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二)第一次奧斯登山之戰 02

1942 年 12 月 18 日上午 0930 時,第 132 步兵團三營的 L 連正在奧斯登山附近的叢林中巡邏,突然日軍的步槍和機槍向美軍開火。

四、不知所措

當時的 L 連完全由新兵組成,他們到達瓜達爾卡納爾島不超過 10 天,之前又嫌裝備重耗體力,於是就把機槍、迫擊炮全部丟棄了。這下可好,實時的火力無法進行支援,大部分戰士只好原地趴下,自找掩體。由於日軍先前對防禦工事的注重,美軍無法看到被日軍「耐心包裝」的掩體位置,再加上奧斯登山附近本身叢林密布,即使看起來光禿的地方,也是布滿了雜草,美軍士兵趴下雖然能夠在敵人面前消失,但同時也限制了自己的視野,那就是啥也看不到啊。

無奈之下,三營指揮官威廉·賴特中校叫了火炮支援,他們在原地等待即將於中午 1130 時到達的三營主力部隊。第一波炮擊顯然是沒有打中日軍的掩體,但之後修正的炮擊帶走了 3 名日軍士兵的生命,他們當晚在叢林附近紮營設防,當天只有一名士兵受傷,無美軍人員陣亡。

第一天的戰鬥對於第 132 步兵團來說算不上倒霉,但是他們似乎看到了,沒了炮兵支援,每前進一步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然而,第二天的戰鬥可以說是真的讓第 132 步兵團的士兵們慌了手腳。

12 月 19 日早上 0730 時左右,三架 SBD「無畏者」俯衝轟炸機從亨德森機場起飛,對第 132 步兵團三營的人員進行了空地支援。緊接著,美軍的炮兵部隊對三營防線前 350 米處進行了長達 5 分鐘的炮擊。2 小時後,賴特中校本人與「美國師」下轄第 246 野戰炮兵營的三位偵察兵,帶著電台,去三營防線的西面進行偵察。然而,這位賴特中校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並沒有對自己的軍官身份進行必要的隱藏。他也許認為人少點偵察巡邏,能夠避免被日軍關注,然而賴特中校立馬遇見了日軍的「粉絲」機槍手。日軍機槍手因為識別了賴特軍裝上的軍銜,立馬就將賴特中校放倒了。由於陪同的三位炮兵沒有足夠的火力支援,而日軍的機槍手壓制著嘗試接近賴特的美軍士兵,因此這位中校在當天因為失血過多陣亡於此。

戰鬥打響第二天,新兵營的最高長官陣亡了~

三營聽到這個消息後亂做了一團,作為營部的參謀,路易斯·法蘭科中校(Lt. Col. Louis L. Franco)嘗試繼續領導三營,然後事發之時,他一直在大部隊的後面,離前線還有一公里遠。頓時,三營前線的各級官兵開始蠢蠢欲動,在沒有指揮官的情況下,大家各說各話,一時間不知道該幹什麼。當前線的人員等到法蘭科中校後,法蘭科立馬組建了一直巡邏隊,帶著那三位炮兵前去賴特陣亡的地點,把他的屍體搬回來,然後就地防禦。

然而,令人著急的是,日軍發現自己幹掉了一位高官後,開始得寸進尺。日軍先是使用機槍掩體對三營的前線進行壓制,而另一方面,基於對當地地形的了解,幾位日軍偵察兵和工兵溜到了美軍戰線的後方,在 35 高地(Hill 35)周圍襲擊並切斷了三營的補給。當日下午 1700 時,日軍一直悶聲不吭的幾處射擊點突然開火,向三營的營部指揮所、野戰醫院和彈藥庫傾瀉彈藥,至少兩名步槍兵直接朝著法蘭科所在的指揮所連開兩搶。雖然美軍立即進行了反制,清剿了這些滲透的日本士兵,但是整個三營的狀態直到當天夜間才有所好轉。

好傢夥,幹掉了三營的指揮官,又想幹掉替補的,還破壞了補給線路,襲擊了醫院和彈藥庫,日軍的小股部隊滲透戰術相當在線。19 日夜雖然美軍的炮兵對日軍陣地執行地地面火力投送,但是 20 日白天日軍的小股部隊仍然在第 132 步兵團三營的側翼和後方進行襲擾。

