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氣?紅屁屁?捂壞雞雞?O型腿?都是尿不濕惹的禍?
你很可能深明大義地說,不把屎把尿和使用開襠褲,只能用尿不濕或布尿布。而這些玩意不透氣,墊著肯定不舒服,捂出紅屁屁,繼發感染更不好辦,小雞雞生病更是會影響他一輩子。我認識誰誰,他家孩子特別容易爛屁股,從來不敢給他戴尿不濕,一拉屎拉尿就洗屁股,免得尿便腐蝕屁股上的肉肉。夏天太熱,被尿不濕捂著溫度太高還有可能捂壞小雞雞,有說法是太熱了會讓精子失活的,將來對生育能力都有影響。我們總不能為了自己方便,而做對孩子有害的事情吧?我們國家的小孩,幾千年來都是把屎把尿長大,早早學會自己拉屎撒尿,你說的括約肌沒發育好,西方人一直戴尿布沒問題,是不是還得考慮人種差異的因素?你看的這些說法,都是外國人說的!我就覺得我們國家的人愛吃菜,所以頭腦聰明好學,不過身體差一點,性能力也差一些;外國人好吃肉,可能腦子沒那麼快,性能力強。我們這幾千年在排泄問題上完全走的兩條路線,國人身體和發育曲線更適應自己的文化傳統也在情理之中。傳統文化實踐了幾千年,不能因為喝了點洋墨水就都全盤抹殺了。
看著怪嚇人吧?夠內疚吧?多少媽媽被這些流言蜚語嚇得打了退堂鼓。筆者就這些問題,仔細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並在自己兩個寶寶親身實踐總結,準備一個個仔細跟你探討:
(1)尿不濕通常不是紅屁股的罪魁禍首,反而會減少紅屁股的幾率。我們一看到屁股紅了,很容易想當然認為是貼「屁」穿的尿布濕惹的禍。然而,數十年前,西方人真的為此做了項簡單的實驗,讓吃母乳的嬰兒屁股接觸自己的大便超過7小時,仍然沒有紅屁股的情形出現;穿尿不濕的孩子,跟光屁股的孩子比較,反而紅屁股出現的情形還要少一些。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屁股紅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紅屁股(學名稱「尿布疹」),乃至肛周潰瘍,最常見的情形仍然是對所吃的食物過敏,或不耐受。典型的食物過敏疹子形態是肛周對C型紅疹或圍著肛門一周的O型紅疹,突起皮面的紅色顆粒疹、大面積的皮膚髮紅也不少見。嬰兒胃腸發育尚未完善,粘膜免疫缺乏而通透性高,營養物質和易致敏的糟粕物質,通通輕易地進入體內,引起機體排斥異物的免疫反應——過敏。嬰兒過敏的反應多種多樣,而且非常不典型,最常見的情形就是胃腸不適、頑固濕疹和肛周潰瘍等。如果紅屁股同時伴發前兩樣,基本就能確定是過敏引起的了。過敏反應有重有輕,輕的寶寶可能只是紅屁股、長疹子,重的寶寶有可能腹部不適很嚴重,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吐奶等,甚至生長發育受限。
(過敏導致的典型對C型潰瘍,筆者見過,但在網上沒找到圖。前方高能預警——圖上這個幾乎100%是過敏引起)
寶寶吃了啥容易過敏呢?最常見的是機體不常見的異種蛋白、堅果、熱帶水果、燕麥、柑橘類,酒精類和油膩的食物會加重對胃腸的刺激,也會影響免疫,很可能對過敏和紅屁股作出「貢獻」。母乳媽媽吃酒精含量1%以下的食物,酒精也會進入奶水中影響寶寶。
對於只吃奶粉的小寶寶,奶粉是最常見的過敏原,而我國當下人工餵養率極高,很少有人會懷疑寶寶天天吃的賴以生存的口糧。因此,現在的寶寶特別容易紅屁股、長濕疹,也就不足為怪了。
吃母乳的寶寶會紅屁股嗎?也會。媽媽吃了這些易致敏的、或讓寶寶不舒服的食物,也會通過乳汁影響寶寶,只是程度會輕微一些。看看我們的母乳媽媽經常吃些啥:為了發奶,吃鮮奶,認為「吃奶補奶」!此外還要吃大魚大肉,很多還是沒經常吃的高蛋白食物,比如鴿子、鵪鶉、海鮮、食肉淡水魚、海魚、鮮蝦等等,吃米酒,吃各種聽過沒聽過的發奶中藥、偏方、補品。這不,高蛋白,沒吃過的身體不認識的新鮮玩意,酒精,油膩,通通佔全了。其中最常見、最方便而最容易讓寶寶感到不適的食物就是鮮奶及鮮奶製品。
