊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中華武術的先人在追求拳種最本質的技擊價值基礎上,又開發了諸多更高層次的東西,如「以武入道」「以武養生」,通過武術練習培育禮儀道德、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對生命的理解等等。這些更高層面的東西是非常有意義的。然而,一些學者以太極拳家曾提出的「不徒做技擊之末」、孔子曾言的「射不主皮」為據來否定技擊,問題就嚴重了。這些經典論述是在「人們具備了技擊能力、射中射穿的能力,並向更深層面拓展,有了更高層次追求之後」的語境下提出來的。因為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所以相對而言技擊才成了「末技」,射中射穿才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然而,如果去除了技擊、射中這個基礎,那麼無論拳種,還是射藝,其技術體系因失去基礎將轟然倒塌,其他更深層的「道」「禮」將無從談起。山東師大姜周存教授曾言的「『以德服人』的前提是『以武服人』」的論斷是很精闢的。當然,這裡的「武」指的是「技擊實力」。那些根本不具備技擊實力的人所談的武德是空空如也的武德,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武德。現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人們常抽去最本質、最基礎的技擊去談更深層的東西以及由技擊衍生出來的東西,從而導致了「傳統武術技術體系支離破碎」的現實。因此,武術發展的當務之急是以技擊為綱,首先把整個技術體系構建起來,有了這個最基本的基礎定位,其他更深層次的追求才有意義、有價值。所以該段的主旨是首先解決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的根基問題,完全沒有否定武術文化中更深層面、更具特色的內容。

3.2 「將套路視為武術拳種之全部」論點的成因解析

客觀地講,套路僅僅是由功法、套路(單練、對練)、拆招、喂手、散手、實戰等環節組成的傳統拳種技術體系中的環節之一,而為什麼會形成「套路是武術拳種之全部」的片面認識?——這成因於武術的歷史傳承現代發展

其一,在武術的歷代傳承過程中,絕大多數習練者所學習的內容僅僅是套路。一方面,武術是一門十分特殊的技術,如果傳於品德低下之人會危害社會,所以一般拳師不輕易傳藝於人。「寧失劍勿失人」正是表達的這層意思。另一方面,受傳統的「內向凝聚,外相排斥」的宗法社會影響,各拳派的核心技法一般僅僅限於門內傳承,很少傳於外人。所以初學者一般從套路學起,拳師可以創編很多很多套路,一套一套地教學生,但就是不傳授該拳種的核心技法和技擊要義。這個最初的套路教學階段是很多傳統武術拳種的初學入門之技,拳師們以此給學生「慣勤肢體,活動手足」。同時,套路學習過程也是一個對學生的磨礪過程,一方面,下腰劈叉等柔韌訓練很磨練意志,另一方面,固定程式的套路練習對活潑好動的青少年而言非常枯燥,所以這個過程會淘汰一大批意志力薄弱者。即使那些經得起多年套路練習磨練而剩下的極少數學生,也只有「品學兼優」者才能夠登堂入室,成為入室弟子。此後,拳師才開始拆招,講解套路中技術的技擊含義及具體應用。再繼續考驗,所剩無幾的核心成員才有機會進一步學習本門派的核心技法。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學生所學習的傳統武術拳種,僅僅是作為其中一個技術環節的套路形式,而且大多數人只會囫圇吞棗式地成套練習,對其中技術動作的技擊含義全然不知,就更不用說核心技法了。正是由於絕大多數習武之人所學習的傳統武術拳種僅僅是其中的套路這一環節,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傳統武術拳種就是套路。這些習武者再以此傳授於學生,並經過代代傳承之後,就有更多的人只能接觸到傳統武術拳種的套路,而對其他環節全然不知。

其二,武術現代發展的偏頗導致傳統武術拳種愈發套路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末很長一個時期取消了武術技擊對抗形式,僅允許發展套路形式,導致這段時間成長起來的很多武術工作者對武術的認識僅僅限於套路。而80年代興起的散打,由於更多地借鑒了國外武技的技術體系和競賽模式,所以長期以來被傳統武術界鄙視為「拳擊+腿+摔跤」,得不到認可,即使競技武術界,很多專業教練、運動員一開口就不由自主地把武術、散打併列,好像只有套路才是武術,散打是另外的東西,這是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另一方面,目前國家層面以及各省市的傳統武術比賽僅進行套路比賽,多採用競技武術套路老版本規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們的片面認識。有學者深入剖析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傳統武術的蛻變,將其概括為「傳統武術——套路化,傳統武術套路——長拳化,傳統武術在民間——花套化,傳統武術技擊功能——淪失化」,致使傳統武術的「技術本真丟失,技擊功能喪失,文化內涵淪失」。這其中,受現代競技武術套路的訓練和比賽模式影響,傳統武術拳種形成了「以套子武藝訓練為主,技擊局限於說手或講手,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進行技擊練習」的訓練模式,這是當代傳統武術「逐漸蛻變為民間花套武藝」的根本原因[10]。正是當代武術的這種蛻變,才進一步加深了人們的固化認識。

