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桐媽原創)究竟是哪些情況,容易造成寶寶生長速度過緩?都讓母乳「背黑鍋」,合適嗎?

體重(一):究竟是哪些情況,容易造成寶寶生長速度過緩?都讓母乳「背黑鍋」,合適嗎?

原創作者:梧桐媽媽大小寶

(跟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經的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復旦大學兒童心理學博士後,二胎媽媽一起育兒!——這是同一個人……)

梧桐媽媽大小寶是一位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著《夏娃的困惑》叢書。希望接地氣地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及切身養育體會,讓媽媽們真正感到育兒的樂趣和幸福。圖片均來源於網路,水印未刪,如有侵權,請告知更改!深表感謝和歉意!

首先,我們最該明確個問題——稱準不準!媽媽們反映的有關寶寶體重的「烏龍」事件,大多是從秤不準開始的。

很多媽媽在家裡天天給寶寶稱量體重。如果體重增長稍有點兒不符合預期,她們便憂心忡忡,時時刻刻準備添奶粉。

然而,要知道,寶寶體重增長,都是以克計量的。一般家庭用稱達不到這個精度。另外,跟成人不同,寶寶身上幾件衣服、鼓鼓囊囊的尿不濕,對體重的影響特別大。也不用去母嬰店或嬰兒游泳的地方稱體重,他們那兒的稱,未必比你家的好。有條件最好去社區體檢中心稱量嬰兒體重,而且盡量在同一個地方檢測,這通常是更為準確些的。

如果監測寶寶體重增長情況的確慢了些,那就真該引起我們注意了。剛才我們已經有所了解,寶寶長得慢,並不一定因為母乳不夠吃。這往往有更深層的原因在裡面。究竟是些什麼問題呢?且聽梧桐媽媽細細道來。

1.如果懷疑寶寶吸吮效率不高,總在吃奶,卻不長肉,媽媽乳頭或乳房總感覺疼痛,哺乳的感覺不怎麼愉悅,可以檢查下孩子吃奶的方式是否到位。

如果孩子下唇卷進去了,就用乾淨的小拇指輕輕撬動他的小嘴,耐心一點,幫他重新含吮。一定要上下唇都朝外翻,整個小嘴含住乳暈才算到位(詳見上述「哺乳方式」章節)。媽媽寶寶磨合得要一個過程,尤其是在剛出生不久。

雖然,國外權威母乳書上基本都會介紹,如果寶寶吸吮方式不得當,沒有有效吸吮,費了半天力氣卻沒吃多少奶進去,容易造成他生長情況不理想。不過,我們實際觀察,因為不會吃奶而讓自己長不好的寶寶,迄今為止一個都沒見到。我們反而觀察到,即使是1.5kg左右的早產寶寶,吃起來都挺順溜,看著挺帶勁兒。畢竟吸奶是生物本能,生存的慾望會讓小生命迫切地想要吃到奶。

當然,如果用奶瓶干擾過寶寶,有可能經常不會吃母乳,需要母親耐心觀察教導,當然,最好能徹底放棄奶瓶。不過寶寶知道吃奶瓶也能讓自己活下去的時候,可能會對母乳提不起興趣來——反正吃錯了也不打緊,出現退縮行為陷入睡眠,等著下頓奶瓶來了就好。因此,乳頭混淆的寶寶,不會吃母乳的情形還是經常見到的,有時糾正起來也較為困難。遇到這類寶寶,絕大多數家庭會繼續添加奶瓶,於是不會吃母乳而生長受限的情形仍然挺難見到。

2、寶寶心理狀態是否良好,對體重增長也挺重要。

在動物實驗中,我們經常用「母嬰分離」等實驗模型,製造一個焦躁、憂慮、沮喪、過於被動或存在攻擊性的小動物,供我們研究。科學家還發現,這些缺乏媽媽陪伴和安撫,不怎麼開心的小動物,也往往不及依偎在媽媽身邊的小動物生長得理想。

