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韜略丨昂貴的過山車,李澤楷的2000

18天,一個近乎空殼的公司,憑藉互聯網高燒的泡沫,鯨吞了一家百年歷史,每年百億凈利潤,凈資產數千億的大企業。

文 / 華商韜略 畢亞軍

「我的現金就是120億美元,剩下的只能給股票,多餘的錢,我一分都沒有了。你們接受,這個生意就成了。不然,到此為止了。」

【1】

1999年,互聯網浪潮席捲全球,不願被李嘉誠「籠罩」的李澤楷決定把握機遇,干出自己的新天地。

他靠著一紙「數碼港」規劃成功遊說香港政府獲得了大片土地,並在內地互聯網行業展開了投資,比如與美國IDG一起,各向已經窮到租不起伺服器的騰訊注資110萬美金,並各佔有騰訊20%的股份。

他還找來父親最欣賞的經理人之一的袁天凡,出任其事業旗艦——盈科亞洲拓展的副主席,助陣自己攻城掠地。

被譽為李嘉誠軍師的袁天凡,曾是港交所史上最年輕的總裁,協助李嘉誠完成過多樁大買賣,並且講過若不是李嘉誠,我不會為任何人打工的狠話。

聯手之後,李袁迅速展開了行動。

1999年5月,盈科亞洲收購了華商韜略榮譽總編輯黃鴻年旗下的港股空殼上市公司——「得信佳」,將「數碼港」注入,並更名為「盈動數碼」,成功借殼上市。

藉助互聯網的瘋狂,「盈動數碼」被熱烈追捧,市值很快從百億級升到超過2000億港元,甚至直追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成為香港市值前10大。

李澤楷也因此成了亞洲互聯網神話締造者和新世紀的財富英雄,而且他的神話還在持續放大——市場看多互聯網,看空傳統產業的情緒越來越濃烈。

然而,置身神話中央的李澤楷和袁天凡,看著公司股價猛漲,內心卻越來越不安。他們非常清楚,要將盈動數碼的藍圖變成現實,不但需要漫長的時間,而且充滿了不確定因素,一旦互聯網不再狂熱,他們的實值絕對撐不起市值。

更重要的是,身在神壇之上的他們從內心認定:已經極不理性的狂熱很快就會消退。

如何搶在潮水退去之前,利用巨大的市值優勢和互聯網吸引力,把盈動數碼做成有實實在在資產和業務的公司,成了袁天凡與李澤楷日思夜想、只爭朝夕的頭等大事。

也是最頭疼的事。

【2】

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消息傳來——

2000年1月24日,英國大東電報局和新加坡電信同時宣布,雙方將就香港電訊與新加坡電信的合併進行洽商,但具體方案尚未達成。

擁有百年歷史的香港電訊是電訊市場的領導者,1999財年,其總營收超過320億港元,凈利潤高達115.07億港元,既有充足的現金流,還沒有長期負債。

但在市場普遍看多互聯網,看空傳統電訊的背景下,這樣一個每年百億凈利潤的百年企業,其市值竟然還不如近乎空殼的盈動數碼。

更重要的是,持有香港電訊54%股權的英國大東電報局也是互聯網的看多者,希望快速跑向互聯網,因此才有了出售香港電訊的決定。

李澤楷和袁天凡馬上意識到這是個天賜良機:若能把香港電訊買下來裝入盈動數碼,做實盈動數碼的願望將一舉實現。

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太不容易。

袁天凡預估,這至少是一個價值350億美元的交易,但盈動數碼除了市值,可以說是兩手空空。

如何找那麼多錢來收購香港電訊?這是個天大的問題。

即使找到錢,也還有兩個大問題:

