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讀書筆記

前期寫過一篇《技術宅用「黑客帝國」理解心經》的讀書筆記,近期看了梁文道的《1001夜》節目,其中他花了六集的時間,講了心經的開頭。聽完之後,感覺比以前的理解多了一點,結合以前寫的筆記,重新記錄一下我的理解。

一、借喻的框架

曾經想給一位長輩講講自己對於心經的理解,但是我發現,如果失去了《黑客帝國》這個框架,我基本就無法講了。《黑客帝國》是假設地球核冬天后,我們人類肉體實際上是生活在一個營養倉里,但是思想卻通過神經網路,聯網到一個類似遊戲的系統上。電腦通過刺激我們的各種感官神經,讓我們認為遊戲是真實的存在。

二、目標與方法

心經的題目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一般念成「波惹」,為梵語Prajna音譯,本義為"智慧"。但由於不等同於中文的智慧,所以採用音譯。波羅蜜多。梵文為Paramita,意為"度","到彼岸"。連在一起就是「到彼岸的大智慧」。所以,般若相當於《黑客帝國》中莫菲斯大給尼奧吃的藥丸,而波羅密多,相當於尼奧吃完藥丸,思想從系統中回到營養倉,從而認識到原來自己所認識到的物質世界,只是一堆代碼而已。那麼,這個藥丸是什麼呢?就是「六味地黃丸」!不不不,說錯了,是「六波羅蜜」,即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而前五種波羅蜜,只有加上最後一種波羅蜜才有效果。

這個藥丸的藥理作用是什麼呢?在《黑客帝國》中尼奧吃了藥丸,身體逐漸融化了。而六波羅蜜,就是要融化我們對於自己在虛擬世界中對於我的認識,就是「我執」。我執是什麼,我們後面再講。而六波羅蜜,就是要融化、破解這個我執。布施,就是通過把你擁有的東西給別人來破除我執;持戒,就是通過限制自己的慾望來破除我執;精進,就是通過持續嚮往真實世界來破除我執(這樣理解可能有點勉強);禪定,就是通過關閉自己的感官來破除我執。然後,通過前五種方法,你獲得了認識到這個世界是系統代碼的智慧,由於這種認識系統的智慧,與你的系統內的智慧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做「般若」,從而破除我執。

從這個角度來說,做好事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把做好事當成一種布施,是一種破除我執的修行方法。第二種境界是已經般若了,所以知道自己是在系統中,錢財時間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做好事。還有一種,是希望「做好事有好報」。第三種最危險,因為有這種想法本身是一種我執,而秉持著這種心態去做好事,我執只會越來越深,這就與「到彼岸」南轅北轍了。這就是JT叔叔說的「修道病」。佛家的終極目的,是「到彼岸」。宣傳「做好事有好報」,只是讓你修行的一種方便法門。「度一切苦厄」,是因為你破除了我執以後,不會把在系統中的痛苦當成你真正的痛苦,而認為反正就是一個遊戲,只要能離開遊戲回到真實世界就好了。而不是佛能幫你修改遊戲的進程,讓你在遊戲中能過關、加分。

三、理解的邏輯

既然學佛不能得到加分,對於我們凡夫俗子來說,學佛有什麼用呢?佛家認為,破除我執後,能以良好的心態對待一切苦厄。厄是外在的災難,而苦是對待災難自身的感受。厄,我們是很難改變的,但是我們能改變我們對自身的感受。這是大家學佛的目的之一,畢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到彼岸」。當我們知道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系統中後,就會明白佛說的「八苦」,其中「生老病痛死」,只是我們在系統中的「新增賬號、修改賬號、刪除賬號」的過程;「求不得」,追求的東西得不到,那就不求了,不過是代碼而已;「怨憎會」,被迫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那正好用來修鍊忍辱破除我執;「恨離別」,與喜歡的人離別,也是破我執的方式。

那苦的根源是什麼呢?佛家說是「貪嗔痴」。貪,是對慾望無休止的追求。噌,除了憤怒,還是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滿意。貪是想要而要不到,噌是不想要而得到了,其實兩者都是覺得這個世界要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轉,想要的能得到,不想要的不會來,這種想法,就是痴。為什麼這是痴呢?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看起來好象充滿了各種規律,但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沒有常軌的,也就是佛家所的「諸行無常」。所以,妄想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行,就是一種妄念,就是「痴」!

