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傷的覓食時間

今日的中文食評寫作大概只有兩個路子,第一個是分享體驗,第二則是徹底地塞料營銷。前者欠誠實(我可以誠實地說我欠誠實地寫了很多類似的東西),後者完全是bs。很少有探店文章能夠把一家餐廳的特徵寫出來的(近年來能做到這點的只有吉井忍,知乎上也有號的走走吃吃博主勉強算,但他老個人投射太多了);用詞翻來覆去高端大氣牛逼,同時暴露出自己什麼好東西都沒有吃過的事實。寫西餐的食評更簡單一些,反正大家都不會英語,翻譯一下就好了。

來香港前我的「宏願」是依照米其林指南,每個月攢錢吃個好。居住幾個月之後,米其林對我的意義不太大了:有名的就那麼幾家,頻繁的訂座也足夠讓我這樣一個厭惡用粵語打電話的人心生恐懼。香港的好餐廳確實多,不少榜上無名,按圖索驥實在有些買櫝還珠。

每次坐東鐵線,總會遇到從深圳過來的國內遊客,互相大聲交流要去添好運的事情。有時候去深水埗石硤尾一帶,也會看到添好運門口嗷地排著一堆人。「最便宜的米其林一星」這個招牌確實吸引人;排隊?還真是敬謝不敏了。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在港島兩家燒鵝門口,出現在新加坡賣香港油雞面的攤位上。平心而論,這幾家米其林餐廳的水平當然不差,價格也居然算便宜。但我似乎能想到食客們拍照發布朋友圈的時候,一定會加上三個字「米其林」。要是你搜索香港旅遊指南,十有八九會把這幾家廉價米其林列為重要景點,跟那些太過於「遊客」的店塞在一起,演化為排隊的洪流。

問題是,任何一個城市美食的魅力顯然都不只在於小吃。但食評或是旅遊指南們——這兩者今日越來越分不開了——最願意的還是為小吃排名作傳列表。燒味,粉面,點心當然很好,但這些絕對算不上香港食物的高光;多樣化的世界食物以及可以追逐的各類美食趨勢才是(抱歉,對我來說不是粵菜,你也不能指望我一個人能夠興高采烈且孤零零地進酒樓,一個菜半飽兩個菜吃撐對吧)。

食評的最大意義在於了解某家餐廳的風格,其他參考價值不大——如果沒有食評網站,我大概不會發現soho居然有一家秘魯日料。如果有足夠的經驗(which I totally lack of)的話,選擇餐廳本身並不會成為問題。僅以我目前暫居的香港為例,Monocle, TimeOut, Lifestyle Asia三家完全商業導向的媒體已經夠用,若是臨時起意,Openrice的搜索功能其實要比大眾點評好用得多,搜索即可。

推薦閱讀:

想了想還是發上來
你認識你的腳嗎?是埃及腳、希臘腳還是羅馬腳?
自由主義的「隱書寫」
越來越恥於談階級

TAG:「未歸類」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