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勇敢者的探戈——簡評《巨人的隕落》

寫在正文之前:

感謝書友集和讀客的贊助,讓我獲得了《巨人的隕落》贈書一套。特別感謝書友集這個有愛的讀書社群,讓我獲得了很多幫助。

寫在《巨人的隕落》封面上有這樣的一句話:世界是屬於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屬於我的。剛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覺得有點中二,帶著對中二的天生反感,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的時候,我並不知道這本書要寫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但讀完第二本之後,我幾乎不吃不睡的連著把第三本讀完了。在艾瑟爾堅決不給菲茨讓步的篤定中,我才認識到,世界是屬於勇敢者這句話對於整個故事的含義。

這本書的內容簡單概括一下就是一部歷史小說,具體內容可以由讀者自行去閱讀。這本書的寫作手法,結合它的裝幀設計,很容易讓人想到另一套大熱的小說《冰與火之歌》。但是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的行文模式,比馬丁姥爺的那套史詩奇幻更近於冰與火之歌的概念。全書最能體現出和主題相對應衝突的,是三對冰與火組合。俄羅斯的兄弟,艾瑟爾和菲茨,茉黛和沃特爾,他們本應該是相互支持或者相戀的愛人,但是由於思想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發酵,產生出了不同的政治立場,最終讓他們一冰一火,走向了異化和分裂。這讓人想到唯一不笑的舞蹈探戈,只有勇敢的人才配得上這舞蹈,既要表現出提防被人發現的機警,有要享受這極致的舞蹈的美。

俄羅斯的兄弟本是在貧苦中互相依偎長大,列夫遠走美國後,跟隨當地的大家族開始進行合法或者不合法的貿易,但哥哥卻投身於布爾什維克主義運動。兩人最終無法應允分手時的諾言,並且由於列夫在美國成長的原因,他的勇氣僅僅能在打架、非法走私中體現,卻始終無法上升到某種系統的體系之中。當兄弟再會之時,他也只能用美國的大房子來吸引格雷戈里。但是歷經了沙皇統治、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格雷戈里的勇氣早已不再是當年母親被射殺時的衝動,經歷了十數年的積澱,發酵為深深對布爾什維克的信念,他的勇氣將深深植根於俄羅斯人民的信念上。

艾瑟爾和菲茨曾經一度相戀,卻因為意外的懷孕分離。可以認為,直到菲茨對於和平協議進行了居心叵測的破壞之前,艾瑟爾對菲茨都是有著說不明的依戀的。菲茨的地位可以給她帶來身為女人最需要的財富和地位。真正導致決裂的是,菲茨的保守主義使他的勇氣僅僅局限在破壞工人運動,偷襲俄羅斯等符合他的身份地位的事情上,而艾瑟爾的勇氣卻超越了她符號化的身份「女人」。她投身於工人權利運動和女權運動,其實更是對人類平權運動的支持和肯定。這讓她們的愛情再也無法彌合。我覺得艾瑟爾是本書中塑造最成功的一個角色,其他人的勇氣始終沒有超越其自身的身份。哪怕是格雷戈爾,也只是在為他的階級爭取利益。而艾瑟爾,經歷了身為女人、身為婦人對丈夫的妥協,甚至經歷了對菲茨的軟弱,但是她戰勝了自我,也戰勝了符號對於人類不平等不可思議的界定,最終她的勇氣超越了菲茨,超越了她的丈夫,深深為人們震撼。

茉黛和沃特爾本應該無緣相愛,因為他們的愛情某種意義上是對國家的背叛。但是倆人的異地戀,卻因為一戰的背景而被放大成了某種不因戰爭和國家轉移的符號。那就是人們對於理性和良知呼喚。茉黛後來慢慢成為女權和工人階級的支持者,而沃特爾也堅定的反對希特勒的民族主義思想。戰爭行為,其實從理性人的角度來看,是很難理解的,因為其帶來的收益,都不足以彌補任何一方的損失。為了填平這種虧損,就只能發動另一場戰爭,這是一個令人不解的循環(雖然冷戰中的威懾思想,從邏輯上看,比這更令人匪夷所思)。但是戰爭一旦發生,理性人的假設就不再存在,哪怕個體是理性的,也無法讓自己不被這車輪帶著向對面碾過去。戰爭中交戰國家雙方的愛情故事,則是對這個世界的一個逆轉,如果理性變的不再理性,那麼本是感性的愛情是否可以在戰爭中喚起人們的良知?這本書中雖然塑造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但是並沒有對這個問題進行深挖。沃特爾和茉黛的愛情,比起在戰火中靠勇氣來綻放,更像是在一個惡劣環境中勇敢的偷情。不過倒是有很多電影和故事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肯定,他們認為人性的非理性部分,消弭了理性帶來的貪婪,終可以讓人們超越個體的訴求,而走向合一。

特別提一個小說中沒有交代結局的悲劇。威爾遜總統一直致力於的國家同盟,最終因為威爾遜的早逝不幸失敗,也如同小說中寫的「我們的子孫可能會參加下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十年之後爆發。這個事情被茨威格寫在了《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威爾遜雖然在《巨人的隕落》中不是一個故事的敘述主體,作者可能認為他的秘書格斯更讓人值得玩味。但從茨威格同樣是為勇敢者立的傳記中可以看出,威爾遜也是配得上勇敢者的名號的,可惜世界沒有屬於他,和平也沒有屬於他的時代,但是他的努力為人們銘記,我想可以說,他為和平世界的締造做出了先知的犧牲。

小說中還有很多其他的人物可以讓人玩味,比如艾瑟爾的弟弟,她的丈夫等。這裡不表。這本書總體來說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歷史小說,也是第一次讀外國人寫的長篇的歷史小說。相比之下,我們對中國的歷史小說比如《亮劍》《歷史的天空》等更為熟悉。不過外國人寫這種小說的方式,也可以為我們所借鑒。

最後說個涉及職業方面的思考。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在想這書如果拍成電影難度如何?效果如何?給我的感覺是,業界對於這個問題一般都持否定態度,大家的回復都比較一致,認為這種題材更適合拍電視劇而不是電影,《冰與火之歌》如此,《三體》也如此。不過我個人覺得還是有成功例子的,墨西哥於1995年拍了一部改編自諾貝爾獎小說的電影《墮落情妓》。該故事的結構與《巨人的隕落》有相近之處,甚至也有兄弟(哥們)出逃美國,留下情人在國內的故事。也是多個家族彼此獨立又糾纏的故事。不過《墮落情妓》整體來說處理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在兩個小時的時長中,基本做到了講清故事,點名主旨,讓人看的下去。我覺得致力於多線劇情敘述的影視從業者可以借鑒一下。


推薦閱讀:

這本書教會你如何擺脫繁瑣無聊的日常
書評《沉睡的人魚之家》另類母愛:讓「死亡」的女兒堅持「活下去」
藝術的旅行——《旅行的藝術》
那一群即便餓死也不吃天堂草的山羊
《老師好美》書評

TAG:書籍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