一是如何讓大東電報局放棄早就預謀合作的新加坡電信。由李光耀的小兒子李顯揚執掌的新加坡電信,當時正拚命開拓國際市場,從其虎口奪食,需要好幾把刷子。

二是必須爭分奪秒抓緊時間,在互聯網依然高燒時就把事情搞定。袁李二人心裡都非常清楚,一旦互聯網高燒褪去,盈動數碼就會成為燙手山芋。

幾百億美元的交易,擊退一個國家的骨幹企業,還要爭分奪秒地搶時間。這些挑戰個個令人望而生畏,但李澤楷和袁天凡還是決定干。

【3】

盈動數碼的狙擊方案還在密謀中,新加坡電信就把事情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2000年1月26日,大東電報局與新加坡電信聯合宣布,已就合作交易拿出了初步性的模式與方案。

袁天凡和李澤楷馬上緊張起來,等不及具體方案出台,他們就殺出了地平線:第一時間把盈動數碼有意競購香港電訊的風悄悄吹給了大東電報局,以打亂新加坡電信的進展,為自己贏得時間。

與此同時,袁天凡親上火線,和香港電訊管理層展開了溝通、談判,希望對方選擇盈動數碼,而不是新加坡電信。

「我告訴他們,新加坡電信和你們一樣面臨向新經濟轉型的問題,兩家傳統企業合在一起,一定是先從節流而不是開源方面整合業務。如果新加坡電信成為你們的老闆,必然會裁員和壓縮業務成本,觸及你們的利益。

袁天凡同時還承諾:「盈動數碼已經佔據新經濟的高點,自己也不會經營電訊業務,如果我們收購你們,不會在業務和人事上有什麼變化,大家的利益可以最大保障。」

在既得利益的誘惑下,香港電訊管理層動搖了,天平開始向盈動數碼傾斜。

2月11日,新加坡電信和大東電報局的談判還在進行,盈動數碼公開向新加坡電信宣戰,表示自己也有意提出收購香港電訊的獻議,而且正在制定具體方案。

【4】

盈動數碼最終趕出了完成收購的兩套方案。一是純用股票,即用盈動數碼暴漲的股票去收購香港電訊;二是用股票加現金。

雖然做了兩套方案,但李、袁二人內心非常清楚,交易要成,只會是第二而不會是第一方案,因為大東電報局賣出香港電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套現。

明知只有第二方案有用,依然認真地做了第一方案,袁天凡的算盤是:

要用第一方案增加大東電報局對第二方案的好感,更重要的是,要迷惑新加坡電信,使其輕敵。

「我相信,新加坡電信最終也會是股票加現金。因此,我想用這個第一方案讓他們低估我們付出的現金規模,不要把現金給得那麼高。我認定,給大東更多現金,將是擊敗新加坡電信的關鍵。」袁天凡在接受華商韜略專訪時回憶說。

遞出方案之後,袁天凡開始以秒計時了。

在整個收購中,袁天凡最擔心的就是時間不夠。他斷定,即使沒有新加坡電信,只是盈動數碼單獨提出收購,要完成這個交易,也必須以快制勝。

因為,他們絕對沒有能力,也不會願意給出300多億美元的現金去收購香港電訊。

「只有大東電報局肯收我們的股票,再加上一些現金,我們才能完成這個交易,這個交易也才有價值。而大東一定只會在繼續對互聯網絕對樂觀,對傳統業務絕對悲觀,同時還對盈動數碼的股票價格持續看好的情況下,才會願意接受盈動數碼的股票。」

袁天凡心裡清楚,這種對互聯網絕對樂觀、對傳統業務絕對悲觀的時機,以及盈動股票持續走高的時間,一定是稍縱即逝。

因此,那些天,他做夢都在擔心市場突然從互聯網高燒中清醒過來。

即便互聯網依然高燒,要讓大東電報局接收盈動數碼的股票,進展也依然比想像的難得多。

「和大東財務顧問談判時,對方第一句就問,你可以出多少錢?我回給他的第一句則是,你可以接受多少股票?」袁天凡回憶:「大東的第二句是,我們一股盈動數碼都不會要的;而我也直接告訴他,我絕對不會完全出現金來收購。」

然後,談判陷入僵局,被聊死的天兒半天沒有蘇醒過來……

袁天凡心裡緊張得要死,但也只能聽天由命,裝出一副我無所謂的樣子。「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做足了準備功夫,就只能看幸運之神是否眷顧了。」他解釋道。

對峙與冷戰後,大東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可以考慮接受股票。

這個天大的困難解決了,袁天凡大舒一口氣,站到了一個更大的困難面前:

除了股票,沒有什麼資產可抵押的盈動數碼,需要拿多少現金,又到哪裡找到那麼多的現金呢?