繼續解釋「諸行無常」,這個「行」,不是行走的意思,而是指一些東西它是合成的「造作」。這個時候不得不引入「空」的概念了。什麼是空,不能簡單的說佛教是否定一切客觀存在的虛無主義,而是要和佛教中最基本的「緣起」聯繫起來。準確的說,應該是世間的一切「依緣起而自性空」。以我們熟悉的百度搜索來做比喻,各種網頁信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伺服器,這是因。沒有信息,百度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當你想搜索一個東西的時候,就有了緣。百度幫你把各種信息整合成一個結果頁,此所謂「因緣和合而生」。而你看完關閉網頁的時候,這個搜索頁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礫等,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要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因此,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有」,都是「緣起而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所以,每種「造作」的東西,都有自己的因緣,所以是不可控制的。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佛家說的三法印。剛才講到,萬事萬物都是不斷變化、不斷流動的。我們不會給每個百度的搜索結果頁取一個名字,因為它是不斷變化,不斷流動的。但是,為了方便,我們還是必須給它取一個名字,這個就是佛教所的「假名」,例如」某某關鍵詞的搜索「。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這個搜索頁,其實是「空」。我其實只是一個搜索頁,只是電腦在系統中建的一個角色,但是我們以為真的有一個「我」存在,以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物質的真實存在。這個就是」我執「。到了這裡,我們終於繞回去了。

因為不了解三法印,所以我們有「我執」。因為有「我執」,所以有貪嗔痴三毒。因為有三毒,所以我們有八苦。因為有八苦,所以我們煩惱。

而我們為了快樂,所以要度一切苦厄。外在的厄改變不了,所以要改變我們對於苦的感受。要改變苦的感受,就要破三毒。要破三毒,就要破我執。要破我執,就要明白三法印,明白緣起,明白空。就要「六波羅蜜」。

看起來好象很簡單,但為什麼佛學這麼複雜?這是因為佛學是一個心理學+哲學+宗教的綜合體。特別是加入了當時印度教的」六道輪迴「,更加顯得神秘。當時如果把佛教想像成一個2500年前的心理學,可能就簡單得多了。

四、通過故事理解

好了,有了這個邏輯,我們就可以愉快的理解心經了。心經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心經有多個譯本,在各個譯本中以玄奘大師所翻譯流傳最廣,其原因在於玄奘大師在翻譯時,略去了序文和流通分,全文只有200多字,故流傳最廣。拜讀了釋戒悲《深入淺出說心經》的大作,我們就用黑客帝國的框架講一下故事。

話說我們生活在一個類似黑客帝國的虛擬世界裡,但是我們自己並不知道。然後我們有很多煩惱。而這些煩惱,並不隨著物質的豐富而解決。釋迦摩尼,原來是一個王子,也面臨著人世間的八苦。所以,他通過修鍊,認識到我們原來是生活在虛擬世界,並獲得了到達真實世界的智慧。然後,他的傳人,比如莫菲斯之類的人,就來到我們虛擬世界來拯救我們。當然,他們不象莫菲斯他們偷偷摸摸的搞地下組織,而是光明正大的修建了各種廟宇,廣泛傳播。這本心經就是他們的從「此岸到彼岸」技術文件中的一個簡化版。但是簡化版並不簡單,他是技術文檔的核心,所以叫做「心經」。