另有許多實驗證實,人類的嬰兒也是如此!如果媽媽對他的回應不及時或不準確;孩子經常一個人躺著,很少得到媽媽的陪伴、撫摸、擁抱、安慰,造成「皮膚饑渴」;長時間哭鬧不休;家庭成員意見不一致,總在爭吵;強迫孩子吃奶造成他恐懼或厭煩的情緒;非給孩子「按時餵養」、「睡眠訓練」,造成他進食、睡眠節律紊亂……孩子容易吃不好,睡不香,特別粘人愛哭,或相反變得淡漠、遲鈍,都有可能讓他生長情況不理想。

所以,放下那些試圖「訓練」、「鍛煉」嬰兒的可怕的理念吧,如「哭聲免疫法」、「睡眠訓練」、「程序育兒」、「按時餵養」、「哭對肺好」、「抱慣了」、「不能含乳頭習慣了」、「戒奶癮」……一切根據寶寶的步調來。為了踐行這些「反自然」、「反人類」的理念,寶寶在門裡哭,媽媽在門外哭,這真是傻透了。

什麼?怕寵壞孩子?剛出生的小嬰兒是最為單純的,靠著本能的直覺毫無雜念的愛著、需要著媽媽,一生中最為無私無邪的愛戀,只有這時候才有啊!怎麼會去故意「要挾」、「控制」媽媽,試圖得到愛和陪伴呢?另一方面,孩子能在媽媽懷中蜷縮起來,二人深情對視的時光,一生中也只有這時候才有啊!錯過了,便永遠不會再回來。

所以,放下那些顧慮吧,請你遵循自己的內心,恣情恣意地愛孩子、擁抱撫摸孩子吧,小嬰兒是慣不壞、愛不完的,只有呼喚不斷得到回應、「皮膚饑渴」不斷得到滿足、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才會更加自信,更容易無所顧忌地探索,最終走向獨立,而不是總在與人的親密關係建立中憂慮地逡巡,踟躕不前。

「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需心藥醫」,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養育方式有偏差都不晚。用心地去愛孩子,回應孩子,你會發現,他臉上的微笑和身上的肉肉都多了起來!研究證實,經常得到愛撫、擁抱等愛的回應的孩子,的確長得更好些!其實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我們大人何嘗不是如此呢?不開心的時候茶飯不思,「為伊消得人憔悴」,開心的時候「心寬體胖」,孩子不也一樣嗎?

3、給孩子添加了別的東西吃,比如水、益生菌、葡萄糖、中藥(包括補品)、抗生素、營養劑、米湯、劣質奶粉、過分稀釋的奶粉、奶粉過敏等,可能造成孩子營養不良。

1

孩子腸胃被這些沒營養的東西佔據了。

有媽媽問我。「梧桐媽媽,我給寶寶吃了一段時間益生菌,我感覺他好像最近胃口不大好,體重長得不太理想。我老大那時候比他長得快好多(老二吃母乳,老大吃奶粉)。」

要知道,母乳中的營養經常不多不少,剛剛好。添加其他任何東西,傻乎乎的寶寶因為吸吮需求幾乎都能吃下去不少,無端佔據了大部分腸胃,當然容易營養不良了。

2

孩子的腸胃粘膜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善,通透性很高,容易過敏。寶寶胃腸嬌嫩,受到任何刺激都容易功能紊亂、菌群失調。而嬌弱的胃腸道一旦受傷,有時恢復期特別長,可長達一兩個月,這期間,寶寶生長情況和精神狀態有可能不大理想。

給出生不久的孩子喂中藥,特別容易傷害胃腸道導致腹瀉。經常有媽媽問我,「寶寶吃我的奶,總是拉肚子,這個月沒怎麼長,我該不該添奶粉?」 一問,經常是給孩子餵了這葯、那葯,即使停葯挺久了,孩子仍然總是肚子不舒服,大便不好(除外母乳性腹瀉等生理因素),成天怏怏的,像是提不起勁兒,體重增加不怎麼理想。

也有些媽媽懷疑到藥物了。「梧桐媽媽,我孩子黃疸比較高,吃了一段時間茵梔黃口服液,後來拉肚子就沒再吃了。可是這都一個月了,怎麼感覺他吃奶還是少,不如他姐姐會吃,體重也沒見長?我要不要給他添點兒奶粉?」

