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新媒體的典型代表:專註年輕人和亞文化的VICE
提到亞文化,擁護主流價值觀的人會嗤之以鼻,但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它們之間從來都是相互轉化,循環登場的,總會有市場。
比如二戰後美國的嬉皮士、朋克和搖滾,一度被認為是種離經叛道的人生,而現在不少大中城市的白領下班後,會去Live House(現場表演場合)支持獨立音樂;被奉為「國粹」的京劇文化,卻難以再讓沉迷二次元的宅女看上一眼。
這並非是誰高誰劣,而是說一種文化里總會有一種被人認同的精神內核,接受與否,從來都是大眾的選擇,而這些大眾往往是年輕的一代人——他們還未積累更高的社會地位,但在現在的情形下消費能力日趨上升,他們活躍於網路發聲,眼界更加多元和自主。
喊出:「傳統媒體都可以去死!」的VICE,正是面向年輕群體,利用多元的亞文化,構建了自己新銳的國際性新媒體集團,對我們現在所處的新媒體內容變革時代,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996年,加拿大一個充滿反文化的紙質媒體《Voice of Montreal》,改名成了《VICE》,有「不道德」的含義,兩位創始人將其搬到全球青年文化之都紐約後,就被小眾文化讀者譽為「嬉皮士聖經」。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精準地選擇嬉皮士等邊緣文化切入,內容選題上十分注重「新奇性」和「相關性」,範圍也十分廣泛。後來進入新聞領域後,報道的都是利比亞騷亂、墨西哥毒品黑幫和卡拉奇暴力事件等尖銳題材,秉持了其一貫不畏敏感爭議的特性,這吸引了不少不看新聞的人的眼球。
現在VICE的內容題材更加多了,包括VICE雜誌、網站、APP、唱片公司、電影出品公司、印刷廠和與 HBO 合作的紀錄片頻道等,但這麼多年來始終將定位瞄準年輕的「亞」生活 方式:街頭態度、炫酷氣質和惡趣味,甚至連編輯部的人都充滿朋克氣質,抽煙基本是辦公室socia方式之一了。
在這樣的主題之下,他們生產內容的方式也很有一套,比如其竭力倡導的「浸入式報道」: 採訪人員以體驗型深入採訪本身,雖然有很大的主觀性,但這種講故事的方式也很有效。
對於他們來說,生產出來的內容,和流量相比,觸動仍然很重要,觸動能夠讓人看完後充分地參與進來,以後還記得這個媒體。比如一個外國小要到中國深山研究金絲猴,他們就一同去體驗,在筆下不管是村長還是火腿臘肉,都變得很有意思很生動。這些是事實,但比陳詞濫調更能讓人讀得下去。
以沉浸的方式,堅持做原創故事的講述者,從長遠看來這樣更能獲得忠實的粉絲,只要網站生態總體上呈現出健康的增長態勢,就表明方向是對的,總有人喜歡這樣特立獨行的內容。
後來來到中國的時候,VICE做的一件事就讓它轟動了——採訪陳游標和陳冠希。
回想起《觸手可及:一部關於陳冠希的紀錄片》,很多人仍可能對陳冠希的一句話印象深刻:「很多人問我,如果你可以回去改變,你會改變什麼?我什麼都不改變。」這部片子拍攝了19天,跟到了洛杉磯、香港、北京、上海、東京等城市,素材加起來有 500 部電影,還是浸入式的風格,完全地真實地記錄。
在微信上放出三段《我們拍了陳冠希》預告片後,上線的第一天,這個片子就在騰訊視頻播放次數超過 333 萬次,迅速獲得國內年輕人的關注。
「世界在下沉,我們在狂歡」,這是VICE的主題詞,而貫徹它的,是個性選題,和不同於主流媒體那些歷經粉飾、包裝、過濾過的內容。更真實、更原生態的狀態,打造了一種反叛的氣質,大家的好奇和認同。
前幾天,VICE又獲得了一輪4.5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為TPG(德太投資),讓其估值高達57億美元。這之前Vice20年間已經歷經數輪融資,包括WPP、21世紀福斯、A&E、HBO、迪士尼等。
而VICE也宣布,這會讓他們幫助這個公司建立最大的視頻資源庫,創造更多的內容,包括新聞、食物、音樂、時尚、藝術、旅行、遊戲、生活方式、電影等以後其它公司發現自己需要用到某個內容時,他們就必須先從Vice這裡獲得授權。
另外通過這筆融資,Vice Media還將發展其編劇業務、機頂盒業務以及訂閱業務,採取版權合作模式來更好地將其頭部粉絲庫資源轉化為現金流。
作為「成功新媒體的典型代表」,VICE證明了亞文化、年輕人、網路、優質內容等的一個正確打開方式。
推薦閱讀:
※移動短視頻的發展、存在問題及趨勢探析
※原來是這張圖片吸引了你!
※【乾貨】關於UGC、PGC、OGC三者詳細區別!
※在實踐中探索 —— 在Airbnb做產品內容策略
※第一個百贊回答,感謝大家喜歡堯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