以上兩方面原因是造成「套路是傳統武術拳種之全部」片面認識的關鍵。而作為專業學者,絕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而應該著眼於整個技術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

4 中華武術拳種的未來發展的關鍵——實現體系化傳承

無可否認,套路有其自身價值,而且也是中華武術在文化方面最突出的外顯特色,但如果僅僅傳承或練習這一環節,捨棄其中最精華、最核心的、最能集中體現中華武術「技擊之道」的內容,顯然是捨本逐末,買櫝還珠。只有透過表象,深入本質,緊扣本質開展傳統武術拳種,才能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切實在武術界實現國家層面提出的「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的「總體目標」。

對傳統武術拳種的傳承,當務之急是以最本質的技擊為核心,實現體系化傳承,而非片段化傳承。傳統武術拳種到底是什麼樣的技術體系?這可能是武術界很多專家學者都未弄清的問題。由於每個拳種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通過「做加法」的發展方式積累了大量技法,致使後學者很難弄清拳種中不同技法的來龍去脈,很難明晰哪些是本源技法、核心技法,哪些是衍生技法、非常規技法。而如果這些問題不明確,那麼,拳種技術體系的構建將很難精細入里。為解決這個問題,課題組專門調研了對傳統武術技擊實踐有深入研究的通備拳家張建軍、太極拳家田金龍、徐亞奎,從而較為詳細地了解了劈掛拳、八極拳、太極拳的技術體系。幾位受訪者都是武術技擊實踐大家,其對拳種之理解是在反覆技擊實踐基礎上而得,可能與一些傳統武術拳師和武術理論名家的認識有一定差別,但更符合武術拳種的具體實際。接下來以這三個拳種為例說明傳統武術拳種的技術體系。

大多數習武者所接觸到的劈掛拳僅僅是劈掛一路這個套路,再好一點的能夠學習二路和三路,但這並非劈掛拳的技術核心。劈掛拳的技術核心是十二趟(蹚)子手,此外,還有作為基礎性功法練習形式的大架子,劈掛一路、二路、三路以及其他用於外場展示的套路(圖1,註:這裡的劈掛拳主要源自通備拳系)。劈掛拳要實現體系化傳承,必須首先改變以前那種捨棄基礎(大架子)和核心(十二趟子手),直接教授套路的方式,而應該以十二趟子手為核心、以大架子為基礎進行教學,僅僅把套路作為最終總結環節。

作為劈掛拳技術核心的十二趟子手是12個單勢單趟練習形式,其中最核心的單劈手,其次是招風手和開門炮,再次是纏額手、青龍手、抄手起腳、雙撞掌、倒發五雷,而抄捶、戳指掌、穿林掌、大跨步則是為以上技法的實現服務的輔助性內容(圖2)。所以,即使對作為核心技術的十二趟子手的傳授也是很講究的,絕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應該分清主次,次序教學。

一般人對八極拳的認識僅僅局限於八極大架,包括單練和對接,實際上這也不是八極拳的技術核心。八極拳的技術核心是八大招,此外還有作為基礎性功法練習手段的金剛八勢八極小架,而一般人熟知的八極大架是用於外場展示的套路。八極拳的技術體系見圖3(註:這裡的八極拳主要源於通備拳系)。

其中,作為技術體系之核心的八大招是指猛虎硬爬山、霸王硬折韁、眼望三見手、黃鶯雙抱爪、迎門三不顧、立地通天炮、迎風朝陽手、左右硬開門等8個單勢組合。作為基礎性功法練習的金剛八勢即撐捶、降龍、伏虎、劈山掌、琵琶勢、斜劈手、雙封雙鎖硬插指、虎抱沖拳8個勢子,這些內容是為解決八大招比較死板、力量比較差的問題而從少林拳中吸收了而來的用於提高專項力量的訓練方法。金剛八勢的引入使八極拳的八大招有了突破性發展,對提高八極拳習練者的勁力非常有幫助。作為基礎性功法練習的八極小架是一個小套路,主要用於調勁,解決身形、協調問題。八極大架是各種技法的匯總,主要用於外場展示。八極拳是以八大招核心、以金剛八勢基礎力量練習、以小架調勁手段、以大架為非常規技法匯總外場展示技術體系。由於民國時期中央國術館向外流傳的八極拳僅僅是八極大架這個套路,而且是經過改編過的套路,所以很少有人能夠習得八極拳的技擊精髓。