這其實就是胃腸受傷的表現,腸粘膜上皮分泌的乳糖酶和蛋白酶等功能還可能受到影響,容易出現繼發性乳糖不耐受、乳蛋白不耐受等,本來餵奶喂得好好的,這會兒連奶水都不耐受了。當然,母乳寶寶癥狀要輕微許多,好起來也更快;奶粉寶寶癥狀要更明顯一些,尤其在這段時間內無端添奶粉,經常會給脆弱的胃腸「雪上加霜」。

較長時間應用抗生素等西藥,也容易造成胃腸菌群紊亂、過敏等,導致慢性腹瀉,孩子容易缺乏營養致生長受限。

胃腸過敏、受傷,還有個非常糟糕的表現,就是慢性不顯性失血。寶寶不光營養吸收不了,還不停地從胃腸道丟失血液,量很少,往往沒能引起家長重視。這可能是敏感充血的腸粘膜受傷引起,也可能是胃腸菌群紊亂影響到維生素K的製造的緣故。如果孩子特別吵鬧,愛哭,食欲不振,有濕疹、肛周潰瘍等典型表現,體重增加不理想,一定要考慮到有無胃腸過敏的情形,最好能給孩子查個血色素和大便常規,看有沒有貧血和大便潛血(如果紅細胞較多,更說明問題。正常孩子有時也能見到很少量的紅細胞,或潛血弱陽性,這是胃腸粘膜快速發育、新舊更替造成的)。

總之,孩子臟器嬌弱,容易過敏,「是葯三分毒」,少給孩子吃。孩子在6個月以內帶著母親的抗體,母乳還能源源不斷地將抗體供給給他,很少生病,即使生病癥狀往往較為輕微,堅持餵奶好起來也很迅速。大便里很少量的紅白細胞經常不能說明問題(胃腸通透性較高,出生頭幾個月的寶寶挺常見,需要綜合判斷孩子的一般狀態和生長情況),用藥之前一定要權衡利弊,慎之又慎。必須要用,也要盡量簡單,只用最關鍵的藥物便可,持續時間也不要太長。

3

孩子腸胃不適,食欲不振。除了剛才提到的濫喂中藥、抗生素等,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引起孩子腸胃不適、過敏,食量減少或拒食。比如我們給孩子喂的葡萄糖酸鈣口服液,尤其是剛吃的那幾天,幾乎沒幾個孩子肚子能舒服的,不停地鬧騰,家長還找不到北。大多數醫生和百姓認為益生菌很安全,不過裡面添加了奶粉和糖精,也有些孩子胃腸不適應。還有些孩子吃維生素D都不舒服,畢竟這是滿滿的一顆油啊!作為一個大人,吞一口油進去,估計整個人也不好了。

要知道,孩子不是一吃下去馬上就產生癥狀,而是過幾個小時或大半天才開始出現的。折騰一陣後,有些孩子累了,也有些會出現退縮反應,陷入較長時間睡眠而減少吃奶的頻率。這些東西也非常影響他們的胃口,不想吃東西,甚至不斷地拒絕乳房。

不過,不是所有的孩子,被喂點兒鈣片或益生菌等都會出現腸胃不適,食欲不振,生長受限。每個孩子表現因人而異,也有很多孩子神經大條,吃了沒什麼事,一直白白胖胖的。不過這些東西吃下去即使沒壞處,也沒多大好處,不光佔據了腸胃,又沒什麼營養,還經常因為糖、奶、添加劑等物質,讓孩子挑食、煩躁,或因得用奶瓶造成乳頭混淆而鬧個沒完。

所以,給幼小的孩子喂葯,特別是7~8個月以下的孩子(胃腸粘膜免疫還不是十分完善,通透性較高。想想,這時候添加輔食都得很慎重,何況是喂葯呢),需要十分謹慎,權衡利弊,一定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才謹慎使用。如果必須用藥,也要盡量簡單,並且密切觀察孩子的表現。

