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閱讀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讀書早晚會忘,為什麼還要讀書?」。
Quora的一個答案是這樣的:
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 food. Most of it i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 but 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 Think of reading as the same thing for the mind.
理解比記憶更重要,宋儒謝良佐見大程子,舉書不遺一字,明道曰:「賢卻記得許多,可謂玩物喪志。」謝聞之,汗流浹背。
我把書分幾種,一種是鍛練理解力、悟性的,方之四庫分類,可算「經」類和「子」類,這一類書適合反覆讀,得其勝解之後,眼界隨之開闊,世界也變得不大一樣。
一種是知識的彙編,各種筆記類雜書,編年史書,各種書目提要,勉強算「史類」,這類書適合隨機訪問。不乏有背字典的人,講究記誦之學,其毅力可佩服,但難免太笨,也無此必要,即明道所謂「玩物喪志」。
一種是消遣,如武俠、偵探小說,詩歌,可當四庫「集」類,讀了當下即可獲得愉悅。
有時,這幾種的界限不是涇渭分明的,書目可考鏡源流,史學也貴理解。以讀《論語》為例,可兼有三種,初讀可能只是記得很多格言,讀著讀著,又覺得其味無窮,漸成體系,如讀」子在川上曰」,或可見道體流行,再讀,又能尋顏子樂處,當下獲得愉悅。最後,論語的字句可能不能盡記得,卻能隨時頓入其甚深境界。
總之,讀書不在於記得許多,而在於能與作者游於同一境界。境界到了,便再也回不去了。
游於同一境界就夠了么? 還不夠,陳寅恪《讀哀江南賦》:
古今讀哀江南賦者眾矣,莫不為其所感,而所感之情,則有淺深之異焉。其所感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較多。蘭成作賦,用古典以述今事。古事今情,雖不同物,若於異中求同,同中見異,融會異同,混合古今,別造一同異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覺,斯實文學之絕詣,而作者之能事也。
若能與自身經歷「異中求同,同中見異,融會異同,混合古今,別造一同異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覺」,這才是讀書的真境界。
推薦閱讀:
※599.讀書37~《悖論:破解科學史上最複雜的9大謎團》
※《你好,舊時光》這本書講述了什麼故事?
※單立人的閱讀課——牧於林評《我是貓》兼談寫作中的視角問題
※《瞎說》
※新手書店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