【5】

袁天凡估計,盈動數碼至少要拿上千億港元,才能比新加坡電信給得更高並滿足大東套現的慾望,但盈動數碼絕壁是沒有錢的。

只有一條路,找銀行借。

如何讓銀行將上千億港元借給沒有錢,也沒有資產的盈動數碼?袁天凡用盡了心思。最終,他從一條香港法令看到希望。

「我們收購香港電訊是用香港公司法的一個法令。按此法令,如果我們的收購能贏得香港電訊在大東電報局之外75%其餘股東的贊成,我們就可以收購整個香港電訊公司,要是我們達不到這個贊成率,我們的收購也就作廢。」

袁天凡說,這意味著:一旦盈動數碼收購香港電訊,可以擁有的將是整個香港電訊。

從此出發,袁天凡找到了撬動銀行的籌碼。

「如果我們不能擁有整個香港電訊,收購就不會發生,也就不會用銀行的錢,而銀行還可以收些手續費用,賺這樣的錢,他們會高興;如果我們收購成功,我們則會用從銀行借來的錢買下整個香港電訊。這樣,我就可以告訴銀行,你不要看我盈動數碼值多少錢,而要看香港電訊值多少錢。因為是我收購成功之後,香港電訊就是我的,將來還錢的對象也可以是香港電訊。

袁天凡相信,只要銀行明白這點,就一定可以放款,因為香港電訊有充足的現金流,幾千億資產,而且沒有長期負債,是值得放款的對象。

何況,他們還有剛剛一筆交易就賺了1000多億的李嘉誠背書。

不出所料,這個工作進展得容易。銀行愉快而迅速地接受了袁天凡的建議。

最終,以滙豐為首的銀團認為香港電訊可以負擔130億美元的債務,同意為盈動數碼提供130億美元的銀團貸款,條件是,貸款僅限於用來收購香港電訊。

從談判到獲得130億美元貸款,整個過程,袁天凡只用了4天時間。

【6】

銀行貸款130億美元給自己,但袁天凡卻不想將它全部給大東電報局。

「因為我們還想留點錢繼續發展,但我也知道不能給得少,否則就會失去對新加坡電信的競爭力。」

一番權衡後,他們決定盡最大誠意,給大東120億美元現金。

袁天凡告訴大東,「我的現金就是120億美元,剩下的只能給股票,多餘的錢,我一分都沒有了。你們接受,這個生意就成了。不然,到此為止了。」

隨即,爭奪進入了白熱化。

被截胡的新加坡電信發起了反擊。2月26日,新加坡電信發布公告,擬起訴財務顧問滙豐銀行,原因是,滙豐在服務他們的同時,又腳踏兩隻船幫李澤楷競買香港電訊。同時,新加坡電信正式明確了50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收購新方案,並且發表聲明說,傳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新聞集團將入股新加坡電信,全力支持其合併香港電訊的計劃,以動搖大東電報局已經偏向盈動數碼的心。

市場為李澤楷和袁天凡捏了一把汗。

但袁天凡看到新加坡電信的新方案後,卻已有了穩操勝券的輕鬆感。

他相信,同新加坡電信的50億美元現金比起來,能夠讓大東馬上拿到120億美金真金白銀的盈動數碼,最終會贏。

3天後,這個亞洲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戰塵埃落定。

香港時間2000年2月29日凌晨3:30,盈動數碼接到大東電報局的通知:這個生意,我們做了。戰鬥到最後一刻的新加坡電信隨即宣布退場。

從11號公開宣戰到29號解決戰鬥,不過18天。

18天,一個近乎空殼的公司,憑藉互聯網高燒的泡沫,鯨吞了一家百年歷史,每年百億凈利潤,凈資產數千億的大企業。

【7】

鯨吞香港電訊之後,盈動數碼更名為電訊盈科,並一度創造了超過5800億港元的市值,李澤楷也風光至極,甚至被認為將超越了剛剛出售掉Orange,一舉獲得溢利1680億港元的父親李嘉誠(李嘉誠在1999)。