還有一種葯,西甲硅油,最近挺流行,常用來治療腸絞痛,一般認為沒什麼副作用。有些媽媽覺得有用,天天給孩子吃。不過它只是一種減少氣泡表面張力的乳化劑,時間長了也會糊在腸子表面,減少營養物質吸收,造成營養不良,生長受限。如今有些文章認為最好不要使用超過2個月,梧桐媽媽仍然持保留意見,這個葯能不用也盡量不用,畢竟母乳寶寶吞氣量是很少的,腸絞痛多半是過敏引起,仔細找找原因也多半能解決的(最常見的莫過於奶粉、入寶寶嘴的食物和藥物、媽媽吃的食物、環境因素影響等),別都光想著用藥去擺平所有問題,畢竟用藥有風險,在嬰幼兒身上的研究又很有限。

不光直接喂孩子吃藥,可能會對他的胃口、腸胃產生影響,母乳媽媽吃一些東西,也可能引起孩子肚子不舒服,偶爾也能見到食量減少或拒食的情形,不過相比而言很少見,程度也很輕微,引起生長受限的可能性很小。具體哪些食物可查看「催奶、退奶食物藥物」章節。

4

喂水太多。我們太把水當回事了,覺得它包治百病,「排毒養顏」,少了萬萬不可,多了絕對沒壞處。即使不需要,養成喝水的「習慣」也好。很多人在孩子剛出生時就不停地喂水,直到喂吐了才罷休。稍大一點也要每日不遺餘力地喂白水、糖水、蘋果水、菜水、果汁等,試圖增加維生素、促進消化、防治便秘、「敗火氣」……甚至還能預防呼吸道感染。

我也聽到過這樣的言論。「梧桐媽媽,你不是說母乳中啥營養都有嗎,孩子要吃到6個月才添輔食嗎,我不大同意你的看法。我當時也是照書養孩子,非要純母乳餵養,頭幾個月都沒怎麼長,比別家孩子都瘦,生病一點兒沒少,現在還查出來嚴重貧血,後悔得要命!添了奶粉才好點兒。『盡信書不如無書』呢!」仔細追問,媽媽為了「健康生活」,天天給孩子灌水。

前面提到過,給剛出生的孩子喂水,一邊兒巴望著母乳快點兒下來,是很傻的做法。詳見上述「喂哺母乳小知識」章節。孩子稍大一些,經常喂水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生長受限。別以為水不佔肚子,母乳與血漿滲透壓非常接近(現在許多奶粉工藝改進,加上與水的配比合適,滲透壓也趨於接近體液了),喂水會導致胃腸、臟器輕微腫脹,根本沒什麼食慾啊!如果喂果汁之類,纖維素促進腸蠕動,影響奶水中營養物質吸收,可能造成過敏,這些都影響孩子的生長。

WHO、AAP、UNICEF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沒特殊情況一點兒水也不用喝,還是挺有道理的。具體詳見《夏娃的困惑——育兒謠言(濫餵食水篇)》一書。

5

奶粉不能隨便添,有些孩子會生長受限。納尼?梧桐媽媽你不是說過,奶粉營養過剩,容易過度餵養,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孩子會胖些嗎?一般來說是這樣,不過這也得分情況,如果吃的奶粉較為劣質,或沖泡不合理太過稀釋,奶粉過敏等情況,會導致孩子生長受限。

曾也有個爸爸問我。「梧桐媽媽救救我們,我的孩子怎麼成天哭,總不長肉啊!帶得好辛苦!我老婆和老娘,都掉好幾層皮了。2個月以前混合餵養,現在光餵奶粉了。這會兒5個多月,10斤都不到,這幾個月感覺都沒怎麼長。」他發來幾張照片,孩子怏怏的,全身上下長滿了細小的濕疹。仔細追問,2個月以前餵了些母乳,不過一家人覺得孩子瘦小,認為是媽媽奶不好造成的,於是乾脆放棄母乳,純奶粉餵養,結果孩子越來越吵,也越來越瘦,濕疹也越來越多。真相大白,罪魁禍首竟然是孩子天天吃的口糧,奶粉!