五、過山車

雖然美軍很早就已經將 M2A4 或是 M3A1「斯圖爾特」輕型坦克運抵瓜島,但是這些坦克在內陸地區幾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最大的原因仍然是地形的阻礙。在馬坦尼考地區的西岸和奧斯登山等地,由於叢林的遮擋和地形的崎嶇,本該幫助步兵清除防禦工事的最佳角色:坦克,只能幹等在北方的海岸邊上,等待對敵第 17 軍指揮部的突襲了。

兩輛 M2A4 (頭尾)和一輛 M3「斯圖爾特」輕型坦克在平坦地區行進。美軍的坦克大量部署在靠近海岸的地區,用於對抗日軍的步兵和輕型坦克,但他們無法到達內陸地帶

當雨季來臨之時,坦克的機動性受到嚴重影響,此時美軍的輕型坦克則變為固定炮塔,進行防禦作戰。圖為一輛 M3A1 「斯圖爾特」輕型坦克在偽裝下進行警戒,瓜島內陸部分則完全交給了步兵和非實時的火力支援。

12 月 20 日,「美國師」下轄的第 57 獨立工兵營(57th Engineer Battalion)奉命來到作戰區域,開始修建一條可以開車的公路。這條路以陣亡的威廉·賴特中校命名,稱為「賴特之路」(Wrights Road)。此時此刻,美軍的前線指揮部設立在 35 高地附近,雖然「賴特之路」可以幫助車輛抵達前線指揮部,但是對於前線士兵所需的醫療用品、食物和彈藥,還得依靠人力來解決。當地的土著士兵組成了一個特殊的部隊,被美軍稱為「食人營」(Cannibal Battalion)的補給部隊(取名的原因不詳,馬利猜想若是得罪了這些土著,美軍就得餓著等死,與他們食人無異)。這些土著熟悉地形,並且扛著美軍所需的彈藥、食物和藥品前去前線增援。他們沒有車輛可用,全部靠走。

一小隊「食人營」(Cannibal Battalion)的當地原住民,正在山腰上向前線運送補給物資。原住民的徒步運輸,是補給前線士兵的唯一方式,車輛只能夠到達 35 高地的前線指揮部

對於前線的傷員,若是輕傷,則由醫療兵在前線 100 米後方的營部醫院進行醫治。一些過重的傷員,即當地野戰醫院處理不了的病號,就得搭乘吉普前往倫加防禦圈內進行治療。這下可讓美軍士兵頭疼了,在唯一一條能開的「賴特之路」上,車輛上下顛簸經常讓傷員痛不欲生,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醫療兵都採用徒步運送傷員的辦法來穿越這些陡峭的山脊。山脊的波動使得醫療兵在運送傷員時,也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導致許多醫療兵每搬兩趟就要花時間休息,這大大限制了美軍前線傷員的撤離能力,同時還有日軍部隊間歇性地進行干擾。在 1943 年之後,類似的運輸已經經過改進,擔架與滑輪配合著運輸傷員,適當減弱了傷員的痛苦,也加強了效率,但是在這之前,一切都只能靠腿。部分醫療兵嫌周圍日軍老來騷擾,於是就把醫療兵手臂上的臂章扔了,換成了武器。但後來發現拿著槍又拿著擔架,還是不方便,於是每個擔架,又有專門的步兵進行保護,這樣抬擔架就可以專心致志了。

所以說,牽制敵方的有生力量,日軍一直牢牢地記在心中

12 月 21 日,法蘭科中校厭煩了日軍的襲擾,遂向指揮部請求第 132 步兵團的二營和獨立的機動戰鬥偵察中隊(Mobile Combat Reconnaissance Squadron)保護補給和醫療路線。師指揮部也許是對第 132 步兵團的表現很不滿意,於是回絕了法蘭科的增援請求,並要求第 132 步兵團分配部分士兵,嘗試去切斷倫加防禦圈西線左翼的「丸山之路」。於是第 132 步兵團的尼爾森上校,命令作為候補的一營前去偵察和切斷日軍的後路。一營的 C 連向南推進了大約 900 米,但並沒有在預定地點發現「丸山之路」的影子。不論是戰鬥,還是傷員的撤離,或是「食人營」的補給,大家都感覺是在奧斯登山的幾個山頭之間,做過山車。

