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在南亞黃了嗎?
中印在洞郎地區長達兩個多月的對峙暴露了兩國長久以來難以忽視的主權爭端和地區主導權問題。對於一貫以南亞老大自居的印度而言,中印主權爭端、地區主導權之爭以及印巴克什米爾問題是其打死也不會響應「一帶一路」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一帶一路」倡議上,可以明確一個觀點:在中印領土爭議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中印高層間的親密交流和印度響應並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是困難的。印度政府出於國內政治層面和國際影響層面考慮都難以公開支持並參與「一帶一路」。同時「中巴經濟走廊」的存在也使得莫迪總理必須顧及本國國家安全及民眾對巴基斯坦的憂慮。(為迎合民眾需求、緊跟社會輿論焦點,印度媒體自2006年起,對華負面報道開始逐漸增多,其中主要聚焦於中印領土爭端、1962年中印戰爭及中國軍事力量提升等問題上。在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起的一項印度人對中國態度的民意調查中,「不喜歡中國人」的比例自2005年的20%逐年驟增至2008年的45%,「喜歡中國人」的比例則從56%降至46%。)
同時,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的武裝衝突已然導致「中巴經濟走廊」沿線的投資環境惡化、商業風險加大、社會秩序得不到保障,這對於「中巴經濟走廊」的實施與推動將是沉重的打擊。同時也是印度在用實際行動提醒中國其對克什米爾問題的重視與決心,在該問題未獲得充分對話甚至有效解決前,印度不會同意「中巴經濟走廊」這一構想,更別提公開支持並參與與之相關的「一帶一路」倡議了。而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後提出了「季風貿易」、「香料之路」、「棉花之路」、「跨印度洋海上航路與文化願景」等眾多倡議及構想,被許多人認為是在與「一帶一路」倡議打「擂台賽」。小編認為,在科技發展不可逆的情況下,中國深入南亞已然成為定局,以對抗「一帶一路」實施的方式來阻止顯然是不實際且容易陷入國際孤立的行為,故而印度採取此種行為有以下原因:
1.印度希望通過倡導「印度計劃」來引導南亞國家按照其設想的發展途徑走,在確保南亞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將中國對南亞的影響力置於溫和可控的範圍內。換而言之,印度希望以「印度模式」主導中國在南亞所倡導的模式;
2.印度總理莫迪自執政起便提出要將印度建設成「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若說其對尼泊爾的運輸禁令體現了印度對南亞國家的威懾力和地區主導權,那麼莫迪提出的多項倡議及願景則是與「一帶一路」倡議起到了維持地區影響力的戰略對沖作用;3.印度民眾自有的大國情結和對南亞的優勢心理促使印度總理莫迪提出在印度主導下,且同樣具備光輝歷史的地區發展計劃,這將有力維持印度民眾對本國政府的信心與支持,同時也為下一任印度總理大選造聲勢。那麼問題來了,這是否意味著「一帶一路」在南亞地區的推動徹底黃了呢? 小編認為,不響應不代表不接受呀~2013年中國主席習近平在雅加達同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舉行會談時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便得到了印度的支持與積极參与。印度總理莫迪於2016年要求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為國內農業灌溉、農村房屋建設及鐵路改造等重點項目加快擬定給亞投行的申貸報告以便申請貸款。
在前面的文章《印度為何對「一帶一路」愛理不理》中,小編已經說明了印度對外源資金及技術的需求。而在亞投行的參與上不難看出,印度嘴上說不要,身體還是十分誠實的。
那麼面對獨(ao)立(jiao)的南亞大國印度,我們要如何才能把他拉上賊船,順利推動本國在南亞的部署呢?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南亞地區的戰略政策進行分析與動態調整。首先,在印巴問題短時間內無法得到解決的情況下,我們應在對印宣傳、中印高層對話、國際論壇組織等多個層面將「中巴經濟走廊」作為獨立於「一帶一路」倡議之外的中巴經濟合作構想。從而降低「一帶一路」倡議涉及印度國家安全的政治敏感性,減輕印度政府在推動中印合作時可能面臨的政治阻力。其次,參考俄羅斯從一開始消極對待「一帶一路」倡議,到如今積極尋求將「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進行對接,可見地區大國並不排斥在可控範圍內與其他大國深化合作交流,且符合我國一直以來互利共贏的合作主張。因此,結合我國在其他地區推行「一帶一路」倡議的經驗,可採取以下措施。
