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煙醯胺的概述及醫藥用途

煙醯胺又稱尼克醯胺、維生素B3或維生素PP,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屬於B族維生素,為輔酶Ⅰ(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輔酶Ⅱ(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組成成分,在人體內這兩種輔酶結構中的煙醯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加氫與脫氫特性,在生物氧化中起著遞氫作用,能促進組織呼吸、生物氧化過程和新陳代謝,對維持正常組織特別是皮膚、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義。缺乏時,由於細胞的呼吸和代謝受影響而引起糙皮病,故本品主要用於防治糙皮病、口炎、舌炎等。此外,本品尚有防治心臟傳導阻滯和提高竇房結功能及抗快速型實驗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能顯著改善維拉帕米引起的心率減慢和房室傳導阻滯。臨床用於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及少數洋地黃中毒等伴發的心律失常(多數為其他藥物無效時才應用),一般對各度房室傳導阻滯均有明顯療效,基本上經治療後,傳導阻滯均能消失,對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也有明顯療效,對束支傳導阻滯療效差。本品口服經胃腸道吸收,肌注吸收更快,吸收後分布到全身各組織,t1/2為45分鐘。經肝臟代謝,大部分代謝成N-甲基煙醯胺,治療量僅少量以原形自尿排出,用量超過需要時排泄增多。若每日尿中N-甲基煙醯胺低於4mg,提示煙醯胺缺乏。

煙醯胺與煙酸統稱為維生素PP,煙酸在動物體內是以煙醯胺的形式參與代謝過程的,兩者具有共同的維生素活性。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幾乎無臭,味苦。易溶於水或乙醇,溶於甘油。具有微弱的吸濕性。較穩定,可耐酸、鹼及高溫。自然界主要存在於穀類外皮、酵母菌、花生、肉類、動物器官內臟、奶類和綠葉蔬菜中,人體內可以由色氨酸合成,但效率極低。腸道內的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可合成煙酸,再轉化為煙醯胺。可防治糙皮病、暴露部位對稱性皮炎、口炎、舌炎、厭食、日光性皮炎、肝臟疾病、冠心病、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腹瀉、神經炎和痴呆症等

技術支持:西亞試劑小野化學


推薦閱讀:

工藝工程師職位解讀
[問答]連載39-如何快速了解VOCs?
Origin軟體入門教程

TAG:化工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