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看,干擾素對乙肝病人沒有任何好處
「我國已批准普通干擾素(IFN-α)和聚乙二醇化干擾素(PegIFN-α)用於治療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
干擾素雖然有很大的副作用且十分昂貴,但仍有很多人願意接受干擾素治療,因為相信干擾素可以提高e抗原轉陰率,甚至可以提高表面抗原轉陰率。
其療效真的比抗病毒藥恩替卡韋好嗎?真的有更大的概率使得表面抗原轉陰嗎?從長期來看是否可以延長患者壽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人做了大量文獻追溯工作,認為干擾素的療效並非優於常見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尤其對亞洲人而言。
下表截取自《指南》。
我追溯了《指南》所引用的文獻。表中可見,數據來源主要是[127]和[88]兩篇文獻。我下載並仔細閱讀了這兩篇文獻。
從結果來看,與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相比,干擾素治療的唯一長處在於使表面抗原轉陰的概率僅略高(文獻[127]樣本轉氨酶高於上限2倍以上)。即便如此,對中國人來說是否真的有效仍然存疑,因為這兩篇文獻的研究樣本72-74%為白人,其結果是否適用於亞洲人值得懷疑。
那麼難道目前為止還沒有針對亞洲人或者說中國人的臨床統計研究嗎?並非如此。
實際上,目前已經有研究表明:1、對於中國人而言干擾素的療效不及白人;2、干擾素確實提高了e抗原轉陰的概率,但是,有長期隨訪結果顯示,即便e抗原轉陰,也沒有降低乙肝併發症的概率,最後併發症(如肝癌)而死亡的比例並未降低。
主要見於以下文獻:
1. Yuen,M.F.,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interferon alfa treatment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The effect on hepatitis B e antigen seroconver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rhosis‐related complications. Hepatology, 2001. 34(1): p. 139-145.
2. Lok, A.S.,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alfa. Gastroenterology, 1993. 105(6): p. 1833-1838.
以上兩項研究由香港大學附屬醫院瑪麗醫院完成。第一篇發表於, Hepatology雜誌,其影響因子13.246,在該領域中排名第四。第二篇發表於Gastroenterology,其影響因子 18.187。
《乙肝患者健康箴言:明明白白治乙肝》中說到:
根據我國香港和台灣多名肝病專家進行的大樣本(1200多例)和長期隨訪(9-14年),得出以下結論:
①亞裔乙肝患者使用干擾素療效較差,血清表面抗原陰轉率<5%,e抗原轉陰率5%~20%,與自然轉陰率沒有顯著差異。
②干擾素治療亞裔病例雖然有一定近期療效,但遠期效果不理想。
③亞裔患者e抗原血清轉換主要系自發性發生,是免疫功能活化的結果,而不一定是干擾素治療的效果。
④干擾素對亞裔病例肝硬化的進展和肝癌發生無阻止作用。
該書作者劉士敬博士,為解放軍302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主任。
所以目前已經有了 針對中國人的 大樣本 臨床統計研究,並且進行了長期隨訪,只是《指南》並未引用。
以下文字皆摘自該書原文:
第12章 明白乙肝防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
目前正規的治療方案可以在短期內,將發病狀態的異常肝功恢復正常,達到臨床治癒水平。但是這種治癒水平往往只是暫時的,由於乙肝病毒沒有得到清除,病毒依然潛伏至深,沒過多久,病毒複製伴隨機體免疫異常,新一輪的炎症活動就會暴發,肝炎的進程呈現出此起彼伏,緩解和惡化交替出現的局面,病變最終向肝硬化方向演變。
