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明清中國,就沒有16-18世紀近代世界經濟體的形成

雖然16世紀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號稱世界近代史開端,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世界近代史的整體背景,這個整體背景就是中世紀的亞歐大陸是一個處於同一經濟體中的世界,只不過這個經濟體是由中東將大陸東西兩端連接起來的,歐洲自古有消費亞洲商品、奢侈品的習慣,對東方商品,如香料、絲綢、瓷器、茶葉、棉布有著較大需求,通過中東的中間商將東方商品源源不斷地運入歐洲。

本來歐洲貴族的小日子過得不錯,有東方的奢侈品供著。可突然間在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屹立上千年不倒的羅馬帝國壽終正寢,從此穆斯林控制了東西方的商路,歐洲市場上的東方商品、奢侈品價格猛漲。這下子歐洲特別是西歐貴族吃不消了,東方商品、奢侈品太貴了,買不起了。怎麼辦呢?

為了能繼續較為廉價地消費東方商品、奢侈品,歐洲基督徒們迫切的希望能開闢一條繞開奧斯曼帝國通往東方的新商路,於是他們便紛紛沖開大陸的羈絆,到海上冒險開闢新航線: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1498年達伽馬發現了繞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線、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了人類史上首次環球航行,西歐國家開始走出歐洲,來到嚮往已久的東方。

與此同時,中國人也沒閑著,明清中國佔據世界市場主要商品和奢侈品的壟斷供給地位,向世界特別是西歐大量出口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中國的江南及其周邊地區壟斷了這些在當時堪稱高技術產品的生產技術,全球現存的明清絲綢、瓷器至今仍能震撼參觀者的心靈,它們其中所蘊含的某些超高水準與精湛工藝時至今日我們的「現代」技術也只能望其項背,更別說當時的西歐人了,他們可是愛死這些東方奇珍異寶了。中國和歐洲是一方有供給,一方有需要,這就形成了貿易開展及近代世界經濟體誕生的一個基礎性條件了。

但光有這個基礎性條件還不行,還做不成買賣,近代世界經濟體還不能形成,為什麼呢?因為歐洲光有需要不行,這就像餓了一天的我進了一個大飯店,看見各種好吃的都想吃,雖然哈喇子直下三千尺,但一摸口袋沒有錢,也是白搭。經濟學上講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才是需求。說白了就是你不但想要,還得有錢支付,才能達成交易。

歐洲人拿什麼支付給中國人交換其所需的商品呢?也許有人會說拿歐洲的商品跟中國換呀,確實是個好主意。可惜當時歐洲沒有諾基亞手機、沒有賓士、沒有路虎和捷豹汽車,也沒有香奈爾和愛瑪仕,就連生產件全棉襯衣質量都遠差於東方國家,而且歐洲窮鄉僻壤也沒有什麼土特產,中國人對其產品大多不感冒。這可怎麼辦呢?

自產的商品不行,看來歐洲人只能拿錢買了,可這問題又來了,當時沒有世界銀行,沒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沒有像美元那樣通行全球的貨幣,歐洲人的錢中國人能認嗎?

朱元璋自建立大明朝以來,明政府推行紙幣大明寶鈔和銅錢,建立鈔法、錢法,紙幣和銅錢成了法定貨幣,使用其他貨幣如金銀的有可能被發配充軍甚至殺頭。但由於明政府濫發大明寶鈔、實行不可兌換政策,造成紙幣貶值嚴重,銅錢幣值太低、大量交易時攜帶不便,再加上私鑄嚴重,銅錢也不被民間廣泛使用。民間私下非法使用白銀作貨幣的現象屢禁不止,到16世紀30年代明政府對禁銀政策也開始動搖了,隆慶元年1567年朝廷終於承認白銀為合法貨幣,從此中國人可以正大光明地使用白銀了,實際上的銀本位制在中國建立起來了。從社會經濟運行層面上看,16-18世紀中國爆發了商業革命和金融革命;從國家治理層面上看,16-18世紀中國經歷了賦役—財政制度的貨幣化變革,近代的賦稅制度取代了古代的賦役制度,並建立起以貨幣為主導的財政體系。自然經濟逐漸向商品貨幣經濟轉型,即中國社會開啟了近代化轉型進程。正是明清中國的近代化轉型使中國與世界近代化同步,使中國經濟與社會對白銀產生了長久而巨額的制度性需求,這種需求如脫韁的野馬不可遏止,明清中國出現「銀慌」現象。

