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初萬:從業38年的字體設計師,創造10萬個有生命的漢字|Figure

倪初萬,北京人。字體設計師。38年間獨自設計了總量超過10萬字的漢字字體。但仍稱自己為「業餘設計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966342187911421952


倪初萬就住在景山公園的邊上,那裡至今仍是北京文藝青年和攝影師的聖地之一:因為這裡是北京的中軸線,傳說崇禎帝就是在這裡看著他的江山,哀怨自縊。倪初萬冬天的時候喜歡從景山的門口經過,因為那裡有一面紅牆,陽光會把樹影、人以及一切可以被投射的物體照在那面紅色的牆上。他腦海中始終有一個想法:就是在這面牆上,每一個擁有影子的人都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字體。

十幾年前,倪初萬參觀一個中日小朋友的書法邀請賽,中方參加的小朋友都是寫傳統的楷書,寫得都不錯;但日本小朋友卻寫得很隨意,發自內心。他當時就想:「我們的課本都是宋體、楷體。為什麼一開始就要強加給他們(學生)宋體呀,這難道不是一種摧殘嗎?」

倪初萬的體系中:字體不應當是永遠橫平豎直的,它應當是活的,被擬人化的,或者乾脆就是有人性的,那才是對生命的關注。「比如亞洲出現老齡化,可是還沒有字是給老人的。年輕人很瀟洒的有,那我覺得就很不公平,應該有一套字是給老人的。」

看到倪初萬老師的字體作品時,我們想了很久,也試著絞盡腦汁去用文字介紹他的設計,卻怎麼也無法準確地傳達視覺上的感受。於是Figure搜集了倪老師在字體設計上的幾個代表作,在此以圖片的形式呈現給出來。大家從這些字體中看到的生命力,就是他最想表達的東西,乾脆一點地說,那也是他38年來所發出來的全部聲音。

四歲半體

為了寫出四歲半體,倪花了三年時間觀察兒子寫字,然後自己用左手寫出了這些字。最初他用左手寫了快1000個字,忽然發現寫得越來越像右手,只好停兩三天再用左手寫。

叢林漫步體

筆墨的表情體

倪初萬認為,「以人為本」是西方的理念,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筆墨遊離也好,英雄主義也好,字體只是這個氣場中的元素而已。

喜鵲巢體

倪初萬創作這個喜鵲巢字體的初衷是有一天抽煙的時候,一陣大風把喜鵲巢給颳了下來,他覺得這是他第一次關注到喜鵲的生存狀態,而在這以前,這種東西總是被人們忽略的。

歲月如金體

老人來信體

在倪初萬眼裡,老人的字,是用顫抖的手很困難地寫出來的,就像他的母親寫出來的字:寫得很困難,但是是很用心寫出來的;眼睛吃力,腦也吃力,手也吃力。

瑞典民間的說法是,宜家的標籤和目錄冊印刷量僅次於《聖經》——那幾乎是數量最龐大的印刷品了。而中國的宜家使用的正是倪初萬設計的方正氈筆黑體。

在創作了超過10款商業字型檔之後,倪初萬仍然反覆強調自己是一個不三不四,不倫不類,心猿意馬,腦滿腸肥的「業餘字體設計人」。

他不願意有任何的頭銜、符號,因為他不想晚節不保。

在他看來,設計是從生活中獲取的。有些所謂的「專業」,帶來的也許只是閉門造車,造出的是一堆沒有「根」的字,即使這些字被作為商業作品被推向社會,那麼也註定將是一堆「垃圾」。

每個漢字都存在於方寸之間,而字體設計就是努力地讓這些字不要被桎梏住,不斷和方框作鬥爭的過程,這個58歲的「業餘設計人」卻從沒打算停下來。

特別鳴謝|方正字型檔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推薦閱讀:

他摯愛赫本一生卻終身未娶,為她做300件美衣,獨留百年傳說
我為設計師總結了以下5種職業發展規劃。
在設計的過程中,怎樣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下篇)——提升方法論
給外婆拍清宮照的95後竟然是中國首位登上紐約時代廣場的珠寶設計師?
一個設計師最高的境界是什麼?

TAG:字體設計 | 方正字型檔 | 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