要知道,不是每個孩子胃腸過敏都會拉肚子。有些孩子就單純表現為腸絞痛、拒食、奶量少、生長受限等,有些甚至只出現單一癥狀,家長很難判斷。不過這些孩子還是會有些徵象,比如特別愛哭,很難帶,或者精神狀態總不大理想,總體看來,各項發育也像是比同齡人慢些。對這些高度懷疑過敏傾向的孩子,也需要查個血常規和大便常規,看有沒有貧血和胃腸不顯性失血,原因同上。

畢竟是異種的奶啊!各種奶粉導致胃腸過敏的情形,超過10~40%。剛才提到,小寶寶胃腸通透性較高,不光用藥需要格外謹慎,天天吃的口糧,更要慎之又慎,不要因為一點點風吹草動,自己沒搞明白,就隨便給孩子添奶粉。要知道,奶粉在國外是當做藥品在藥店售賣的,也是受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管的,媽媽們購買使用前,有非常詳細的知情同意過程。我們國家沒有這個條件,反而鋪天蓋地的奶粉廣告只突出奶粉神奇的功能,而將它易於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向大眾巧妙地掩蓋了。

也有些照料者認為,奶粉沖稀一點,有助於幫忙孩子喝點水,減少「上火」癥狀(絕大多數也是過敏的表現),所以一旦孩子濕疹、爛屁股,就給孩子喝過稀的奶粉,尤其是夏天。這樣也容易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至於頭幾年「大頭娃娃」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孩子吃假冒偽劣奶粉,蛋白質、熱量嚴重不足,身子沒怎麼長,卻長出個特別大的腦袋。可以上網搜搜圖片,真是觸目驚心,讓人心痛。還是盡量母乳餵養,放過全世界的奶牛們吧,這樣不必將孩子時常暴露在危險中,媽媽們也不用操心地滿世界尋覓安全放心的奶粉。

6

過早添加輔食。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等機構基於大量研究證實,孩子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比較合適。正常足月孩子沒添加任何其他水和食物,純母乳到6~9個月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形。一開始少吃點輔食,嘗嘗味道,看看過不過敏過渡一下便可,1歲左右都要以奶為主,每日奶量要佔據總食量1/2~2/3左右。

如果給孩子過早添加輔食,或添加的輔食顆粒太粗糙、含較多纖維素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生長受限。上面提到過,7~8個月內,胃腸粘膜免疫尚未發育完善,通透性較高,容易過敏;粗纖維又營養單一的食物顆粒,怎麼吃怎麼拉出去,根本吸收不了,還刺激腸蠕動,連帶把其他食物也拉出去了,來不及吸收營養,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生長受限。梧桐媽媽見過一個孩子,6~7個開始,家人覺得水果有營養,一天給他喂3~4個,結果孩子特別瘦小,9~10個月的時候還生了場大病,檢查發現嚴重的貧血。的確有研究證實,大量飲用果汁的孩子,監測到2歲,生長情況、大運動和智力發育均顯著落後於對照組同齡孩子。

奶粉有大量過剩的營養垃圾,容易過度餵養,如果不存在過敏情形,餵了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生長受限的情形往往不如母乳寶寶那麼明顯。所以,我們觀察到如果一家有兩個寶寶,老大吃奶粉,老二吃母乳,兩個都被瞎餵了水、食物和葯,老二生長受限的情況通常要明顯一些(但由此推斷出奶粉比母乳有營養,那太牽強了,別瞎喂就是了)。

因此,千萬注意,一定不要往孩子嘴裡亂喂東西,「下手」之前一定要多了解些知識。

此外,孩子體重不增,還有個重要原因——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明兒且聽梧桐媽媽細細道來。

(本 文節選自《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馮欣源(微信公眾號:梧桐媽媽大小寶,wtmmdxb),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 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讀書期間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第一本《夏娃的困惑 ——全程實用母乳指導,史上最強哺乳謠言粉碎機》已 出世,孕媽媽、哺乳媽媽、新媽媽必備!書有幸得到各位大咖推薦——武漢同濟醫院婦產科馮玲教授,兒科劉 愛國教授,麻醉科梅偉教授傾力推薦!復旦大學社會心理系孫時進教授,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羅教講教授傾力推薦!並作序!詳情請加公號,點擊後台右下方有書籍介 紹以及獲得方式。)


推薦閱讀:

(桐媽原創)寶寶吃了牛奶,不肯吃母乳,該怎麼辦?
不同月齡的嬰兒到底需要吃多少奶?
嬰兒肚子常常脹氣怎麼辦?
寶寶喜歡吃手,需要糾正嗎

TAG:嬰兒餵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