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入選與落選的詩(3)——懷人

上一篇是離別,離別之後便是思念。

先來者總是佔便宜,心無旁騖,思念,直接說就行: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是《詩經》的思念。重要的思念說三遍。稍後,便要說得具體些: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這是漢《樂府》的思念。意向具體了許多,但仍是直說:我想你,我看見青草想你,做夢想你,起風了想你,天冷了想你,人來了想你,讀著信想你——啊,原來你也想我啊。看,那會兒詩是可以這樣寫的。

再往後,就不方便這麼直白了。陶淵明是表現主義的思念。他說雲,說雨,說雨下得好大呢;說酒,說我自己一個人在東窗下喝酒呢——這便是思念了:

停雲靄靄,時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

願言懷人,舟車靡從。

陶詩我獨愛《停雲》。《停雲》共有四首,這首「其二」文字淺易,最宜選入。可是一眼又望見「其一」,是這麼寫的:

靄靄停雲,濛濛時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兩首詩逐句對應幾乎完全重複,而一首平聲韻一首仄聲韻,音調不同,細微處語氣也不同——前一首「有酒有酒」四個上聲字相連,突如其來的高亢,後一首更猶夷些。我覺得頗有趣,便都選進來了。

《停雲》是一類懷人詩的濫觴。略晚一點的小謝,也拉扯著山泉花酒月一齊陪他相思:

山中上芳月,故人清樽賞。

遠山翠百重,迴流映千丈。

花枝聚如雪,蕪絲散猶網。

別後能相思,何嗟異封壤。

這一派此後流行開。單說以月起興而盡人皆知的,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李白的「長安一片月」,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還有一種思念加了巧勁。你看陸凱的行為藝術: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再看李商隱的九曲心腸: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他不說自己想老婆了,卻說老婆你一定在想我吧。他自己在巴山夜雨里,身未有歸期,心卻在歸期之後,已是苦盡甘來,和老婆回憶這巴山夜雨了。短短二十八個字,難為他繞了這許多彎,讓思念在時空里飄忽不定起來。

這兩處巧思--前一處跨越空間,後一處跨越時間--其實都不是李商隱原創。杜甫有一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彼時杜甫在長安,妻、子在鄜州。杜甫寫下的是妻兒想念他的心思,以及想像中重逢後的虛幌與淚痕——這都還遙遙無期,要等詩人逃出叛軍控制的都城,見了皇帝,又得罪了皇帝被趕回家探親,長途跋涉之後才能化虛為實。其筆法與前引《夜雨寄北》並無二致。

然而,懷人的詩給我最深印象的卻不是上面這些,而是王昌齡的一首,既直接,又活潑,又巧,深得絕句一劍封喉的要領: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黃太卻說,這個,就先不要讓女兒讀了吧。
推薦閱讀:

有哪些描寫秋天的元代古詩詞?
人間念我久飄零
有哪些讚美秋菊的詩句呢?
周恩來有哪些經典詩詞?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