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

阿富汗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說它熟悉,是從1979年蘇聯侵略阿富汗開始,歷經塔利班血腥統治,到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以及戰爭至今連續不斷的恐怖襲擊,讓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在電視、網路上看到關於這個國度的報道。說它陌生,這個與中國接壤的鄰居,與其他鄰居相比,不論是從政府層面對它的影響,還是普通民眾對它的了解都比較少。這個國家是怎樣的,讓我來描述除了想到恐怖襲擊,其他的基本一無所知。記得很多年前我曾在電視上看過一部阿富汗電影,名字記不得了,只大概記得是一部描寫游擊戰爭的電影,一群身穿阿富汗民族服裝的游擊隊員在寸草不生的高原荒漠中穿行。由此,我對阿富汗國家的印象就定格成荒蕪、貧窮、骯髒,以及隨處可見的殘垣斷壁。最近,網上流出一些據說是蘇聯發動阿富汗戰爭前普通人的一些照片,從照片上看,當時人們打扮非常時髦,女性穿著連衣裙,燙著與好萊塢明星相似的短髮,表情輕鬆愉悅。確實與現在我們從電視上看見,面目憔悴、眼神恐懼,婦女黑巾裹頭的形象相去甚遠。我也經常在想,阿富汗這個國家戰爭前會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和一個人一樣不可能永遠都是一種狀態,有落魄時候,也應該有輝煌的時候,只是想想我也沒有去深究,直到最近,我讀了一本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說《追風箏的人》後,對阿富汗的印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其實在幾年前我就看到過這部書的評價,當時想當然的認為近年來阿富汗成為世界的焦點,出來一本美籍阿富汗人寫的書,受到熱捧不意外,因此,也沒有找來看。這幾年逛書店,這本書一直都放在比較顯眼的位置,經不住誘惑,就買了一本,讀罷個人覺得這本書能暢銷並且能得到美國《時代周刊》等主流媒體的讚譽,確實有它不凡之處。

第一, 小說發表的時間點為小說的風行提供了前提。這部

小說發表於2003年,彼時離911恐怖襲擊不足兩年,以美國為首的聯軍與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為對手的阿富汗戰爭正在膠著進行,阿富汗正是世界的焦點,此時一部由美籍阿富汗人創作的以阿富汗上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初為背景的小說在美國出版,必定會引起不小的影響。

第二,小說曲折感人的情節使之具有較高的觀賞性。整部小說發生的背景——正好是阿富汗這個國家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幾十年,一個國家從比較富裕,經歷戰爭摧殘,導致國家四分五裂,並在塔利班的恐怖統治下度過了十幾年,放眼世界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經歷過如此磨難的國家也就僅此而已。因此,在如此變幻莫測的時代背景下展示個人的命運臣服於國家的大命運,個人的經歷因國家的巨變而改變,並且還是向壞的方向發展,真正詮釋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看後讓人唏噓。小說以第一人稱手法,講述「我」阿米爾一個家境富裕、無憂無慮整天與僕人哈桑瘋玩的小男孩,因蘇聯的入侵國破家亡與父親被迫以難民身份逃到美國,在美國這個世界最富裕的國家過著貧困生活,好不容易慢慢適應美國生活,又因一通電話,義無反顧的回到在塔利班恐怖組織統治下的祖國,解救曾經的僕人哈桑(實際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死後留下的兒子索拉博,經過九死一生終於將索拉博帶回美國,但是,過早飽受蹂躪、驚嚇的索拉博卻成為了一名失語者。小說前半部分描述阿富汗時,以大量的筆墨描寫「我」參加風箏比賽,哈桑為我追風箏,以及哈桑追風箏的獨特技巧,小說最後以「我」與索拉博放風箏追風箏結束,風箏是聯繫「我」和哈桑父子的重要紐帶,在整部作品中作為一條重要線索貫穿前後,同時風箏又是一個象徵,象徵著「我」以及人類一直苦苦追尋的善良、誠實、勇敢等品質,所以追風箏的人既可以是實寫「我」和哈桑,也可以是我們所有的已經或正在追求真善美的人。