但最終,姜還是老的更辣。

李嘉誠賣掉Orange之後的2000年8月,曾委派愛將霍建寧聯合6家國際財團,親自坐鎮倫敦指揮,計劃以450億美元競投德國3G營業執照,但在激烈競爭的最後時刻,一貫恐高的李嘉誠主動「認慫」了,從香港打電話讓霍建寧退出競爭,而且趁機將旗下公司「和黃」手上持有的歐洲電訊業務股份統統賣了出去。

得到消息的國際財經媒體紛紛質疑李嘉誠的決定,聲稱這將讓「和黃」徹底失去成為國際電訊巨頭的可能性,美國紐約時報直接感嘆「超人失去威力了嗎?」霍建寧也一度沒完全懂李嘉誠,雖然他毫不猶豫地執行了李嘉誠的決定。

但李嘉誠就是李嘉誠。

「和黃」退出這次大交易後,互聯網泡沫繼續狂破,在競爭中獲得了該牌照的電訊巨頭因此股價大跌,李嘉誠則在等到3G技術逐漸普及,准入標準亦相應降低後,大殺回馬槍,大撿便宜進而建立了「長和」今日的電訊業務根基。

李澤楷這邊則堪稱是曇花一現。

香港電訊的收購完成不久,他們此前擔心的事情就撲面而來了。瘋狂至極的互聯網泡沫走到盡頭,無數互聯網公司的股價斷崖式下跌。

曾經最輝煌的電訊盈科最終落了個最慘的下場,不到兩年,其市值便從5800億跌到200多億。

也就在電訊盈科由盛轉衰的過程中,2001年6月,李澤楷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的騰訊公司20%的股權全部賣給了MIH TC。

不過短短兩年時間,李澤楷便通過騰訊獲得了超過10倍的回報,但也做成了他人生最遺憾的一筆交易。

前些天,騰訊發布公告稱:MIH TC計划出售其所持有約佔騰訊已發行股份2%的股份。這2%,也不是很值錢,不過才區區769億港元而已。

如果李澤楷當時不賣掉那20%的股份而是持有至今,這種一次700多億港元的套現,他大概可以來上六、七次,差不多是馬化騰現在的1.5倍。

還有一個插曲是,李澤楷大做互聯網時,李嘉誠也沒有隻看互聯網的熱鬧。他推動成立了紅極一時的TOM公司,並將其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

更大的插曲是,李澤楷賣掉騰訊時,曾把騰訊推薦給TOM公司,TOM一度有以不超過5000萬美元成為騰訊絕對控股股東的機會。

但不知是李嘉誠的親自否決,還是TOM管理層的否定,當時手握數十億併購資金的TOM把這個機會留給了MIH TC,也與今天的上萬億財富失之交臂。

因此,錯過騰訊的不單是李澤楷,也更是李嘉誠。

但誰又能說這是真正的錯過呢?

TOM當時的CEO王兟在接受華商韜略獨家專訪,並把這個悲傷成泥石流的故事告訴我以後,我將它轉述給了一位曾經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CEO。

這位老哥聽完我的講述後,哈哈大笑。

「說了你可能不相信,我們當時也有機會控股騰訊,但最終也沒有。但我不覺得遺憾,而是慶幸:我們沒有阻礙騰訊去成為一家巨無霸公司。」

他的意思是,他們一旦控股了騰訊,也就沒有了今天的騰訊。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推薦閱讀:

智語科技獲1000萬元Pre-A輪融資
年輕人這樣理財,這輩子不會太窮
宋城演藝2015年花26億買的六間房 現在咋樣了
投資理論(5):相反理論(Contrary Opinion Theory)|米羅

TAG:李澤楷 | 李嘉誠人物 | 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