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健:無論多努力,孩子還那樣?

先看兩段對話,第一段:

「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努力,孩子還是這樣?」

「因為你沒有改變自己。」

「我改變了自己呀,以前我經常罵孩子,現在不罵了……結果孩子還是這樣」

第二段:

「我看了很多育兒技巧呀,我也用上了,怎麼都沒有用?」

「你是怎麼用的?」

「按照上面的方法來呀。」

「你理解方法的目的嗎?」

「這我倒沒想過。」

這兩段對話是我經常跟孩子家長的對話,家長的努力總是讓我十分感動,以前的家長是放任型,孩子遇到問題,不聽話,要不粗暴處理,要不全權交給相關機構處理,並不認為關自己的事,孩子也不可能越來越好;現在的家長,懂得自我反省,願意去改變,去嘗試,但是很多時候,孩子還是老樣子,有時候還會「變本加厲」,家長只能無奈地說:「不是我不想鼓勵他,想打他,是他逼得我沒辦法,只有打才最有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以下是我的回答。

故事:需要改變的不是行為,而是對孩子的看法。

先聽一則故事:一位崇拜聖雄甘地的孩子非常愛吃糖,他媽媽為了讓他戒掉糖,千里迢迢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勸說自己的孩子。可是甘地說,你三個星期後再帶著他來。母親說我們家很遠,好不容易來了,就請你幫幫我吧。可甘地堅持說,你三個星期後再來。於是,這個母親三個星期後又帶著孩子去見甘地。甘地告訴孩子要少吃糖,孩子答應了。孩子的媽媽問甘地,這麽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麽上次不說,非要自己等三個星期。甘地說,我也很喜歡吃糖,我花三周時間讓自己戒掉糖,我才有勇氣跟他講。

這個故事的解讀經常是我們先要做好自己,才能要求孩子,但如果這樣子去解讀,就容易進入一個誤區,比如一位爸爸想讓孩子改掉賴床的習慣,於是自己每天早起,要求孩子也早起,孩子起了幾次就堅持不下來了,爸爸對孩子說:「你看,爸爸都做到了,你怎麼做不到?」,結果孩子容易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臉皮也越來越厚。所以,我們可以這樣來解讀甘地的故事,甘地之所以影響了孩子,不是甘地以身作則,也不是甘地發揮了偶像的作用,而是甘地真正理解了孩子的行為,得到了孩子的認同,所以才對孩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想像,原文中「甘地告訴孩子要少吃糖」,甘地是怎麼跟孩子對話的呢?

A、孩子,少吃糖,對牙齒不好。

B、哎呀,吃糖會讓牙齒掉光,就吃不了別的好東西了。

C、我知道你喜歡吃糖,甜甜的,真美味,我也喜歡吃,所以上次你媽媽來讓我告訴你別吃,我並沒有說,因為我都做不到。當我了解吃糖會對牙齒不好的時候,我嘗試從每天吃一顆,減少到每周吃一顆,我做到了,相信你也能做到的!

答案顯然易見,當然是C。

說到這裡,我腦子裡浮現了兩個畫面。

第一個:我經常嘗試手把手教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有一次家長帶孩子要出發了,孩子還在看電視,我在旁邊,就支招給家長,按照我的做法原封不動地做一遍,孩子一定聽你話。首先,跟他坐在一起,一隻手輕輕搭在他的肩膀上,跟他一起看他正在看的動畫片;然後時不時跟他聊一下裡面的內容,讓他意識到你進入了他的『世界』;之後,找準時機(動畫片)快要結束或者告一段落之前跟他說,哎喲,現在是幾點了,還要趕著回家做飯呢,你再看5分鐘好不好,媽媽在門口等你5分鐘。最後,我來協助媽媽在5分鐘的時候走到孩子旁邊問他「媽媽去哪了?」,孩子就會問我時間,我就會告訴他,他就會跑出去找媽媽了。媽媽見到孩子後鼓勵孩子真是個守時的人。這樣一個流程,既能夠增進親子關係,又能夠讓孩子懂得『控制自己』,還能夠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結果,一開始實施……媽媽就直接對著孩子說「快點,我們要走了。」媽媽馬上意識到自己沒按照我的做法來,馬上改口對孩子喊「5分鐘,5分鐘……」事後,我問媽媽為什麼沒有按照我的方法來,她說當開口的一瞬間,根本做不到。

這告訴我們,方法不是沒有,而是如果你沒有理解孩子和自我突破的能力,任何方法都沒用。

第二個:經常有家長跟我說:「黃老師,孩子最聽你的話了,麻煩你跟孩子說說,叫他上課別玩筆盒了,認真聽課。」而我的做法從來不會直接跟孩子說:「不許上課玩筆盒了。」而是去了解孩子玩筆盒的原因,因為孩子那時的內心是無聊的,難受的,只能通過玩筆盒滿足內心需求,無聊難受的原因或許是聽不懂老師講課,或許是上節課下課被同學欺負,找准真實原因後再跟孩子探討該怎麼做往往才會得到效果。

這告訴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孩子的不良行為,才有可能改變孩子。

圖解:意識不到理解孩子的重要性,任何方法都沒用。

我曾經遇到一個孩子,非常調皮,喜歡吐口水,不聽話,不愛遵守規則。難道他不懂得守規則的重要性嗎?其實是知道的。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故意在他面前「不守規則」,把積木打翻,結果我非常吃驚,孩子馬上以大人的姿態要求我趕緊撿起來,我邊撿他還邊催促我快點快點,又邊搞破壞,嘴裡還一直說「不懂規則,該罰!」

這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一個懂得守規則重要性的孩子還是不守規則,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用盡一切方法,但是還是治標不治本,到底是什麼原因?接下來我用兩幅圖來解釋。

上圖以孩子撒謊為例,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用盡方法,還是改變不了孩子撒謊的行為。

上如解釋了當圓圈中的對孩子的看法改變了之後,做法和結果也改變了。

所以,用什麼方法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對孩子的看法。當對孩子的看法沒有改變的時候,用「對」的方法,也做不出相應的效果,比如溫柔地鼓勵孩子「你能行的!」和焦急地催促孩子「你能行的!」同樣的語言,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心理學的書籍中,所謂的方法,並不是具體要怎麼做怎麼說,而是要你去領悟原來我還可以這樣看待我的孩子。

我們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嘴上說理解了孩子,但是做法卻還是不理解的,而以上兩幅圖就很好地說明了改變孩子的前提不是學習怎麼做,而是改變圈圈裡的價值觀。

圖解:理解孩子的前提是理解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做不到,最常見的,現在的老人家知道不應該重男輕女,但當家庭生了兒子之後,那種高興的感覺肯定比女兒強;白人知道不應該歧視黑人,但當出現一件不好的事可能是白人也可能是黑人做的,第一反應一定黑人居多。因為我們的觀念不是說變就變的,而是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的,我做了一幅圖說明。

以上是我隨便列舉了幾個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各種信念的因素,所以,一個人的價值觀不是說變就變的,它是受到你的成長經歷和周邊環境的影響。所以,能理解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去看待孩子。理解了之後,才能獲得自我突破的力量。

就這幾個道理,篇幅有點長,但是如果都理解了,不僅是孩子,整個家庭就會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陪熊孩子寫作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教訓熊孩子?
難道我們就要丟失尊老愛幼的美德嗎?
如何看待「博物館遭遇熊孩子」?
熊孩子該打就打,對不對?

TAG:熊孩子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