一般人對太極拳的認識僅限於慢悠悠的套路,隨著段位制套路的推行,人們的認識又增加了雙人對打,而這些也僅僅是太極拳的表象,絕非核心。田金龍博士在多年實踐各式太極拳技術基礎上創立了以三搖三擺四大技法單對套路空靈境界為主體的科學高效的技術體系。其中,三搖三擺是是練習柔化能力和發放能力的功法體系,包括平搖、立搖、側搖,上下擺、前後擺、左右擺,涵蓋了圍繞垂直軸、矢狀軸、冠狀軸幾個主軸的搖轉柔化功法和上下、前後、左右三維空間的進攻發放功法;四大技法是用於技擊實戰的四類核心技法,即擲、掛、偏、擰,分別源於楊式、武式、吳式、陳式太極拳;單對套路是由單練、對練組成的成套練習,既包括由核心技法組成的套路,也包括由非常規技法組成的套路;空靈境界是太極拳練習的目標追求,包括己空、法空、彼空(圖4)。這種訓練體系直指核心、層層遞進、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太極拳「十年不出門」的狀況,極大地縮短了成才周期、提高了成材率,是傳統武術拳種體系化發展的典範。然而,目前的實際狀況是,太極拳練習者數百萬,絕大多數人所能夠接觸到的僅僅是太極拳的套路,以24式為主,他們對每個具體技術的技擊含義全然不知,更不用說用於技擊實戰了。一些稍微進步一些的傳統太極拳師則仍按照耗時低效原始的訓練方法在幽幽暗暗中緩慢前行。老牛套破車的速度如何與高鐵相比?所以太極拳的訓練更需科學化。

以上以劈掛拳、八極拳、太極拳為例,介紹了傳統武術拳種的技術體系。實際上,所有傳統武術拳種都需體系化,並按照合理的程序傳授。那麼,科學合理的傳授訓練程序應該怎麼進行?——從最基本的功法開始,而不是像一般拳師那樣從套路開始,恰恰相反,套路練習應該是最終環節。一般民間拳師普遍的傳授程序是先從套路入門,並輔之以功法練習,進而拆招、喂招,最終散手、實戰。周偉良博士的學位論文在深入民間廣泛調研基礎上列舉的大量民間傳統武術拳種的傳承實例,大體上都是按照這樣的程序傳授。這種傳授程序的優點在於先通過相對枯燥的功法、套路練習磨練學生的意志,淘汰一大批意志不堅定者,同時也培養了學習者勇于堅持、自強不息的精神,還為技擊練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其缺點在於耗時低效,要經過很長的訓練周期,而且成材率很低。科學的訓練程序應該把套路作為最終環節,而非最初環節。具體如圖5。其中,功法是打基礎的,是應該首先學習的環節。在這個基礎上只有先進行該拳種典型招法的反覆單趟練習,才能夠抓住核心。掌握核心招法的技術要領之後,直接過渡到固定模式下的喂招練習,進而進行相對自由的散手訓練,繼之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實戰練習。套路練習可以放在掌握核心招法之後的後半程,甚至最後。

從純粹提高最核心的技擊實戰能力角度,套路的作用微乎其微,然而,不能以此否定套路,套路對拳種而言有多方面價值。其主要價值在於記憶招法、傳承技藝、協調身體、磨練心性、提升境界、用於展示。現實生活中的技擊場景絕非擂台較技那麼單純,而是全方位的,套路中記載的招法正是在不同場景下、不同條件下針對不同人群而設計的。習武者在技擊實踐中積累了很多技擊經驗,產生了很多技擊靈感,為了將這些寶貴體驗保存下來,以免日後遺忘,才將其彙編成套。套路正是記錄這些「汗水的結晶」和「技擊火花的靈動」的載體。傳統武術拳種的技藝大多是通過套路形式代代傳承的。如果沒有套路這種形式將由「做加法」得來的諸多武術技藝記載下來,傳承下去,中華武術根本不可能形成博大精深的格局,套路對中華武術的技藝傳承太重要了!程大力曾言:「看待武術套路,我們不要忽略了它的博物館功能」[1]。正是各門各派異彩紛呈的諸多套路收錄和記載了中華民族大量的技擊智慧,才形成了中華武術的博物館,由此才形成了中華武術博大精深的格局。像日本武道中的柔道、劍道,除了競技場上直接用於「亂取」(對抗)少數核心技法外,還有另一種形式「形」,「形」是固定模式下的實用對打組合,其主要價值在於保存那些在競技賽場上無法運用的諸多技法,使這種技擊智慧傳承下去。中國的武術套路正具有類似日本武道「形」的作用。除了記憶招法傳承技藝外,練習套路還可以協調身體磨練心性提升境界。一般武術套路包含數十個技法,包括向四面八方出拳出腿的若干技術,這種練習方式對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很有裨益。傳統武術高手那種「無點不發力,無處不彈簧」的「周身一家」狀態,「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的「節節貫穿」狀態,與長期套路練習有很大關係。同時,套路練習又是相對枯燥的,而正是這種枯燥的練習形式,才磨練了習武者的意志,並由此形成堅韌不拔的精神氣質。如果把單招單勢等核心招法比喻成技擊的骨架,那麼由套路收錄的大量非常規技法則是血肉。只有骨架和血肉形成一體,才是全方位的技擊整體。長期堅持套路練習可以加深習武者對武術技擊的全方位理解,從而進一步提升技擊境界。另外,套路的另一個價值是用於外場展示。向外人展示該拳種的技藝。正如調研過程中張建軍所言:核心招法屬於野戰軍性質,套路屬於御林軍性質。軍人整整齊齊地站好方隊踢正步可能對直接戰勝敵人沒有多大作用,但可以展現一種氣勢,展示一種精神風貌。套路的價值之一正在於此。也正因為套路具有展示技法的價值,所以武術套路才有了藝術化發展趨向,而發展成為一種以技擊為核心的人體運動藝術。根據以上論述,從傳承技藝、磨練心性、提升境界等方面,套路是非常重要的形式,而從提高最核心的技擊格鬥能力角度,套路可能是非常不重要的內容。所以,把套路作為最終環節,是比較合適的。另一方面,如果完全掌握了核心招法的技術要領之後,再學習非核心招法,將一通百通。如果一開始就成套教授,則很難抓住要點,反而不利於學習。