最近患者先後去了上海和北京等較有影響的幾家專科醫院,尋訪多位專家,得出的治療方案各不相同,拿著幾張內容各異的處方,患者犯難了,到底該信誰的?實際療效分析:達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俗稱為「澳抗」)陰轉者為2%,肝功能持續正常者只佔13.5%,絕大多數患者雖經多年治療,但是病情並未得到控制,有的患者肝功檢測反覆異常;有的乙肝病毒複製指標始終陽性;有的雖然一時陰轉,沒過多久又轉為陽性;有的雖然轉陰了,但是病情卻惡化,出現了肝硬化情況。干擾素最終認定對於亞裔人種、家族傳播背景的乙肝患者療效不佳;治到什麼時候就可以不治了?有人認為是「三陽」全部轉陰,有人認為是肝功正常就可以了,遇到這個問題時,患者不清楚,許多醫師也難以回答,各種文獻提及的標準各不相同,《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附件中對於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療效評定標準,沒有治癒這麼一說,最好就是顯效(完全應答),條件是轉氨酶正常,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乙肝病毒DNA均陰轉。即便是達到顯效標準也是無比困難,因為慢性乙肝患者的表面抗原往往都是終生攜帶的,治療一輩子也可能無濟於事,如果所有醫院、所有患者都為達到這樣一個顯效標準而努力的話,治療將是無止盡的,如果以上乙肝病毒指標全部陰轉的確是件好事,但是目前治療水平非常有限,達到全部病毒指標轉陰幾乎是不可能的。迄今為止,無論花多少錢,使用多少種中西藥物,使得所有乙肝病毒從肝組織或血液中徹底消失,是難以做到,也是極不現實的,最為公認的治療藥物,如干擾素和拉米夫定也只能在符合其適應證的情況下對乙肝病毒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尚談不上徹底清除和消滅,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只能抑制HBV複製,從而緩解炎症活動性,對整合病毒無作用,對肝細胞核內乙肝病毒的原始模版cccDNA也無作用,故停葯後cccDNA又重新成為病毒複製的模板。目前各種新葯、新療法,無論是進口,或是國產的,無論是衛生部批准的或是沒有批准的,都是具有嘗試性的,並非成熟的、決定性的我國使用這兩種藥物的乙肝患者已經累積超過60萬,分析干擾素和拉米夫定在我國的使用情況,從各種資料及臨床試驗總結的結論看,幾乎一致認為效果不理想。①亞裔乙肝患者使用干擾素療效較差,血清表面抗原陰轉率<5%,e抗原轉陰率5%~20%,與自然轉陰率沒有顯著差異。
②干擾素治療亞裔病例雖然有一定近期療效,但遠期效果不理想。③亞裔患者e抗原血清轉換主要系自發性發生,是免疫功能活化的結果,而不一定是干擾素治療的效果。④干擾素對亞裔病例肝硬化的進展和肝癌發生無阻止作用。抗病毒治療理想的目標是病毒指標悉數轉陰,但是目前只能作到幾項指標陰轉,並且這幾項病毒指標陰轉實際含義非常複雜,並非病毒指標轉陰都是好事。這個變化是由於治療還是自然變化引起的,難以確認;如果指標果然陰轉,這個陰轉是藥物的作用,還是機體自身免疫的結果,也難以判定。關鍵的問題是,某些情況下,病毒指標的陰轉,並非一件好事,乙肝病毒長期在藥物壓力之下,可以發生多種多樣形式的變異,變異可以發生在病毒不同的基因編碼片段,一旦病毒發生變異,可以出現相應部位的病毒指標陰轉,最常見就是乙肝病毒前C區和C區的變異,這種變異可以出現「大三陽」轉為「小三陽」的情況,但是這種轉陰並非好事,病毒變異往往是病毒逃避打擊,適應藥物作用,喬裝打扮,改變形態,更是隱蔽性的生物效應,變異後病毒可能更具有破壞和攻擊性,機體免疫功能無法識別和消滅病毒變異株,病毒干起壞事更是肆無忌憚。目前發現多數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病毒情況就是「小三陽」而非「大三陽」。也就是說患者苦苦等待盼來的病毒指標轉陰並非都是好事。所有醫務人員都清楚地知道和承認,目前尚無理想的、特效的乙肝藥物問世,越是這樣,各種帶有嘗試性的藥物和療法越是不斷推陳出新,這個專家推薦使用這套方案,那個專家建議使用那種藥物,上海有上海的一套,北京有北京的一套,各自為政,目前有主張聯合治療者,也有主張序貫治療者;長期無休止的轉陰治療,使患者身心疲憊,勞民傷財,換回的往往是失望和沮喪。要說連綿不斷無休止嘗試各種治療,最大的受害者,肯定就是乙肝患者,他們從起先抱著強烈治療慾望和信心,積極求醫問葯,四處看病,到最後病情依然反覆,病毒指標一點不變或是來回變化,錢財耗盡,彈盡糧絕時,帶來的只有痛苦和失望。眾多外商也看好中國乙肝這片市場,源源不斷開赴中國,他們相繼推出的干擾素類、核苷類抗病毒新葯以及各種免疫製劑,迅速佔據了我國大中城市的醫藥機構。這些來自於國有單位(公費醫療)或百姓的血汗錢(自費用藥),最終流向何方?是否物有所值?是否解決了我國乙肝這一難題?的確值得深究。
