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與鏡像中國

寶姐鎮樓。社會我寶姐,人美路子野~《一人之下》真是近期國漫的巔峰之作吶。寶兒姐唱的黃楊扁擔真好聽~~寶姐的四川話也好好聽~

尤其是看見全性四張狂的人設時,還是小小的吃驚了一下,《酒色財氣歌》和角色一一對應

酒是穿腸毒藥 「 穿腸毒」竇梅

色是刮骨鋼刀 「刮骨刀」 夏禾

財是惹禍根苗 「禍根苗」 沈沖

氣是雷煙火炮。 「雷煙炮」高寧

每個人根據《酒色財氣歌》有不同的技能。比如說夏禾是先天異人,可以控制人的情慾。《一人之下》還有各個地方的方言、特色、傳統文化。覺得這部番簡直就是第一國番,滿滿的都是中國人才明白的梗,民風、民俗也玩得溜溜的~~


讀的是這一本B·蓋伊·彼得斯, 吳愛明, 夏宏. 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s - B. Guy Peters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呢?因為近期我們專業的熱點就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克強總理提出的「放管服」改革,目的就是為了轉變政府職能。政府的職能應該是「划槳」還是「掌舵」,是「掌舵」還是「服務」?政府與市場、企業群眾的關係又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自從2001年正式開展審批制度改革以來,各個地方的改革又快又慢,有的地方改革慢、治理差,有的地方改革深,治理好。國家也推行了各種各樣的政策去促進治理能力的提升。雖然蓋伊·彼得斯在這本書裡面提出了四種政府的治理模式,但是中國作為如此大的一個國家,治理是如此的複雜,不能簡簡單單的選擇某一種治理模式,更多時候是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而提出專門的治理方法。但是現在中央和地方進行改革及治理的模型中,卻或多或少的存在存在一些蓋伊·彼得斯書裡面提到了四種治理模式的影子。所以選擇閱讀這本書,再聯繫一下現在中國的治理模式,比對比對,萬一發現什麼有趣的東西呢。

第一遍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非常懵的,看了百度百科的豆瓣讀書的經驗才知道大概講什麼。第二遍讀書的時候,先看的譯者前言,頓時明白了整本書的結構和內容。並且裡面的一些觀點,初看時覺得不可思議,可仔細一想,好像在現在的中國也正是這個道理。譬如說,政府和改革的關係,傳統的認知(或者我的認知)中,政府往往是被動改革的,常常由於外部的壓力所引發的。相反,書裡面提到了一些評論家所設想和實際情況發生的,大多數情況下政府部門不僅不會反對改革,在很多情況下還會主動的推行改革。這和我們國家的政府創新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創新,往往是某個地方有了新的機制方法,然後形成試點,如果效果好再全面推行。一方面固然有外部的壓力,拿政務服務中心來說,其變革和創新固然離不開公眾因為「辦事難」對政府形成的壓力,另一方面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模式創新都離不開地方政府的主動變革。

如果用統計學的思維來解釋的話,這本書提了四個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所謂的新就是和舊對比,所以其實這本書隱含的還介紹了傳統的政府治理模式,可以理解為假設檢驗中的原假設H0,新的四種模式分別是H1到H4。樣本幾乎是全樣本,也就是說本書中用於比較分析的對象幾乎包括所有的國家。


H0:傳統的政府治理模式

傳統的政府治理模式有如下6個特點。

①政治中立的公務員制度

理想狀態:「政治-行政兩分法」、「許可權中立

這裡就涉及一個公務員非政治化的問題,是國外特有的一個問題,因為國外選舉的時候,無論是哪一個政黨最後成功了,儘管一些法令譬如說《彭德爾頓法案》確立了擇優錄取的制度,但是最終任用的公務員更多的是自己黨派的,那些不是自己黨派的要不不用,即使用了也是一些邊邊角角的職位。國外黨派之爭也很激烈吶。我們國家不存在這個麻煩,政治不需要中立,大家要向黨靠攏,為人民服務。