綜上,套路僅僅是傳統武術拳種技術體系中的一個技術環節,而且應該是最終傳授的環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應該是傳承整個技術體系,絕非是僅僅作為一個環節的套路,否則套路也成了空殼,而失去了本來應該具有的實際意義。科學的傳授方式可以按照功法、單勢、喂招、散手、實戰、套路的大體順序進行。

5 結論

1)傳統武術拳種不僅僅是套路運動形式,而是一個由諸多環節構成的體系,技擊是其最本源、最核心的追求。

2)武術拳種大致形成於明代,是在缺乏競賽(擂台)交流機制的情況下,不同習武者對在技擊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某方面技擊體驗反覆鑽研,將其向縱深發展,並以之為核心而形成的一整套技術訓練和傳承體系。

3)對傳統武術拳種的當代傳承,應該以最本質的技擊為核心,實現體系化傳承,而非片段化傳承,並應該按照科學化的程序而非固有的程序進行傳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拳種的傳承發展體系。

參考文獻:

[1]程大力,劉銳.關於中國武術繼承、改革與發展的思索——由武術門派的淵源成因看武術門派的發展走向[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24(4):20-24.

[2]程大力.武術門派流派形成直接與宗法社會結構有關[J].武術科學,2007,4(7):1-5.

[3]程大力.中國武術文化發展大戰略:保護與改革[J].體育文化導刊,2005(2):16-20.

[4]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12:334;332;331.

[5]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編纂.中國武術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9:237.

[6]據新華社.中國武術,原本就分套路和實戰[N].錢江晚報,2017-06-03(2).

[7]林伯原.明代武術發展狀況初探[J].體育科學,1982(3):8-19.

[8][明]戚繼光著,盛冬鈴點校.紀效新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6.11:165-166.

[9][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三,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10]屈政梅.對當代傳統武術蛻變的若干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9):54-57.

[11]田金龍,邱丕相.太極拳技術原型的提煉與推手技術體系的構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33(6):77 -80.

[12]溫力.武術傳統技術體系和訓練體系的形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7,31(2):13-17.

[13]楊建營,邱丕相.武術的文化進程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32(2):47-50.

[14]周偉良.行健放歌——傳統武術訓練理論的文化詮釋[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6: 74-86;摘要004.

獨孤逸風按:經歸元武學授權,現將楊博士的論文轉載於此,供同好參研。

1題註: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太極類運動文化的傳承體系研究》(批號:14CTY027)。Funding: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system of the movement culture of Tai-ji (Grant No.14CTY027)

2作者簡介:楊建營(1972- ),男,山東省寧津縣人,教授,博士,最終學歷博士研究生,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武術基礎理論,武術文化、武術教育、武術發展。

3作者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 上海 200241

推薦閱讀:

李復禎心意六合拳主幹訓練法:胸背開合、轉8字 權成
從古說給有緣人
秘傳42式太極捶譜手抄本 (首次完整公開) 權成
《李復禎心意六合拳》書中涉及人物簡介 權成
李復禎訓戒「沒骨頭」 權成

TAG:傳統武術 | 太極拳 | 文化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