昂貴的乙肝新葯,並沒有出現人們朝思暮想渴望看到的結果,廣大病患等來的依舊是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結果,洋人報道說,干擾素對於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轉陰率可達50%以上,對於e抗原(HbeAg)的轉陰率也在35%以上,但是,它在我國推廣使用已有10年以上的歷史了,實際效果遠不如預期的那麼好,昂貴乙肝新葯在國外使用,業績顯赫,為什麼來到中國,屢屢受挫,令醫務工作者深感困惑,也令廣大患者失望至極。.昂貴的乙肝新葯不應推廣而應限制。①出奇的昂貴价格。②似是而非的療效。③不符合中國乙肝發病的特點。④已知的、明確的一些副作用。⑤潛在的、未知的一些副作用。乙肝患者經治療後,臨床治癒(癥狀緩解、肝功正常)並不難,基本治癒(肝功正常、乙肝病毒複製指標e抗原和HBVDNA陰轉且持續一年以上)則比較困難,徹底治癒(肝功正常、所有病毒指標陰轉並且不再複發)幾乎不可能。為能使「大三陽」轉為「小三陽」,不少患者使用了多種昂貴的藥物,日均花費達到200元以上,但大多數患者都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抗病毒及免疫調節是治療乙肝的主導方向,但是目前並無特效藥物,許多葯可能有效,也可能無效,因人而異。如果你是一個乙肝病毒攜帶者,病毒複製指標為陰性,肝功能正常,那麼,這已經達到了基本治癒標準,如果要想清除一切乙肝病毒指標(包括表面抗原、核心抗體),根據現有的醫學技術水平,確實是難以達到的對輕度的慢性乙肝,治療重點可放在抗病毒之上,輕度乙肝完全有可能恢復並穩定在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狀態。按照以上方法進行治療,可大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遺憾的是,無論怎樣用藥,絕大多數乙肝患者病毒指標總還是陽性,少數人病毒似乎是陰轉了,但是病情越來越重,這是怎麼回事?抗病毒治療是乙肝治療的中心任務,但是,衡量這一任務完成好壞的標準,卻不能簡單地以某項指標陰轉為代表,理想的治療結果應該是:主要的病毒複製指標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持續陰轉,肝功系列保持正常,身體、心理無異常。但是,以目前實際情況看,完成這一目標非常困難,主要原因是我國乙肝有其獨特的傳播、發病特點,我國乙肝多來自於家族性的垂直傳播,帶有點「遺傳」色彩,病毒多自幼而入,深深潛藏於肝臟之中,根深蒂固,病毒的抗干擾、耐藥性能極強,極易變異,逃避打擊,打擊不當,常易傷害無辜。
科學研究結論表明:「三陽」(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之中,有可能陰轉的是e抗原,有隻有它的陰轉尚有一些積極意義,表面抗原極難陰轉,核心抗體陰轉幾乎不可能,即便是e抗原陰轉了,也要分析其陰轉是屬於自然陰轉還是病毒變異引起的陰轉,目前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病毒變異引起的陰轉,其後果更加嚴重,還不如不轉因此,抗病毒治療也需因人而異,萬不可一哄而上,見著病毒陽性者就忙著轉陰,乙肝病毒的轉陰治療較為適合於後天感染的、感染時間較短、病情較輕、轉氨酶輕度升高者,而對於病毒攜帶者及垂直感染的乙肝不必勉強使用。今日進口這種新葯,明日引進那種新葯,新葯一個比一個貴,療效卻一個比一個差,患者掏出的血汗錢最終換回來的是什麼?我國龐大的臨床基地,成為洋葯的實驗場所,而我們自己卻無能為力。.忽而抗病毒,忽而調整免疫,忽而又轉向抗纖維化;忽而用中藥,忽而用西藥,江南有江南的一套,江北也有自己的主張,乙肝治療能不能規範化?醫生今天開這葯,明天用那葯,患者像牽著鼻子的小羊,跟著別人東奔西跑,乙肝治來治去,到底在治什麼乙肝患者花多少錢治病,最好也只能落得個基本治癒,而表面抗原依然維持著陽性,乙肝這頂帽子還得戴著,時刻都有可能再次複發,
「今日進口這種新葯,明日引進那種新葯,新葯一個比一個貴,療效卻一個比一個差,患者掏出的血汗錢最終換回來的是什麼?我國龐大的臨床基地,成為洋葯的實驗場所,而我們自己卻無能為力。」!!!!
1、許多醫生有發論文的壓力,所以希望病人採用新療法,聯合療法。
2、干擾素比較貴,經濟效益好。
3、醫院自然也希望更好的經濟效益,更多的研究成果(文章)。
4、製藥商自然不必說,有著巨大的利益驅動。
以上這些因素或可解釋中國在干擾素的療效尚不明確的情況下被大量使用的原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