實際現狀:強調政治中立的公務員制度,但是都遭遇了公務員制度日趨政治化的問題。

問題:忽略了公務員作為政策執行者的主觀能動性,實際上,很多有公務員參與的政策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執行。更深入的研究甚至認為公務員在政策制定中也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②層級制和規則

理想狀態:可預測的、屬於全民的、正直的韋伯式官僚政府。

這裡有兩個概念需要介紹一下,一個是韋伯式官僚政府,一個是威斯敏斯特式的民主國家。自行點擊百科查看,附了鏈接。韋伯的官僚組織理論,威斯敏斯特模式

實際現狀:政府組織已經不可能直接通過法律或者命令的方式來實施公共計劃方案,相反,政府在實施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務時必須事先與社會進行磋商。我們國家的話,大家可以去政府網站上看看,絕大部分的政府網站包括政府門戶網站和部門門戶網站,都是要建立一些徵詢欄目的,在文件正式出台前都是要徵詢社會的意見的。不知道具體徵集效果怎麼樣。

見下圖。

原因:文章中沒有說明,不過我猜想的是現在公民獲取信息以及信息傳播的態勢已經遠遠超過了政府的掌控,政府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之下,必然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③永久性和穩定性

理想狀態:這裡是指的是「鐵飯碗」,即政府內部組織的永久性和穩定性。一旦進入了公務員系統,就會終身被僱用。

實際現狀:現在已經新出現了一些其他類型的組織模式,比如說「領導小組」、「專項小組」。並且由於信息科技的進步,組織過去對人們特有的凝聚力在減弱。

問題:一方面面臨著機構精簡和其他威脅其既得利益的壓力,另一反面永久性和穩定性也導致了決策過程的僵化。

這裡歪個樓,不知道我們國家有沒有人提要合理構建公務員進出、流動的機制。似乎現在我們國家的公務員系統面臨著一方面很多人考公務員(稱為國考就知道考的壓力有多大,考的人有多多),另一方面存在基層公務員留不住的問題,還有就是留住了,但是「徐庶化」、不干事的情況存在。小伙砸們,靠你們去研究啦!

歪回來。

④制度化的公務員制度

理想狀態:建立一個制度化的公務員制度,並把其當做一個法人團體進行管理。

其實制度化的公務員制度也是對於以前的恩寵制度和君主家臣制度的創新和改革。

實際現狀:即使公務員制度本身並沒有收到挑戰,但是傳統的公務員管理方式卻受到質疑。這裡提一下近些年我們國家做的努力,就是「依法行政」、「把權力放在制度的籠子里」,現在很多地方政府提出了「負面清單」、「權責清單」等等。大家去大廳辦事或者在政府網站上辦事的時候,如果細心的話,就可以發現,所辦理的每一個事項都要求明確辦事依據,來自於什麼法律、什麼規章。

問題:沒有一項制度是可以永遠保留的,正如guy開篇所言,政府改革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政府存在,這一過程就永遠不會停止。

⑤內部管制

理想狀態:公務員應該毫不猶豫的接受和響應其名義上的政治家發布的政策命令。

這種問題超越了純粹的政治中立。Guy老鐵在書裡面說在任何社會在任何社會中,政府部門一向是被管製得最為嚴格的組織。這裡的話,政府作為最缺乏活力的組織,可能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共識,但是我還是想談一下我們機智的天朝的一些做法。

拿我們國家來說,準確的來說,我們國家作為中央集權,比起其他國家來說,下級政府執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效果應該是非常非常好了。但是這裡有一個我們國家特有的現象,也是作為這一種內部管制的反應,是中國特有的,並且看上去好機智的創新,那就是「試點」。我們國家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都喜歡搞試點。並且效果很好。鄧爺爺畫了一個圈,這就是深圳試點吶,現如今深圳發展得多好!