六、要塞的邊緣

截止到 12 月 23 日,美軍第 132 步兵團在奧斯登山附近的 20 高地(Hill 20)21 高地(Hill 21)幾乎沒有遇敵,三營持續向南進發,同時一營守護著三營的後方。他們前往奧斯登山的叢林中繼續搜索之前師指揮部告訴他們的「丸山之路」,但是一無所獲。美軍由此認定,「丸山之路」很可能不經過奧斯登山,而是從它的南側繞到倫加河的上游,而這已經超出了第 132 步兵團的任務區域,於是第 132 步兵團則放棄搜索「丸山之路」,返回 20 高地和 21 高地。當三營成功地佔領了 31 高地(Hill 31)並確保安全後,第 132 步兵團的指揮官尼爾森上校則命令這兩個營改變進攻方向,三營將在 24 日早上進攻 27 高地(Hill 27),而一營則負責三營的側翼,保證 20 高地、28 高地、30 高地等開闊地帶的安全。

然而,美軍此時不知道,27 高地和 31 高地之間,是一個馬蜂窩。

12 月 24 日上午 0730 時,第 132 步兵團三營開始向南行進。L 連打頭陣,其餘連緊隨其後。他們在中午時分接近 31 高地,但在下午的推進中,當他們來到 31 高地的開闊地帶之時,卻突然遇到日軍重機槍的連續壓制。日軍射擊位置非常隱蔽,雖然美軍當天沒有傷亡,但是三營的指揮官法蘭科還是覺得時間不早了,他命令部隊當晚在 31 高地和 32 高地之間設立防線紮營,等待第二天的進攻。

而一營,則比較輕鬆一些,他們在中午 1230 時就報告自己已經到達了預定位置。其中 A 連負責防禦 20 高地,B 連負責 30 高地,C 連負責 29 高地。

第一次奧斯登山之戰的美軍線路圖,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營和三營在東南方向尋找「丸山之路」的行動軌跡,而日軍的要塞則坐落在 31 高地和 27 高地之間的叢林地帶

這個壓制美軍第 132 步兵團三營的地方,其實是整個瓜達爾卡納爾島及其戰役期間,日軍防守和抵抗最激烈的地方。美軍此時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而日軍早已對該處進行了大量的加固。日軍的加固能力之強,完全超乎了美軍的意料,這也是為什麼會存在第一次奧斯登山之戰和第二次奧斯登山之戰,因為美軍第 132 步兵團的部隊,即使是在炮火的支援下,都未能在短時間內把這個要塞拔掉,更何況日軍此時是完全孤立,脫離補給和增援的情況。

但是,美軍此時渾然不知,並會在 25 日對 31 高地的南部進行推進。

「如需轉載,請登錄快版權官網獲取正版授權」

資料來源:

1)Stanley Coleman Jersey 著,Hells Islands: The Untold Story of Guadalcanal.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8 年出版, ISBN 1-58544-616-5

2)Gordon L. Rottman 著,Japanese Army in World War II: The South Pacific and New Guinea, 1942–43. Osprey 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ISBN 1-84176-870-7

3)Frank O. Hough,Verle E. Ludwig,Henry I. Shaw 合著,Pearl Harbor to Guadalcanal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第一卷,IBIBLIO 網站

4)John L. Zimmerman 著,"The Guadalcanal Campaign",Marines in World War II Historical Monograph 1949 年出版

5)John Miller Jr. 著,Guadalcanal: The First Offensive,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95 年收錄,CMH Pub 5-3

6)ww2db.com


推薦閱讀:

對越反擊戰揭秘:橫衝直撞斃敵360多人的英雄坦克營
神風之外,蒙古對日本第一次入侵實錄(完)
國民黨為什麼失敗?分享一個別處看到的故事
中國和緬甸劃清邊界的時候,解放軍還到緬甸打了一仗
改變歷史的時刻——宋蒙釣魚城之戰淺述(下)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太平洋戰爭 | 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