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總是太在乎別人的我們
在此,我僅拿出在課程與日常討論中我們這些看似自卑的一群人的共性作為分享,畢竟千人千面,即使是twins也是有不同的基因組表達,短短百千字不足以面面俱到。"過度焦慮"、"敏感"、"自我"、"依賴"以及"錯位生活"幾乎是我們這些自認為自卑的人的特徵,或全有或部分地在自己的人格部分囊括這些特性。當我們再返回靜靜地看著這些特徵時,不是陌生而是如同小女生看星座運勢一樣,自我投射被完全激活,覺得再熟悉不過,那不就是"我"嗎?實不知,那是千千萬萬個同類的"我"。
這種自我認同可以視為一種"標籤",但僅僅是一個模糊的標籤,而自卑者往往無法準確地找尋到明確清晰的標籤,一面沉迷於這些含糊不清的形容性標籤,反覆在心裡不自覺地喊著"這就是我";一面又慣性地甚至極度地抗拒這樣的自我定義,棄之不用、偽裝出自以為是的"好"的標籤形象,比如大度寬容、善解人意、開朗隨性、行動派等等。企圖一個準確又自己認同的標籤,可因為內心始終在一種焦灼對抗的狀態,所以屢試就爽。
課程中的每一位老師均直接或間接給出了這樣一個應對策略:面對並承認"敏感、沮喪、抱怨、自我、依賴"是我的一部分,注意僅僅是"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就是"。換句話講,就是放棄自己之前的思想中對抗的部分,但實際而言,說易行難,可這建議從自身實踐的結果而言,筆者負責人的承認:它是有效的,可前提是自己挺過了最初那些時日的"反彈"、"懷疑"、想放棄的糾結。
回到"過度焦慮"、"敏感"、"自我"、"依賴"以及"錯位生活"這些特徵,從我個人的角度去觀察,這些特徵實際可概之以兩種生活的習慣方式:前一部分代表著自卑的人大都"過分在乎別人(即外界)怎麼想",痛快的講,實為一種習慣性"臆斷"——把自己認為"是"的部分強化認知為"是"的部分,比如自己認為別人會覺得自己不美,不優秀,所以不經考察便認為別人一定如此想,即使內心反覆提醒自己"想多了",結果事實是自己死命的抓著自己的"臆測",自以為是。甚至有時會嚴重到面對別人的誇獎也會懷疑只是虛情假意,於是不用真正的批評,所謂自尊已經讓自己萬箭穿心(just kidding)。後一部分的"錯位生活",是自卑而恐懼的人們要麼活在過去,要麼活在未來,而且對過去不是憶美好,甚至我們認為沒有美好可回憶(自戀與自憐有時真的只是一個字的差別),對未來不是美好的白日夢,而是恐懼、戰戰兢兢地被時間推著往前走(即回憶傷害,憂懼未來)。
對此,我用分享給大家這樣的方式:當自卑的我的生活以及交往"慣性"產生時,不去判斷對錯,即使先入為主的判斷了,也別再對自己已做的行為繼續做對錯判斷,而是"盯著"自己的反應和感受,然後把注意力挪移至自己的呼吸(當然,刻意是其他,比如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但根據我的體驗,甚覺"呼吸"更容易些,而且避免了"逃避"的誤解)。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一直不眨眼地盯著一出景物看,不作弊的情況下,不出10秒,你的意識里便不再是這處景物的清晰輪廓,當我們集中精神放在原本存在的呼吸時,所有主觀意識就會自然而然消解,除非你刻意地要抓住什麼,那打破平衡是必然之事。
註:
1、自卑、自信與自負之間的邊界其實並非定義那樣清晰,並且沒有一個嚴格的紅線供人判斷此為自卑,彼為自信或者自負。文中對"自卑"的實用也不及學術寫作中那樣苛刻和嚴謹,如有問題,歡迎批評留言;
2、關於是否要"貼標籤",我個人的觀點是不貼最好,可實際的經驗告訴我:迴避、刻意提醒自己勿妄貼標籤,本就是在提醒自己貼標籤。並且,從人的社會屬性而言,自貼標籤或者被貼標籤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關鍵不在於是否要貼標籤,而是任何一個標籤要中肯和誠實。
3、最後一段落的內容,暫且稱之為"對策",絕非某種思想的謄抄挪移,而是自己正在做並覺有效的方式,畢竟我需要對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負責。並且,不必擔心這種做法會擔心甚至"浪費"掉自己很多時間,實際而負責的講,不會的,其次相比自己焦慮、擔心、徘徊、對抗所渾然不知浪費掉的時間,或許它可能只是其1/10,甚至1/10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