因為,大國難治啊。在政府治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穩中求進,不能過於激進,但是如果老鐵太穩了的話,就會遏制創新、遏制發展。一般所謂的「試點」都會有「容錯」和「試錯」的可能,就是老鐵你放開步子往前走,出了錯,甚至打了擦邊球,只要不是太嚴重,都可以容忍。等著結果出來了,如果是成果的話,那OK,算你政績,要是你失敗了,那也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

所以說,對於政府內部的管制,我們國家還是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來消弭和改善因為太多的管制而遏制創新的問題。

⑥平等

理想狀態:權責匹配、勞得相等。

以我們國家來說,理想的公務員的制度應該是「權責匹配」的,權力越大,應該承擔的職責就應該越大,而真實現狀呢?拿現在的「簡政放權」來說吧,很多時候,上級政府下放給下級政府的往往是責任,而權力還牢牢在自己的手中。另一方面,一些上級政府「權責」同時下放給下級政府,但是編製沒有改變吶!!!這意味著上級政府無事一身輕,人還不少,下級政府事多責多,人還不增。。這些矛盾應該就是未來下一步政府改革的重點了。其次,官員的升遷取決於任期的政績,這也存在一些「短視」情況存在。


H1 市場式政府

所謂新的、未來的政府模式,新就是和舊對比,未來就是和現在對比。也就是和剛才的H0,傳統的政府模式相比,做了改變,那便是新的,未來的政府模式。全球來看,不同的政府做了相同或者不同的改革,在所有的改革中,「市場型」政府的改革是最為成功的,所以guy老鐵第一個介紹的就是市場式政府。guy老鐵的介紹裡面說人們普遍認為(其實是他認為)建立了市場機制的治理模式,也就是市場式政府的血統天然的高貴於傳統的政府模式。

市場模式的特點

效率和競爭是最能體現市場優勢之所在。正如競爭的假設那樣,官員作為個體,是理性的,總是利用其對機關事務的壟斷權力來最大限度的增加個人利益(Egeberg,1995)。當然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也有其缺點,就是對於公共品的提供、風險規避、競爭容易造成壟斷等問題。

市場模式解決傳統管理模式的問題:

官僚壟斷--引入競爭

②一般管理--重視公務員的能動性

③結構問題

組織規模龐大複雜和提供的商品及服務成本過高---分級管理、專業化

前面兩個觀點沒有太多爭議,但是關於第三個傳統治理的問題,guy列舉了不同國家的處理方法,也說明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一個解決方法是像企業一樣,結構向M型發展,也就是內部分設了很多獨立經營的分公司,也即公司中的公司。這個方法,可能是guy隨意舉例??要不然可能實施嗎?第二個方法也是guy認為打破大政府壟斷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利用私人組織或半私人組織來提供公共服務。老鐵非常簡略的提了一下西歐、澳大利亞、紐西蘭曾廣泛進行的私有化改革。氮素!!!這就是現在我們國家正在大力提倡的PPP模式啊!!!舉個栗子,政府和支付寶合作提供公共服務,類似杭州、珠三角等地區,是真的做得非常好啊!!也就是說,這個方法是非常之可行,效果很高,效率很高的啊!!!第三個方法guy提到了權力分散,也就是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決策權力,尤其是在中央集權制國家。這裡又和我們國家現行改革撞了哦~~克強總理提的「放管服」改革,第一個就是簡政放權吶!!!不過guy沒有細說,但是這一塊我覺得應該是解制型政府的特徵,相信在解制型政府那一塊guy應該會細說。到時候再說吧。

④管理問題

指的是人事管理上由資歷決定報酬改革為同工同酬、按勞分配;財政管理上加大預算管理;市場檢驗上加大事中事後監管;政策制定上、公共利益上(瞎看吧)。guy老鐵有點吹水的感覺,或者是我修鍊不夠,看不出太大的特色。

在這一塊閱讀的時候我還看見了一個和現在中國改革相悖的說法,摘抄下來。

然而,甚至在服務條款中也有許多關於「一站購買」社會利益的要求(Jennings and Krane,1994)。綜合各種服務被認定對顧客和政府都會帶來更好的效益。然而,這種做法可能和強調顧客滿意的政府服務觀念有所衝突。儘管人們並不喜歡往返奔波於幾個地方才能得到服務,但他們卻希望能有一個知識淵博、能做決定的公務員考慮他們的情況。過分強調「一站購買」和對員工進行一種以上的職業培訓,與過分強調(組織上或地理上)分割服務一樣,都會造成人民不滿意的政府。