開始是講觀世音菩薩按照這個技術文檔,就能看到這個世界是有代碼組成,從而能度這個虛擬世界中的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然後觀音大牛開始給舍利子講解基本知識。就象莫菲斯把尼奧弄到一個虛擬系統中搞訓練一樣,先要讓尼奧認識到「色即是空」。這個色不是女色,也不是美色,而是指這個虛擬世界中的物質世界。然後講完了色,就說其他的受、想、行、識也是這樣,你慢慢理解吧,不懂就去翻參考書,我這個是簡化版,講不了這麼多了。(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然後開始講眼耳鼻舌身意,這是都是人體的物質器官,它們都是被動的接收外界的刺激信號,並把這些信號轉換為神經衝動。接下來,這些外界的神經衝動被人的神經網路加工,得出同物質世界相應的東西來:哦,這是一個美女!這是一段音樂!這是一股香味!這是辣椒!這裡有點痒痒!(色聲香味觸法)。就如莫菲斯告訴尼奧,其實這些也是假的。你的身體還泡在營養液里呢,你的五官各種感覺都是系統模擬出來的。接下來還講了一大堆東西都是空,反正你這個虛擬系統,啥都是空的。(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然後在告訴尼奧,我這個技術,菩薩修鍊了,就能如何如何,佛修鍊了,就如何如何。咦,你們都在彼岸了,還要修鍊啥?呵呵,那是你沒有看黑客帝國第二集和第三集,原來第一集中的「錫安」,也是虛擬出來的。(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技術操作大致如下。首先,就是一個切斷低級意識(前六識)影響,讓人的高級意識能夠反正用於物質結構及其運動的過程。當外界有聲音發生時,聲音觸動耳膜,產生神經信號,轉遞給大腦,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意識(第六識)介入,哦,這是某某在說話!好了,讓我們的第六識歇歇吧,神經衝動就衝動吧!我們就觀照一點,不要管這個神經衝動,很快,這個衝動就會過去的!同理,其他眼、鼻、舌、身等因外界刺激產生的神經衝動我們統統忽略掉!外界的不刺激不關心了,這時,第六識又跑出來搗亂了,所以還要忽略掉第六識產生的衝動!修鍊完後,我們就可以通過高級意識來反作用於物質了。相當於我們自身可以建立一套本地的「虛擬系統」了。有了這個虛擬系統,那你就不會苦惱了,比如想吃北京烤鴨,自己虛擬一些神經刺激,你就獲得和吃北京烤鴨一樣的快感了。相當於玩網遊,自己在網遊中練功升級很麻煩,你就搞一個私服,在私服中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當然,你繼續練下去,「究竟涅槃」,就不會再想吃烤鴨了,你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空的,沒意思。

最後是密說這個心經。前面是明說,講道理。這裡是密說,是說咒語。先說四種咒語,都是功效顯著,能除一切苦。然後就是咒語的用漢字來注梵文的發音。聽梁文道念心經,就會發現,他最後念的咒語,和經文完全不一樣。大概是唐代的漢字發音和現代的普通話差異比較大吧。參考發音為「嘎諦嘎諦,吧啦嘎諦,吧啦桑嘎諦,播地司哇哈。」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附:名詞解釋

1、般若波羅密多:這個名詞在經中反覆出現,我讀到這個的第一反映就是我最喜歡吃的水果菠蘿蜜。"般若",一般念成「波惹」,為梵語Prajna音譯,本義為"智慧"。但由於不等同於中文的智慧,所以採用音譯。波羅蜜多。梵文為Paramita,意為"度","到彼岸"。連在一起就是「到彼岸的大智慧」。

2、五蘊:色、受、想、行、識合稱五蘊。佛教認為眾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色基本上是代表了一切物質。受想行識是精神層面的。印度人的思維方式比較複雜,把思維層面分得很細緻。大致來講「受」是對外界事物的接受,「想」是由於對外界的接受而升起思想反映,「行」是有自我意志的,主動的造作,「識」是對以上受想行的統一和客觀化。

3、十二處:包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人的五官和意識。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根在外界取得的信息。六根和六塵是對於物質和精神世界的分類,就像五蘊一樣。

4、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其實前十二界就是完全和十二處對應的。最後六界只是把六根加了個識字,叫做六識界。六根在內,屬於能識。也就是靠他們來識。六塵在外,屬於所識。也就是識的對象。那六識就是六種識別本身了。

5、十二緣起: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6、四聖諦:分為兩對,苦和集叫做世間緣起的法理。其中苦是世間的果。也就是result。集是世間的因。也就是reason。滅和道是出世間緣起的法理。滅是出世間的果。道是出世間因。就是the way,或者說how,就是怎麼才能滅。

7、菩提薩陀:簡寫就是菩薩。

8、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代表一切時間。三世諸佛,是指燃燈佛、如來佛、彌勒佛。

9、舍利子:人名。如來的弟子。在本經中做路人甲用。


推薦閱讀:

地藏經是在中國杜撰的偽經
勸讀妙法蓮華經
慈心是認知因果 減少自己成為別人負擔 減少別人成為自己負擔的原則 互相依賴是不安感來源 以自為洲以法為洲
佛說正法之衰變因緣(1)佛陀鼓喻正法衰變【原創】
四種清凈明誨.第一決定清凈明誨

TAG:閱讀 | 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