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談長孫皇后的自我實現

文/李菊紅 公眾號:聽花有聲

自我實現的概念來自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當人的潛力充分發揮,才能充分展現時,人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自我實現不一定非得有權有地位,比如鞋匠看到自己修補好的鞋子,是一種自我實現;藝術家看到作品問世,是一種自我實現;特蕾沙修女用愛心滋養窮人,是一種自我實現。

但是我現在要談論的是更普遍,更世俗的觀念上的一種自我實現,我們知道,大多數人在追求名利地拉,那是因為名利和地位能帶我們更多的資源,能讓我們更好的生存,發展,有更多的機會達到自我實現。所以世世代代人們在世間辛辛苦苦的追名逐利。現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

古人的自我實現,更多的體現在功成名就,名垂青史。東晉桓溫將軍有句名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可見能在歷史上留名,對古人來說是多麼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達到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長孫皇后就在歷史留下了千古第一後的美名。

長孫皇后13歲嫁給唐太宗李世民,36歲去世。被後人譽為「千古第一賢后」。單就「千古第一賢后」這個美譽,就足以說明長孫皇后的人生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長孫皇后八歲喪父,被同父異母的哥哥長孫安業趕出家門,這時,根本談不上尊重和自我實現,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成為第一需求,所幸母親帶著她和哥哥長孫無忌投靠在舅舅高士廉家中,從她後來的發展來看,想必她舅舅一家對她們很好,這樣她的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再向高層需求發展過程中,除了客觀的因素外,長孫皇后自身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她之所能達到自我實現的層次,除了好讀書使她有卓越的見解外,她也是處理情緒的高手,在與皇帝的溝通中,她總是讓李世民樂意接受她的建議。

有一次唐太宗一匹心愛的馬突然死掉了,他非常生氣,要殺養馬的人。長孫皇后對他說:從前齊景公因為馬死了要殺養馬人,晏子列舉養馬人數條罪狀:你把馬養死了,這你的第一重罪。讓國君因為馬殺人,傳到百姓耳朵里,一定會怨恨國君,這是你的第二重罪。諸侯聽到這件事後,一定會輕視本國,這是你的第三重罪。齊景公聽後於是放過了這個養馬人。唐太宗聽了妻子的這番話後自然會意,養馬人也因此得以免罪。

還有一次,唐太宗下朝回宮後,十分氣憤地對妻子說:「我以後找機會一定要殺了那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問道「是誰惹怒了陛下?」李世民回答說:「魏徵經常在朝堂上讓我難堪。」長孫皇后面對盛怒中的丈夫。既沒有順水推舟出言煽動,也沒有唯唯諾諾默不敢言。她做了一個奇特的舉動,暫時不理會丈夫,退到裡間,換上了正式的朝服。然後走到丈夫面前表示祝賀。皇帝大感意外說:皇后為何這樣?長孫皇后則笑著答道:「我聽說君主賢明,臣子就耿直,如今魏徵這樣直言頂撞,是因為陛下的賢明,我怎能不祝賀呢!」 太宗於是龍顏大悅。之後更加重視魏徵。

她的建議能對皇帝產生影響,她自已的感受一定很愉悅。在那個男尊女卑時代,長孫皇后憑藉自己高超的見解和溝通技巧,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的價值。她的價值從太宗對她的態度上可以窺見一二,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

在佳麗如雲的後宮,長孫皇后一人為李世民生了七個孩子。

長孫皇后病逝,太宗做了兩件出人意料的事:他在元宮外的棧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宮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這種對已逝之人卻供養如生的例子極其少見,幾乎為太宗首創。他又在宮中建起了層觀,以便眺望昭陵。也因為對皇后思念,親自撫養了長孫皇后的幼女晉陽公主和幼子李治。

總之,長孫皇后以德服人,以智服人,以仁慈暖人不僅尊重需求得到滿足,在治理後宮和陪伴皇帝的過程中,自身的潛能也得到充分的發揮,最終達到了自我實現最高層次。直到今天,我們再來談長孫皇后,還是從中能受她的影響和啟發,可以說,她的自我實現是超越時空的。

weixin.qq.com/r/wTsRCY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特別不驚嚇,對突然發出的聲音和出現的人也會受到驚嚇。而大部分人都覺得很正常,根本不值得嚇一跳。?
攤上一個智障領導是怎樣的體驗?
你們見過哪些好脾氣的人?
夫妻間最佳年齡差距是多少?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