第三,小說中人性的懺悔,靈魂救贖的苦苦追尋,大大的提升了小說的思想性。小說雖然只是以一個小男孩的成長經歷為線索推動情節開展,但是,卻提出了一個關於人性的普世價值的追問。阿米爾在一次哈桑被壞小孩欺負的時候,由於害怕、怯懦,以及一點私心,選擇了逃避,後來又因為撒謊,造成哈桑以及哈桑的父親(名義上的)離開了阿米爾家。阿米爾一直為此受到良心的譴責,直到成年後回到阿富汗與當年的壞小孩進行一場殊死搏鬥,並救出代表哈桑的索拉博,25年一直飽受拷問的良心才得於平靜。古今中外不管是賢人聖哲,還是高官達人,亦或是普通民眾,一生中都或多或少會做出一些違背良心,甚至良知的事,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進行過良知、良心的拷問,真正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反思過。普通人即使有這樣的煎熬,知道的人也不會太多,所以一些敢於用文字記錄拷問良知、拷問良心的作品,往往會讓大多數人產生共鳴,從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的《懺悔錄》,到當代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義大利作家普里莫萊維《這是不是個人》無不如此。一些媒體在評論這部作品時,將其描述為友情、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我個人覺得,如果這只是一部描寫親情、友情和時代變遷對人的影響的作品,它的思想性將大打折扣。所以,這部作品最難得的地方是他對人性的反思。人都會做錯事,做錯了是心安理得、自欺欺人,還是三思反省,尋找救贖。古往今來不斷地都有人在尋找答案,天主教有懺悔禱告,佛教有做善事尋求來生得到解脫,儒家有「吾日三省我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不傳習乎?」,這些都說明了只要是關於人性,不論國別、不論宗教信仰,都基本一致。本來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救贖的歷史,歷史上我們以國家的名義,民族的名義、宗教的名義、正義的名義做了多少違背良知的事,也就是因為事後我們很多都進行反思懺悔,人類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比如歐美國家對中世紀宗教的反思,德國對納粹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我們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等等。

第四,作者的敘事手段、風格是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保障,世界上每天發生這麼多事,我們常常講現實比小說更精彩,但是要將精彩的生活用文字方式記錄下來,是需要作者的敘事水平的。我個人覺得作者在這方面很不錯,雖然整個故事都是按照阿米爾的經歷來展開的,但是在對人物心理描寫,景物的描寫,以及事件的闡述筆觸還是非常細膩的。還有整部作品對篇名的照顧,前後呼應,有始有終,讓人思考回味,還有設置的一些梗,比如哈桑天生兔唇,阿米爾回到阿富汗救索拉博時與壞人搏鬥嘴唇撕裂人為造成兔唇,讓人驚嘆造化弄人。

最後,談幾點小感悟,一是文中在介紹哈桑時提到他是哈拉扎人,對他的形象進行描述時說明哈扎拉人的長相與東亞人相似,哈拉扎人在阿富汗屬於下等人,受到長相接近歐美人的普什圖人的歧視。我由此感悟,歧視無處不在,有宗教間的歧視,宗教間不同門派的歧視,有國家的歧視、人種的歧視、地域的歧視,財富的歧視。阿富汗人對於中國人來說雖然說不上歧視,但是我們還是很有優越感的,從書中看,其實我們的東亞面孔反而會是他們歧視的對象。二是伊斯蘭教的問題,如今伊斯蘭教由於一些極端教派成立恐怖組織,宣傳恐怖教義,製造恐怖事件,讓一些不了解伊斯蘭教的人談「教」色變,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為什麼創立了上千年的伊斯蘭教,原來都與世界上其他宗教和平相處,現在是怎麼了?還有深處恐怖組織控制的國家和地區,那裡的人們難道都被洗腦了,死心塌地的追隨恐怖分子。從這篇小說看,其實不然,小說中的「我」及「我」的父親都不是虔誠的穆斯林,但是在塔利班統治阿富汗之前,並沒有妨礙「我」的父親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紳士,可見當時的阿富汗在宗教問題上還是比較開明的;對塔利班極端組織的描述,可能由於作者已經離開阿富汗,對塔利班的統治沒有親身的感受,但是小說還是從幾個還生活在阿富汗的人的口中說出他們的感受,說明了真正的穆斯林不會幹這種殺人越貨、殘害百姓的事的。最後一點,我很想對有小孩的家長講,讓他們的小孩閱讀這本書。

2016年5月12日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歷史的憂傷》偶拾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讀書筆記
第七本書《談判力》
讀人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