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掛杯越多,品質就越好?

有一個說法叫溫水煮青蛙。

講的是,將一隻青蛙放進滾燙的水裡,它會直接跳出來。而把它放進冷水裡,然後將水慢慢煮沸,青蛙意識不到危險,最終被滾水燙死。

這也成為典故,用來告誡人們,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人會做出巨大反應,會採取防範,而對逐步的變化,會形成習慣和適應,麻痹大意 ,導致嚴重後果。

這個說法流傳很廣,幾乎沒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

可是,真有幾個較真的人做了這個實驗,卻發現,原來並不是這麼回事。

他們試驗中發現,把青蛙放入水中,並逐漸加熱,青蛙還是會跳出來的 。

於是,「溫水煮青蛙」這個說法,被證實是錯誤的。但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深究起來是錯誤的說法、觀點,讓人們信以為真。

所以,我們要有科學的懷疑精神,對廣為傳播的言論,經過證實才能相信。

葡萄酒行業同樣如此。

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是,葡萄酒掛杯越多,這個酒的質量就越好。

很多酒商朋友也是這麼認為的,也是這麼跟消費者說的 ,而事實的真相卻是相反,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

什麼是掛杯 ?

掛杯,就是在你搖晃酒杯後,留在杯壁上的酒液,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流,留在酒杯內側的一道道痕迹 。

掛杯也叫酒淚(tears of wine),是不是很形象,像眼淚一樣。法語中,也叫酒腿(Wine legs)。

掛杯的產生

葡萄酒的掛杯,跟葡萄酒的兩種物質有關,酒精度和甜度。這兩者決定了,掛杯的多少。

更高的酒精度,讓酒液有更大的密度,吸附在杯壁上 。

更多的糖分,讓酒液粘附在酒杯上,讓酒液慢慢流下 。

這兩者又決定了酒的粘稠度,粘稠度越高,掛杯就越多 。這個跟酒的品質無關。

換句話說,酒精度越高,糖分越多,葡萄酒的品質就越好嗎?

可是,沒有這樣的說法。

看看這些文章吧!《選紅酒,酒精度數高的,質量一定好嗎?》、《葡萄酒,常說干紅,那什麼是干紅?》

掛杯來判斷酒類型,讓你在酒桌上更出彩

我們在酒桌上應酬聚會時,看到酒杯里的葡萄酒,掛杯比較多,這款酒又是干紅(干型紅葡萄酒)。

那麼,我們可以猜測,這款酒的酒精度數是比較高的,之後,進一步又可推論到,這款酒咽下去,會有一種灼熱感,一種熱度,因為酒中的高酒精度,會在喉嚨產生灼熱的感覺 。

所以,當你看到「酒杯里掛杯比較多」的現象時,你就直接了當的告訴你朋友,這款酒會很「燒」很「辣」。對方一嘗,喉嚨里果真一股灼熱,她/他就會覺得你好厲害好棒。

這樣是不是讓你倍兒有面子。

掛杯背後的科學原理

有人會說:「鄭力,你講的很有道理,但為什麼沒開封的葡萄酒,搖晃幾下後,從瓶頸一看,就沒有酒淚呢?」

其實,這與蒸發有關。

酒精的蒸發速度比水快。當你搖杯後,酒液留在杯壁上,與空氣的接觸面一大,酒精被迅速蒸發,酒液中的水濃度就變大,與酒杯玻璃的接觸面就變大,吸附力增強,變成圓珠,在重力作用下,流下來,變成了酒淚。

掛杯,是一個酒精和水孰強孰弱的關係。水不被蒸發的能力比酒精強,就有了酒淚。

封閉的酒瓶中,酒液與空氣有著隔絕,搖晃再厲害,也蒸發不了酒精。於是,沒開封的葡萄酒,搖晃後,就看不到掛杯現象。

生活中很多說法,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好比說,物質條件上去了,人也就生活地更幸福。可是,現代社會裡,物質更豐盛,人們卻有了更多的煩惱。

所以啊,幸福並不是單單靠物質條件,才會擁有的,還有精神世界,對人生的豁達,對生活的知足,對未來的樂觀。


推薦閱讀:

膜拜酒、車庫酒都是什麼意思?這種酒是怎麼產生的,品質真的特別超群嗎?
紅酒打開需要儘快喝完嗎?白痴,當然要!
釀酒葡萄與我們平常吃的葡萄究竟有何不同?
年份的秘密:「好酒真的是品出來的嗎?」
被叫做「小無賴」的 Arneis 葡萄,其實是位「葡萄騎士」

TAG:葡萄酒 | 享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