中國人巨想要白銀,剩下的就要看歐洲人有沒有白銀了,歐洲大量產白銀嗎?不產!不產白銀?那說了半天歐洲人還是買不起中國商品呀?別著急,歐洲雖然不產白銀,但1550年代在美洲上秘魯(今玻利維亞)波多西發現了人類歷史上產量最大的銀礦,其產量占當時世界產銀量的60%!而波多西正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我的上帝、老天爺、真主安拉呀,西班牙人這下子可發大財了,他們驅使大批美洲印第安人為他們承擔繁重的開礦工作。這下子歐洲人有了白銀,而白銀正是中國人最想擁有的貨幣,中歐間形成了共同的貨幣認同。近代世界經濟體形成的第二個條件具備了。

但中國的商品、歐洲的白銀不會自動交易,它們需要雙方的商人各自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到達一個共同的交易地點才能最終完成大買賣,形成近代世界經濟體。這就是作者所說的世界經濟體形成的第三個條件:海外貿易。

海外貿易使得歐洲的需求與中國的供給在空間上能夠交匯。歐洲人從15世紀末16世紀初開闢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在南亞、東南亞多處建立商站,並殖民美洲。而東方的中國人從10世紀的宋代開始就一直在南中國海乃至印度洋進行著海外貿易,16-18世紀中國人在東南亞的海外貿易及海外移民繼續繁盛。中歐雙方在印尼的巴達維亞、菲律賓的馬尼拉、中國的澳門、廣州、日本的長崎等地實現了需求、供給的空間交匯。上述地區成為了中歐雙方商品、白銀交換的重要中轉站,這樣中歐的貿易終於成為現實,世界經濟體也終於形成。

近代世界經濟體的形成標誌著近代世界的誕生,工業革命正是在此一世界經濟體的基礎上爆發的,而工業革命的爆發則標誌著近代世界的完全形成。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經濟體、近代世界誕生源於中國、西歐實體經濟的互補與合流。西歐有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同時由於美洲殖民地銀礦的開發使西歐擁有中國需要的貨幣——白銀;中國具有強大的工農業供給能力,能夠供給西歐市場所需的商品(主要是絲織品、瓷器、茶葉等),明清中國社會由自然經濟向商品貨幣經濟轉型,實現了白銀貨幣化,建立了事實上的銀本位制,中國的生產者及商人樂於接受西歐支付的白銀作為貨幣;海外貿易使得中國的供給、歐洲的需求能夠在空間上交匯,從而實現供需雙方交換的需要。因此歷史史實反映出16-18世紀世界經濟體的形成是中國、西歐實體經濟互補與合流的結果,白銀潤滑了該時期的世界經濟與貿易,但白銀只是支付手段,流通領域絕對不能決定世界經濟體的誕生,真正的動力在於白銀背後中歐實體經濟的需要與發展。

世界經濟體、近代世界的形成是歐洲、中國及其他地區經濟整合交匯、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不是歐洲內部某些因素(先進的生產力或宗教改革產生的資本主義精神)單方面作用的結果。中國(當然還包括印度、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在世界經濟體、近代世界的形成過程中積極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國的供給吸引著歐洲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經濟體的形成正是圍繞中國強大的工農業供給能力而展開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中國的供給能力是近代世界最終構建成功的不可或缺之東方驅動力。


推薦閱讀:

衣索比亞的近代化嘗試
1567年: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沉默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相愛

TAG:中國歷史 | 世界歷史 | 近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