這一個,乍一看是相悖的,其實還是和當前的政府改革是一樣的,都是提倡「一站式」政府,只不過guy強調了一下適度的問題。不要絕對的都變成「一站式」。港真,感覺,好像我們國家做得更向前一些,似乎guy研究的時候,或者甚至現在,國外的政務服務都還停留在「一站式」的集成服務上面,而我們國家的行政審批改革早就已經經歷了「一站式」,現在的行政審批局改革、「一門式」服務、「最多跑一次」等,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便民程度遠遠大於「一站式」服務。小伙砸們,自信起來,正如習大大所說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我相信,在政務服務和電子政務方面,我們國家是走在世界的前沿的。

H2 參與式國家

參與式治理,guy認為這種方法倡導的用以證實其思想的政治意識形態是反對樓上H1的,致力於尋求一個政治性更強、更民主、更集體性的機制來向政府傳導信號。這裡guy老鐵說明

英國首相在發現只有深入到人民中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政策,這正是他們在政治上的追求,而不是總是去徵詢政策應該是什麼的建議。

註:保守黨在1995年春季競選獲勝後,梅傑首相(Major)進行了一次環繞英國的旅行,以探求名義。

引用這段話,我有兩個感想。一、所謂的參與式國家,不是指的是人民參與到國家決策(所謂的民主),還應該包括政府參與到人民群眾中去。(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二、英國可能是獲選勝利以後有環繞英國的旅行,咱也有,此處省略。

參與式模式解決傳統管理模式的問題:

市場模式解決的是傳統模式的壟斷問題,那麼參與式模式解決的就是傳統模式的第二個問題層級制和規則。

guy這裡提了好幾種參與式政府存在的形式,比如說管理參與、基層核心、對話民主及公有社會。參與式國家的概念書裡面竟然沒有下定義,水了一節。感覺這一章還有一點混亂,還是說是翻譯的鍋?大節下分的小節感覺不是那麼有邏輯,感覺和哈貝馬斯的所說的協商民主有點像。唉。所以「參與式」的書籍我還是去讀哈貝馬斯吧。

H3、H4下次再說。


國家治理與政府改革的其他書籍

公民治理:引領21世紀的美國社區 理查德 C 博克斯

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

公共決策中的公民參與

約翰 克萊頓 托馬斯

再造政府:政府改革的五項戰略

無縫隙政府:各個部門再造指南

民營化與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 E.S.薩瓦斯

政府改革的新願景 邁克爾 巴澤雷

作者簡介

蓋伊·彼得斯(B. Guy Peters)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和公共行政學家,1970年博士畢業於密歇根州立大學,98年任職瓦薩大學的副校長(DHT (h.c.)),現在是匹茲堡大學的教授,同時是國際研究中心(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UCIS)的教授,加拿大管理髮展中心的高級研究員,香港城市大學的榮譽教授。目前教授公共政策、美國公共管理和比較政治的課程。研究重點是公共政策和行政以及美國的行政政策。

彼得斯的一些出版物和研究

  •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assells, 1999.
  • Politics in Western Europe. Chatham House, 1993.
  •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assells, 1998.
  • Comparative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Chatham House, 1983.
  •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2nd Edition.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6.
  • European Politics Reconsidered. Christian Hunold, 1999.

這本書的江湖地位

度娘:本書第一次系統評價了席捲全球的行政改革運動,並把各國政府的改革嘗試和各種治理的觀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一部行政改革的理論力作,被譽為對全球治理變革進行綜合分析的傑出著作。

美國政治科學評論:anyone looking for a cogent bird』s-eye panorama of what has been said, written, and done about the whole sweeping question of how peopl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go about defining and pursuing their common interests will find this book well worth reading.

Donald F. Kettl(《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的作者):Peters is a master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his book is the first to assess systematically the reform movement sweeping the world. That』s an unbeatable combination for anyone trying to sort out the dizzying changes in global governance.

等等等,反正大概是目前少有的對全球政治改革的基本思想總結以及對未來政府的發展方向提出自己見地的作者。

寶兒姐的其他照片結尾。

推薦閱讀:

TAG:公共管理 | 公共管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