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龍卸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各類三國論壇上掀起了一股唱衰名將趙雲的風氣——
沒有所謂的重用,長期擔任劉備保鏢,終其一生不過一區區鎮軍將軍,而且傳記簡短,漫說地位不如同為「五虎」的關張馬黃,甚至連魏延亦有所不及。
沒有所謂的神勇,當陽一役雖然著記不清,但其時亂軍敗退,其人絕對不可能有「如入無人之境」之威風,斬殺曹軍多員名將更是子虛烏有。
沒有所謂的戰績,翻遍史書亦難見其獨領一軍的表現,入蜀前後戰功寥寥,倒是北伐之際率領疑兵吸引曹真大隊,且因兵弱敵強而失利,起到的作用相當有限。
總而言之,這位小說中縱橫無敵的戰神級人物,在現實裡面不過一凡將,根本不值得欣賞崇拜,甚至還應該狠狠推下神壇,揭穿其平庸面目以正世人視聽。
(二)
不可否認,為了「尊劉貶曹」的寫作目的,《三國演義》的確將趙雲的形象歪曲拔高美化,但卻絕對沒有造成半點的歪曲顛覆。
翻遍整部小說,未曾見子龍將軍如關羽般死後封神,未曾見子龍將軍如劉禪般夢星而生,亦未曾見子龍將軍如諸葛亮般呼風喚雨。他的形象與正史相當接近——同樣以一身是膽著稱,由始至終對主上忠心耿耿,對復興漢室大業亦是矢志不渝。
反觀那位賣父背君的狼子馬超,在小說里搖身一變,成了為父報仇的大孝子,其「欺騙讀者」的程度絕對遠在趙雲之上;更有關興、張苞、馬岱等蜀將,其人史書載記不過寥寥幾句,但因為父兄的光輝而被作者平添了許多事迹。
兩相對比,子龍將軍若是單因小說拔高而招世人非議,這是否大大的不公不妥?
(三)
再議趙雲的能力。
誠然,他沒有如韓、白、衛、霍這些前輩驚世駭俗的戰績,比諸同時代威震華夏的關羽、虎步關右的夏侯淵亦明顯不及,但稱其良將難得,亦非過譽。
《孫子兵法》曾強調:「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這是評價歷代將帥重要標準,以趙雲一世事迹觀之,為將之五事,他可謂樣樣具備。
論智,曹劉漢水相爭,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子龍將軍以勇行智,先輕兵誘敵,後以強弓硬弩伏於營中,待敵軍殺至即亂箭傷之。其一路用計環環緊扣,反敗為勝,殺得曹軍墮水死者無數,為後人留下了「偃旗息鼓」的典故。
論信,早年在公孫瓚旗下與劉先主一見如故,卻未因背離故主,而是坦言終不背德,由始至終兩不相負;投身劉備軍後,義貫金石,劉備對其人格一直高度信任,在兵凶戰危之中猶然相信「子龍不棄我走也」。
論仁,益州既定,劉備欲以成都房舍田地分賜諸將,獨獨趙雲挺身而出,逆天顏,犯眾惡,提醒主公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切記以民為本,休養生息。此亦是我最佩服子龍將軍之處,雖得志之際猶然不忘當初濟世安民之宏願,臣心如水委實難能可貴。
論勇,這一項恐怕資深「雲黑」亦無從挑剔,當陽救主大功千古以來無人不知,身抱弱子,於亂軍逃殺而出,若無過人之膽斷不可為。《大唐平百濟國碑銘》更是將子龍將軍之勇與「萬人敵」關羽相提並論:「趙雲一身之膽,勇冠三軍;關羽萬人之敵,聲雄百代。」
論嚴,曾奉劉備之命執掌內事,以約束驕橫不法的孫夫人,且期間發現孫夫人圖謀不軌拐帶阿斗,即與張飛截江阻攔再立救主之功;箕谷失利後更親身斷後,以自己的奮戰力保蜀軍不至大敗,兵將上下不相失。
以上絕非我個人杜撰,而是青史上一筆一划、清清楚楚鐫刻的記載。透過這些文字,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見識超卓、無怨無悔的完美英雄形象,幾曾有過求田問舍之輩的頑愚庸俗?
(四)
可就是這樣的一位志存高遠、心繫百姓的英雄人物,在今時今日,卻還是莫名受到無數噴子的污衊與貶低。
這或許就體現了時人一種畏威而不感德的浮躁心態:唯有如嬴政、劉徹、曹操、鐵木真曾立下煊赫功業者方為真英雄,余者盡皆碌碌。
不禁笑問一句,倘若以上英雄人物之鐵蹄尖刀向你呼嘯而至,你又合該如何自處?是一如既往的敬畏崇拜,抑或是悲憤交集怒罵暴君殘忍敗德?
答案毋庸多言。
是以子龍將軍絕對是三國亂世中的一抹亮色,他亦是一部《三國志》由始至終公忠體國、將濟世救民之志貫徹到底的寥寥幾人之一。
他也不如陳慶之、郭侃等傳說戰神一般事迹離奇,卻更像是一個曾活在我們身邊,品格高尚的好同事、好朋友、好兄弟,春風拂面般給你我的心靈時刻注入正能量。
而比起同時代反覆無常的呂布、橫暴寡恩的張飛、不忠不孝的馬超、自取滅亡的魏延,子龍將軍無論民間形象還是命運結局,實在都好得太多太多。
畢竟是非成敗轉頭而空,真正燭照春秋的,還是將軍事主之耿耿丹心,為民之拳拳盛意。
子龍將軍千古。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中劉備最終的歸宿?
※《三國演義》中魏延是什麼樣的人?
※新三國演義有什麼看點?
※新三國演義都有哪些大牌演員呢?
※《三國演義》中呂布的兵器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