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那麼在意合群

2018-04-08 素衣 素衣嘆

「今天晚上單位聚餐,我真的不想去,但為了不讓人覺得我不合群,還是去吧。」

「同志們都在議論某某,其實我覺得他那種生活方式無可厚非,但為了有共同話題,還是跟著貶他幾句吧!」.......

很多時候,明知有些做法不合己意,有些說法是違心之語,我們還是選擇與周圍保持一致,隨波逐流。犧牲時間、浪費精力、甚至抹殺興趣愛好、違背做人準則,只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與大家一樣。我們為了融入一個圈子,不惜失去「成為自己」的可能,我們為了顯得「正常」「合群」,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圈子究竟有何魔力,讓我們如此奮力追趕、誓死追隨?

《親密關係》中,兩位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闡釋——

(早期人類)孤僻的人比合群的人在繁衍子女和養育後代的成功率上更低。這種環境下,能夠與他人形成穩定持續、充滿關愛的人際關係的個性傾向就具有演化學上的適應意義。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早期人類為了生命安全和繁衍後代的大業,不得不放棄部分個人利益融入群體,以尋求保護。今天,我們早已不需要躲避野獸,結婚生子更有了完善的保障,但那種對群體的渴望卻早已深植於我們的基因密碼里,歷經千百代的刻錄,成為了人類的一種本能。

除了安全感,群體還可以為我們提供歸屬感,而歸屬感與個人的幸福指數密切相關。我們渴望被群體接納、認可,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我們是有價值的。如果我們被周圍的圈子排斥,無論在他人眼中這個圈子多麼糟糕,我們也很難勸說自己這不是我們的錯。

我們是如此在意他人眼中我們的樣子,對自己的價值判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周圍人對我們的看法和態度。如果我們被人喜歡、重視、愛戴,我們就更看重自己;如果我們被人排擠、忽視、討厭,我們就很難喜歡自己。我們從沒想過與自己的本能稍作對抗,仔細思考一下,他人的接納、讚美是否如想像中那般值得期待。

值得慶幸的是,古希臘哲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對我們進行了言傳身教,刻在德爾斐神廟門楣上的銘言——「認識你自己」,這千百年前的智者之語,穿越歷史的迷霧,對今天的我們仍有巨大的啟示意義。

它告訴我們他人眼中的「我」也許並不是真的「我」,那麼,加諸在這一片面甚至是歪曲的形象上的評語,與「我」到底有幾分關聯?我們為什麼要為了對「這個人」的評價而得意或消沉呢?

更何況,群體的意見未必總是公正而嚴謹的,尤其是當這個群體的成員本身認知水品較低或別有用心的時候,我們更不用過度重視與群體的聯繫。如果你還記得被燒死在鮮花廣場的布魯諾,因性傾向飽受輿論詬病而自殺的天才數學家圖靈,行吟在汨羅江畔的屈原,「人言可畏」的阮玲玉,你必對不理智的公眾評價有一個透徹的認識。從而被先哲「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澄明所折服。


當然,這不是說,為了獲得心靈的平靜,我們要擺出戰鬥的姿勢,視他人為地獄,而是說我們可以如希臘哲人教導我們的那樣,不為他人的評價所累。更不要為了顯得自己「正常」「合群」而對群體的意志刻意逢迎,我們要意識到,合群與否並不是一個人價值的公正展現,因此,我們無須勉強自己去合群,當然,也無需為了標榜自己三觀端正而特意不去合群,認清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不被他人的意志裹挾,活得對自己有所交代,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推薦閱讀:

社交恐懼症的一點想法
社交恐懼症心理:在意別人的看法
出行的便利方式帶來社交革命
改變真的這麼難嗎?(五)
經典催眠案例:如何在談笑間完成恐懼症的療愈

TAG:合群 | 心理 | 社交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