1.認識到不能參與並不等於不能合作,印度提出的包括「季風工程」、「香料之路」在內的多項經貿交通項目,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存在對接的可能性。建議改「呼籲印度參與」為「歡迎實現對接」,通過舉辦亞洲區域合作經貿論壇、促進中印智庫交流、加強多邊對話等方式,討論南亞經貿發展的合作方式與可行項目,尋求中印兩國政策實現對接的可能;2.提高「一帶一路」倡議的透明度,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原則展開多邊合作。建議在部分涉及南亞區域的合作項目上探尋中印與第三方國家之間多邊合作的可能性,通過透明、公開的多邊合作模式強化中印兩國間的政治互信;3.在涉及南亞國家的非敏感雙邊合作項目上,可在合理恰當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公開合作內容與項目細節,並根據其他周邊國家的反應採取靈活的宣傳公關方式。如此,不但符合印度獨立自主的戰略原則,迎合了印度慣有的大國情結,更淡化了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地區發展的主導性;在強化兩國政治互信的同時也減少了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國家不必要的戰略猜忌。
最後,印度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是印度對華惡感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在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中已將「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與「一帶一路」分離開來,但印度對該倡議的既有印象與民眾觀感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相比經濟合作與社會發展,印度民眾更加關注中國軍事、外交及中印歷史問題。有學者從2005年到2011年發行的《印度斯坦時報》中抽取了100篇含有「中國」一詞的報道進行統計,並指出:「比例超過10%的前三位話題是政府外交、軍事國防與經濟貿易金融,分別為23.8%、12.7%和10.8%,比例超過5%的話題則為科技(7.6%)和教育文化(5.9%)。」)
有鑒於此,在對印宣傳及輿論引導方面,可通過以下數個方面進行。1.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方式及進程,加強對印宣傳力度;通過政府官員訪問、學者間學術交流討論、教育合作及國際交換生等多種方式,從民間、政府、非政府間組織三個層面加強對印交流,促使印度學者、官員、民眾對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有更加客觀透徹的了解;2.對印交流及宣傳時,注意淡化「中巴經濟走廊」與「一帶一路」的關聯性,多著墨於中印雙邊合作與兩國同其他南亞國家的多邊合作,重點強調與印度提出的區域合作計劃的對接意願;3.文學作品及影視傳媒是文化對外輸出的重要工具。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有許多優秀的現代文學作品隨之湧現,我們應鼓勵將我國影響力大、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優秀文學作品翻譯成外文並對印出版,且不單單局限於四大名著等傳統文學作品;同時,近幾年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許多風靡全國的影視作品,建議通過互聯網平台、中印影視合作、對印廣告宣傳等多種方式,推動我國優秀影視作品進入印度市場;4.中國聲音在印度主流媒體中的缺失是造成「輿論一邊倒」的重要原因,我國應鼓勵學者、官員、有影響力的優秀企業及個人在印度媒體或出版社發表觀點及作品。用「中國聲音」向印度介紹、宣傳一個真實的中國;5.根據國別採取「因材施教」的宣傳手段,可僱傭當地人參與到對印宣傳工作中,努力做到在印度「用印度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深化全球經貿一體化、強化歐亞大陸各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應僅僅局限於「一帶一路」所象徵的歷史含義上,更不應局限於這個名字上,其本質所代表的含義應該是廣義上的歐亞大陸合作與發展。它可以是印度版的「一帶一路」,也可以是中國版的「香料之路」。小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的推行繞不開也擺脫不了印度這一地區大國,相比強勢進入南亞、高調推行本國政策,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或許更容易為印度政府與民眾所接受。唯有把眼界放遠、心思放寬,因地制宜地用恰當的方式「說好中國故事」,中國對外新政策才能夠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走的更順暢。而如何處理好中印關係,推動兩國及其他國家在南亞地區更好地展開合作,將是對中國外交及對外政策制定的一次重要考驗。最近建了個微信公眾號:浮世藝語用於分析國際時事,發表個人觀點,分享雜事感想。歡迎各位觀眾大佬們添加關注,我們一起交流討論,謝謝~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浮世藝語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2VDlIWDduRU9fUkVyZjA4OTJxdg==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