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憲制,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

一塊土地上有人類活動就算有了「文明」。但這並不意味著,自然而然地且必然的,就會出現一個或一系列政治共同體,構成一個或一些國家。那麼在華北平原這塊土地上,究竟是什麼因素促成了中國的發生和構成?在各方面自然條件都很艱難的境遇下,面對著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為了能活下去,活得還稍好些,我們的先人被迫創造了哪些長期穩定的和基本的制度?

這本書就是試圖回答這些問題。我選了一些蠻有意思的制度設計,看看作者是怎麼解讀的。

小時候有兩則公益廣告我一直印象深刻,一則是媽媽忙了一天晚上在給奶奶洗腳,男孩看到了也搖搖晃晃的端盆水給媽媽洗腳。還有一則是爺爺得了老年痴呆,在外面吃飯把水餃偷偷塞進兜里,因為要帶回去給兒子。蠻感人的,教育子女要孝順父母。後來長大了我就發現了問題,為什麼我的記憶里沒有對應的教育父母關愛子女的廣告?相反,就算個別父母虐待子女的事件被曝光,他們也沒受到法律的制裁。儒家不是提倡「父慈子孝」嗎?「父慈」可是首先強調的,怎麼反而被忽略了?其實歷史上中國王朝也有這種現象,即干預「子不孝」,而不干預「父不慈」, 在作者看來這是一項智慧且精巧的安排。

首先「父慈」有兩種自我執行動機,一種是生物性的,即所有生物都更關心自己的下一代,而不是上一輩。另一種是,如果父不慈,則子不孝,也就是民間常說的報應。但對於「子孝」這兩種自我執行動力都沒有。

其次,在古代農村,國家很難取證「父不慈」,孩子太小無力抱怨,也不敢抱怨,而且那些沒得到足夠「父慈」的孩子很可能就沒活下來,無法取證。更尷尬的是如果懲罰還可能加重孩子的困境。而查證「不孝」則容易多了,只要孩子長大成人,基本就可以斷定父親履行了義務,就該兒子了。

對國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子孝」可以解決養老的問題。在幾乎沒有市場和貨幣的農耕社會,食物很難保存,也就沒辦法囤積大量的食物或財富供自己老來消費。另外國家也沒有這個能力實行社會化養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以某種或強或弱的制度要求兒子為父母提供基本的生活資料,老人的生活註定悲催,或成為村子的負擔,這是非常不利於社會秩序的構建。(古時候老外是怎麼解決養老的問題的?)

綜上,後世歷代王朝把「不孝」定為重罪,卻未在法律上強求「父慈」,實在是一項非常明智的制度設計。

再來談談男女關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男女授受不親「。為什麼要儘可能的減少男女交往,刻意的保持距離?在古代,村落的組織結構是基於父子關係和兄弟關係,而男女關係不僅可以形成和擴展父子、兄弟關係,還可以顛覆父子、兄弟關係,甚至破壞整個關係網路,也就是亂倫。這裡的亂倫指的是從社會後果來看應當避免發生的兩性關係。那為什麼會容易發生亂倫呢?因為人是視覺動物,在本來就很狹小的農耕村落,人際關係又很緊密,抬頭不見低頭見,日復一日,很容易日久生情,一次不經意間的「授受相親」,就可能點燃兩情相悅的乾柴烈火,然後就是無法收拾的悲劇!對於古人而言,「男女授受不親」不是教條,不是不食人間煙火,而一定是把人性看的太透了。

在今天某些人看來的野蠻和愚蠢,也不全然沒有理由和依據。一個群體的長期「愚蠢」,從功能主義視角看,很可能就是他們在生存的具體情境中被逼出來的唯一選項,因別無選擇,所以是智慧。

但是,當今中國早已不再是農耕中國,而是一個現代化製造大國。這個基本條件的變化必然、已經且還將促使許多制度的變化,催生一些重要且基本的制度。但曾經塑造歷史中國的一些重要約束條件,仍然規定了當代與歷史中國在憲制上具有某些連續性。

面對歷史我們常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麼哪些算是精華?哪些又算是糟粕?也許符合當代人利益的就是精華,其他的都是糟粕。

推薦閱讀:

毛澤東留給葉劍英的遺囑是什麼?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保卣銘文
李大釗是怎麼死的?
中國古史-商前往事-邏輯思維
《古文觀止-過秦論》講述了秦朝怎樣的歷史?有哪些方面讓我們學習?

TAG:中國歷史 | 政治制度 | 蘇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