筆者也曾為了「吃奶補奶」,一天兩盒特侖蘇不間斷,當時寶寶濕疹長時間不消退,經常哭鬧,睡眠很少,屁股爛得非常厲害,輕輕擦就掉皮、流水,而且是過敏非常典型的「對C形」——圍著屁眼一個紅圈。當時也驚恐地摘了尿不濕,天天折騰屁股,裹著各種各樣的吸水尿墊、隔尿墊。剛好看書看到這一段,當即停了特侖蘇,不出兩日,屁股就痊癒了。此後自己和寶寶的飲食很注意,也很注意觀察寶寶。發現全母乳時寶寶解了大便沒發現,很久沒換尿不濕,屁股也沒有紅。後來尿不濕僅僅在寶寶大便後更換,約4~6小時一片,一天4~6片,夜間睡覺時整晚不換,以免耽誤寶寶睡眠,即使超過9~10小時紅屁股的情形很少出現。添加輔食以後如未及時更換,紅屁股的幾率增加了。除卻過敏因素,食物中的粗纖維和各種新成分,也會對幼嫩的皮膚造成刺激。
另一方面,皮膚太潮濕,容易紅屁股。這是因為濕氣會奪去皮膚中天然油脂的成分,而且潮濕腫脹的皮膚會變得脆弱,更容易因摩擦而受傷,特別是皮膚皺褶、肛周這些容易摩擦受損的地方。浸泡腫脹的皮膚也不再是良好的天然屏障,容易受到細菌、真菌的攻擊,有時候還會形成更為嚴重和頑固的尿布疹。有一種尿布疹屬於念珠菌感染,除外表皮定殖菌因素,寶寶鵝口瘡很可能是其罪魁禍首——寶寶經過產道的時候感染了媽媽身體的念珠菌,形成鵝口瘡,真菌吞入再拉出,形成這種非常頑固的尿布疹。這種疹子有自己的一些特點:突起皮面,帶點粉紅色的塊狀紅疹,界限分明,常見於生殖器上,周圍也會散布一些看起來像膿皰一樣的小點。如果尿布疹有這樣的特點,頑固難治,又可能伴隨鵝口瘡,通常需要特殊藥物治療,得諮詢醫生。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尿布濕相比普通布尿布和穿開襠褲隨時尿便,反而更不容易紅屁股——尿不濕吸水性能很強,屁股一般能長時間保持乾燥。穿開襠褲尿便看上去乾燥,事實上照料者很少對殘餘的尿便進行及時有效的清理,尤其是對女孩。
筆者對兩個寶寶的親身實踐證實,大眾普遍認為的尿不濕跟紅屁股之間的因果關係,純粹是場誤會。
當然,也要注意一些寶寶會對一些品牌的尿不濕過敏,或者對尿不濕圍在腰部的那一圈塑料過敏。這種尿布疹跟肛周潰瘍不太一樣,尿不濕接觸包裹的地方疹子均勻分布,肛周卻疹子不多。這種情況可能需要更換尿不濕品牌,或更換棉製布尿布。
(2)尿不濕不會捂壞「小雞雞」,「殺精」、影響生育一說更是荒誕。陰囊的確是溫度調節器,環境溫度高時放鬆向下,並分泌汗液降溫;環境溫度高時向上提,減少跟腹腔的距離而升高溫度,從而維持陰囊內部溫度約35℃左右,保障精子活性。而精液是在男性青春期,性激素分泌旺盛之後才出現的。因此溫度太高而「殺精」的情形,是不可能出現的。
另一方面,尿不濕不會影響陰莖發育。陰莖有兩個快速發育期,妊娠期和青春期。出生至青春期前(約7歲左右)陰莖生長非常緩慢,這是因為下丘腦、垂體發育慢,睾酮水平低的緣故。青春期開始後,垂體和睾丸激素分泌旺盛,陰莖迅速增長,約5年左右就能增長增粗至成人水平。
因此,陰莖發育全靠體內的睾酮水平,跟環境溫度、是不是被尿不濕包裹限制關係不大,況且包著尿不濕的年紀,陰莖生長非常緩慢,捂壞「小雞雞」,影響發育進而影響生育一說,也是想當然的無稽之談了。
絕大多數寶寶天生包皮過長,保護小雞雞不受感染。沒事不要翻開包皮清洗龜頭,反而有可能破壞寶寶包皮和龜頭的天然屏障,甚至有可能造成組織撕裂,讓寶寶感覺疼痛,細菌更易入侵。每天大約更換4~6次尿不濕即可,白天間隔4~6小時左右更換,小便後不一定更換,大便後一定要更換,尤其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兩三個月之後寶寶基本睡整晚,多數情況下整夜都不需要更換(用大一兩號的尿不濕即可)。每次更換需要用清水清洗小雞雞。這個頻率絕大多數的寶寶不會出現龜頭炎。筆者親身實踐證實是可行的,寶寶的小雞雞沒有出現發炎紅腫的情形。
