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科普 | 從軍中演化而來的永新盾牌舞

- 奇幻的旅程,正式開始 -

和小e一同欣賞

永新盾牌舞

從軍中演化而來的永新盾牌舞

永新盾牌舞起源於古代軍中的盾牌戰術,在明朝「供習武防身用」,但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成為一種集武術、雜技、舞蹈、音樂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文化表演藝術樣式,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永新一帶家喻戶曉,曾有"不練盾牌,不是男子漢"之說。

不練盾牌,不是男子漢

歷史悠久

據永新縣誌記載:「盾牌在明朝以前,是境內流行的一種武術器械,供習武防身用。」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在他所著的《紀效新書》卷十一《藤牌總說篇》中說:「以藤為牌,近出福建,銃子雖不能隔,而矢石槍刀皆可蔽,所以代甲胄之用,在南方田塍泥雨中,頗稱極便。」因此,一般認為《藤牌總說篇》所述是這種「武舞」——盾牌舞的源頭。

《紀效新書》

至於盾牌舞具體在何時傳衍到江西,又流變至永新,眾說紛紜,最遠的甚至可以追溯到秦朝時期黃河流域居民大規模南遷時傳入,也有的說是由三國時期名將黃蓋所創作的《團牌武》衍變而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清代康熙年間由廣東傳入。但據永新南塘村裡的老人說,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一部分士兵成了散兵餘勇,無家可歸,便流落到永新縣定居,當地群眾稱其為客藉人。這些士兵從原籍廣西帶來高超的武技,並為師授武,一來自衛防身,二來操練武術,跟從者甚眾。永新縣城以南的煙閣鄉、在中鄉、龍源口鄉和泮中鄉非常盛行習武,尚武的南塘村人尤其突出。他們刻苦學習,銳意進取,對所學技藝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完善,使其逐漸演變成集武術、雜技、舞蹈和音樂等表演形式於一體,既具觀賞價值又能健身娛樂的永新盾牌舞。

風格特點

盾牌舞風格特點為動作幅度小、頻率快,表演時要掌握「推、擋、搭、架、逼、閃、跌、滾」八字訣。許多盾牌一人的祖先都是行伍出身的,發展到後來,盾牌舞又被戲劇吸收和改造,逐漸形成動作粗狂、雄健彪悍,隊伍變化奇特、新穎、壯美,有著濃郁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戰鬥氣勢。表演的武士一律頭裹長巾,上穿黑底鑲白邊胸雲花的對襟短衫,下著黑色緊口褲,裹綁腿,腳蹬黃麻草鞋。一位手執帶響環的鋼叉,扮演將官或敵方騎兵。其餘的則一手持盾,一手握刀,一個個強悍威武。

排練中的武士們

盾牌舞劇情內容較簡單,主要表演為兩軍對壘破陣,相互攻守,但陣勢變幻莫測。整個表演分8個陣勢,即四角陣、長蛇陣、八字陣、黃蜂陣、龍門陣、荷包陣、打花陣和收式。動作粗獷、雄健,隊形變化奇特、壯美。表演開始時,武士各據一方,叉手勇猛攻擊,左衝右突。緊接著陣勢一變,成為頭尾相接的長蛇陣,兩軍對峙,武士們踏著急促的鼓點大聲吶喊。一段走步之後,突變為八字陣。又在一陣急促的鼓點中,八位武士並排滾擋,宛如黃蜂出洞,以席捲之勢而來。接下去便是包圍和反包圍的"荷包陣"、"龍門陣"。最出彩的是"打花牌",武士們依憑平日苦練的武功,真刀真叉打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跳牌"、"扯牌"、"壕牌"、"膠牌"、"滾牌"、"躲牌"。總之,盾牌舞動作粗獷、雄健、彪悍,隊伍變化奇特、新穎、壯美,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戰鬥氣勢,在傳統民間舞蹈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文化價值

從歷史角度看,永新盾牌舞是贛西南山區民俗民風的一個歷史縮影,表現了一種激發民族鬥志最原始的凝聚力,團隊精神賦予了盾牌舞豐富的內涵。從藝術價值看,永新盾牌舞是一種民間綜合性藝術,具有凝聚合力的文化底蘊。永新盾牌舞起於民間,服務於民間,它用最質樸的民間語言展示出一種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團隊精神和戰鬥精神,成為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2006年5月20日,永新盾牌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的養生之道
死守非遺,還是讓中國傳統文化好好兒活下去?(上)
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嘉峪關民間小調?
捏糖人玩到最高境界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