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利金融放棄理財端,P2P新生開始了嗎

2016年7月20日是值得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記下的一天。這天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美利金融主動停止線上理財平台業務,清算所有到期未到期產品的本金和收益,全部返還用戶。簡單說,以後美利金融專心做車貸和分期,不再需要拉用戶來自家網站理財了。

美利金融理財端業務量不算大,近一年時間裡累計投資額12億元,支付給用戶的收益近4000萬元。重點是美利金融創始人劉雁南也是2012年有利網的創始人之一,這家位列第一集團的P2P公司在2015年鬧分家的時候也曾沸沸揚揚。劉雁南的新項目美利金融得到了很多資源支持,其中包括手握電商流量的京東和手握用戶的理財社區挖財。現在這家勢頭相當猛的P2P創業公司徹底從理財端退出,專心做美利車金融和有用分期,可以認為是P2P行業很重要的變化。

第一個問題,P2P能回歸原本含義嗎?

有人拿出來理財獲得收益,就得有人付出利息借錢。背負了希望和惡名的P2P在中國從一開始就脫離了點對點借貸的原始定義,成為同時運營資產端和理財端的准金融機構。

按照P2P的原始定義,P2P平台僅僅是一個信息撮合平台,需要借錢的人和有錢借出的人只是通過平台對接而已。P2P平台不該負責把借款企業包裝成一個個理財產品,也不該拍胸脯說自己能保障本息安全。這樣的原始定義,恰恰只有近來負面新聞眾多的借貸寶完全符合。顯然這樣的信息平台很難推廣,大量P2P創業公司都是以理財平台亮相,用戶在平台上可以直接購買由平台拍胸脯保證的理財產品。

中國特色的P2P已經徹底脫離的信息撮合平台,成為「理財端+資產端」的准銀行結構。理財端負責用高收益招攬客戶,連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都被認為是行業中等標準;資產端負責把錢放出去獲得收益,如果貸款收入不能覆蓋給用戶的理財收益和收不回來的壞賬虧損,那麼平台就會賠錢。由於平台非常害怕用戶不信任自己,暫時收不回來的錢也東挪西湊先還上,甚至動用新用戶投進來的本金。在這種壓力下,我們就看到現在P2P行業的奇景,幾乎所有的P2P平時都一點問題看不出來,可一旦出問題就是某租寶那樣直接垮掉。

從這個角度看,美利金融主動把理財端拆掉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從監管部門的角度看,今後的美利金融雖然也可能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徹底取消理財端之後,起碼不會再發生最頭疼的普通投資者損失後堵路堵門。在儘管逐步收緊的大環境下,放棄理財端是有利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資產端業務的錢從哪裡來?

美利金融之前提供的理財端收益率在P2P行業算中等水平,從活期到一年期大約在8-12%。考慮到運營等其他成本,從用戶手裡拿錢的資金成本估計在14%以上,這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連5%都不到,年年被罵躺著吃利差的暴利行業,放貸款掙的錢都不夠支付P2P行業的活期產品收益率。

美利金融的資產端業務有兩個:美利車金融和有用分期,前者官網聲稱已經累計放款超過10億元,後者官網發布新聞說2016年5月的單月銷售額破億元。如果這兩個數據是真實的,那麼可以肯定美利金融之前的資金來源就就不止自家理財端(截至下線總共12億元)。車貸和消費分析雖然收益豐厚,但是在不良貸款的壓力下,成本達到14%的資金恐怕用起來也是壓力山大。

有趣的是,在P2P行業理財端收益率居高不下的同時,互聯網巨頭們的平台已經可以藉助自身信譽拿到更低成本的資金。例如投資了美利金融的京東,在京東金融的理財銷售平台上,有大量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的資產。例如正在銷售的「京穗月月盈11號理財計劃」,365天收益率為4.8%,被評價為低風險理財,但風險提示中寫明不保證本金和收益。同樣的產品也出現在其他巨頭的平台上,螞蟻金服的招財寶上預約的一年期中小企業貸利率更是低至4%,騰訊微眾銀行被人指責違規的「眾享華通365」收益率也不過5.8%。

儘管不保本息,但是這些由巨頭們背書的理財產品仍然能夠賣的出去。本文不討論這樣的信用背書是否合理以及會導致什麼風險,姑且信奉「法無禁止即可為」,那麼尋找更低成本的資金來源是非常合理的選擇。當P2P行業獲客成本和收益率推高到難以負擔的程度,擁抱巨頭並把成本高的業務剝離出去,會成為P2P行業下一階段的趨勢。

第三個問題,P2P行業會消失嗎?

近幾年國內互聯網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市場邏輯很簡單:不管你再怎麼做大做強,最終仍然需要從BAT三家中選一個靠山,京東如此、滴滴如此、美團大眾點評亦如此。那麼互聯網金融行業會怎樣呢?千帆競渡的P2P行業會不會同樣萬法歸宗,必須從BAT中選一個靠山才能活下去呢?

我的看法是這個行業太分散了,從美利金融開始會有更多的重組和兼并,但是金融行業不會出現移動互聯網那樣的寡頭格局,畢竟旁邊還有眾多銀行以及手握陸金所的平安。未來能夠同時保持資產端和理財端的P2P將是少數有自身特色競爭力的平台,例如旗下宜人貸已經在美國上市的宜信普惠,以及與平安信保、直通貸合三為一的平安陸金所。

不過從命名的角度看,P2P行業還真有可能徹底消失。反正從一開始就是不管含義隨便借來的熱詞,現在徹底扔掉換個新詞也沒什麼大不了。雖然這個行業做的事情始終都差不多,但從一個名詞換到另一個名詞也算浴火重生吧,例如最近很火的FinTech就很讓人期待。

請大家跟我一起高喊:P2P已死,FinTech將立!未來屬於FinTech!跟不上這場科技革命就慘了!然後請從業者們忘掉這些廢話,繼續做和原來一樣的事情就好了。

作者公眾號理財實驗室(微信號:MoneyLab)


推薦閱讀:

P2P-自我積累
年底,準備入手這幾款產品
遠望測評:短融網
大家聊聊都投了哪幾個P2P平台?
監管提合格投資人 網貸理財以後不是誰想買就能買?

TAG:P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