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後學什麼,決定你的顏值和面貌
鏈接:工作以後學什麼,決定你的顏值和面貌
來源:練瑜伽公眾號
年輕是一種狀態。當你持續保持對世界探索的熱情,並且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參透與習得,你就掌握了不老的鑰匙。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美喵的照片,朋友西西小姐說:「它是只小母貓吧?」我說,對啊,是因為它長得漂亮你就猜到它是只母貓嗎?西西說:並不是。
過了一會兒,她發給我一個鏈接,是知乎上的一篇長文《如何判斷貓的性別》。
據我所知,西西家裡並沒有養寵物,近期也沒有要養的打算。但她興緻勃勃地跑去學了如何判斷貓的性別。我忍不住調侃她:「你學這個技能是為了毛?」
她回答:「對世界保持好奇和探究的熱情,是人們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訣。」
對了,西西就是那個約我一起去上廚師班的姑娘。
今年夏天,她丟給我一個業餘中餐廚師班的招生鏈接,為我描繪了在家裡做出一桌滿漢全席的美好畫面,動員我:「一起去學吧!」
像她這麼時髦的一個人,壓根不會讓人把她和廚房聯繫在一起,但是她說:「你不覺得做菜的時候很平靜和治癒嗎?」
此前,我是一個對做菜毫無興趣的人,所以對於我花錢去上廚師班這件事,身邊的許多人都不理解。
比如我媽,她認為我在家看看她怎麼做就能學會了。實際上我看了30幾年也沒學會。
我告訴她,學校系統地教,並且可以與同學交流分享的效果還是不一樣的,再說有些事情,你花錢了就會好好學,不花錢就是不會好好學,人付出成本了,才會珍惜。
還有人認為,你這麼多年不會做飯也沒餓死,繼續這樣下去不好嗎?
不。我理想的人生是不斷有新的開始,而不是習慣就好。
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經過兩個多月廚師班的學習,當我能夠毫無壓力地做出話梅排骨、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和農小炒肉這些人們喜聞樂見的家常菜的時候,巨大的成就感讓做菜成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做菜,過去我認為非常瑣碎、枯燥,現在認真去做,尤其覺得自己有了做好它的技能與底氣之後,竟然真的可以從中感受到西西所說的那種平靜和治癒。
原來,一個人喜歡做一件事,是因為他做得好,對生活充滿興緻,也是因為從成就感中,不斷獲得認可與鼓勵,這或許就是我們需要認真地學習如何去生活,而不是隨隨便便混生活的原因。
現在,西西又找了個外教開始學英語,要學標準的倫敦腔。
「為什麼?你又有新男友了?」我很八卦地問。
她說:「不為啥呀。覺得能流利地說一口高冷、做作的英式英語很酷。」以前上學的時候,西西覺得英語學得挺枯燥,現在反而樂在其中。「老師的發音很棒,跟唱歌似的。體會不同發音的區別,找到規律,這個過程也很好玩。」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走出校門一段時間後,反倒願意去學習了。因為這種學習,與應試教育的那種學習完全不同。你會更容易找到學習的樂趣,以及明白自己為什麼而學。
西西的工作很忙,但她並沒有成為一個忙碌而無趣的人。相反,每一次見到她,她總有新鮮而有趣的見聞與我分享。她總讓我相信,一個人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保持探索世界的熱情,就可以顯得既有活力又青春滿格。
我的朋友韓小蓓,這兩年在學韓語。她們班上的同學,大部分年紀只有她的一半大,準備出國讀書或者工作,而她,僅僅因為單純的喜歡,每周風雨無阻去上課,回家還跟學生一樣做功課、背單詞。
她跟大部分學生最大的區別是,很多人是在有目的地被動學習,而她是在快樂地主動學習。
她說,走出校門以後,最大的幸福就是你不必總是基於目的去學什麼,而是可以基於興趣去學。
此前,她也花了兩年的時間以同樣的熱情死磕法語。我不太明白她為什麼在學一種新的語言的時候會快樂又滿足,因為學語言本身是挺枯燥的事。
韓小蓓說,大概是因為真實的生活強加給我們太多無法克服的難題,因此不為考試、工作而學習的知識,反倒變成了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輕鬆的事。
人是一個矛盾體,不能太閑,閑則生變、閑極無聊,也不能凡事都為目的而活,否則很容易被目標壓垮,因為無論多麼努力,人也不可能實現所有的目標。
成年人在沒有目標、不負責任的學習中,得到的是一種適中的、不必背負內疚感的自由。
我身邊還有朋友學古琴,平時工作狂人設的她,上課的時候連手機都不開,那種全然的沉浸,讓浮躁的心變得平靜又踏實。
還有一個朋友在學國畫。她跟我說,在學畫畫之前,她從不留意小區花園中的紫藤、下雨時屋檐下的雨滴,現在,她從平常的日子裡,處處都能看到美。
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考高分、評職稱?然後呢?「實用」的學習深入人心,很多人可能在離開學校之後就不再學習了,他們也因此喪失了對這個世界探究的熱情和永葆青春的能力。
離開學校後,學習是否就結束了?答案恰恰相反。真正的、愉悅身心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正如梁文道所說:「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