(3)穿戴尿不濕不會過熱,也不會不透氣不舒服。筆者曾在月經來臨時,暫時沒買到衛生巾而匆忙地抓一片寶寶的尿不濕,背面黏上雙面膠臨時用上。尿布濕的設計是立體的,直接接觸皮膚的地方很少。相比衛生巾少了一層底下的防水塑料膜,因此更加柔軟透氣。果然是給寶寶用的,使用體驗非常理想。後來通過調查,發現新媽媽們中間很多人也這麼用過。當然這是個人感受,可能不足以推及大眾。然而相比他的好處,穿戴不適的弊端完全是可以忽略的。
(4)尿不濕極大地方便了媽媽們,應該是育兒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了!而為什麼讓媽媽自己輕鬆方便,會經常遭受譴責呢?自己方便了,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操心和家務,更多的時候陪寶寶玩耍和保障自己的休息,媽媽開心,寶寶也開心,少少的經濟投入,大大的體能和精神健康保障回報,不好嗎?媽媽沒有必要成為苦行者,為了寶寶奉獻自己的正常生活。媽媽、寶寶是一起相互學習、健康成長的同路人,而不是簡單的施與者與收穫者的關係。況且,上述討論完全證實,把屎把尿是非常低效、高投入、有悖於寶寶身心發育規律的行為。這些謠言,純粹是照料者主觀的臆想!因此,尿不濕是寶寶身心健康的衛道士,不僅不應視為洪水猛獸,反而應該提倡。
(5)東西方人種,在便溺問題上並沒有太大差異。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之間的差異,一定不會比人類跟大猩猩的差異多。原始人進化了500多萬年,人類文明大約5000年,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同人種不可能進化得如我們想像的差別那麼明顯。目前沒有任何實驗證據證實,我國的孩子控制排泄的肌肉比別的國家孩子發育得早,我國的孩子學習能力更強而更早成功完成如廁訓練,反而我國孩子長期尿床、習慣性便秘、肛周疾病比如痔瘡等,發病率比西方國家高出許多。至於我國人吃菜、西方人吃肉會導致發育進程、性能力差異的觀點,也是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站不住腳的。況且我國逐漸富裕起來,國人的飲食結構完全像西方靠齊,營養過剩的情形更多了。
(6)還有一種說法是尿不濕讓寶寶腿並不攏,將來會形成O型腿。這也是沒有依據的。寶寶在媽媽子宮裡,就是雙髖張開,雙膝彎曲的姿勢,剛出生的寶寶延續了這種姿勢,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這種姿勢不僅不會形成O型腿,反而非常有助於髖關節發育。寶寶長大會爬會走以後仍戴著尿不濕,會不會讓腿並不攏,影響腿形和行走呢?尿不濕非常柔軟,布尿布和尿不濕在西方普及多年,暫時沒有任何實驗和事實證據表明寶寶會因此出現腿形異常、行走障礙的情況。O形腿、羅圈腿或其他腿形異常或行走障礙,多數還是嚴重缺鈣等問題或先天因素造成的。
尿不濕最大的問題是不環保,因為裡面的吸水層暫時沒有短期內有效降解的方式。希望將來會在此基礎上,有更加環保的發明出現。當然用布尿布也是很好的選擇,然而每兩個小時的辛勤更換很必要!寶寶睡覺時操作很有些困難。在國外,用過的布尿布有回收機構集中處理清洗,再發放,能在最大程度方便媽媽們。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條件。
看到這兒,你應該能夠理解,把屎把尿完完全全屬於歷史遺留的文化糟粕,不應提倡。
推薦閱讀:
※(桐媽原創) 寶寶究竟需要吃多少奶?為什麼喂完母乳,寶寶還能吃掉這麼多的牛奶?
※玩具安全,你真的懂嗎?
※專家推薦:鈣、鐵、DHA、VD,四大營養素補充一覽表
※不想讓孩子成為無聊的人?那就給TA一些儀式感吧
※孩子喜歡罵人、說髒話,是學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