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玩心理 - 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

一.

短時記憶是指,在無複述的情況下,存儲時間最長不超過1分鐘的記憶,記憶容量為5-9個組塊,最新的心理研究表明,真實容量只有2-4個組塊。

大腦愛將複雜的信息分組分塊,各個擊破,減輕記憶的負擔,從而擴大記憶的容量,比如要記住19058763541,我們一般會在心裡說190-5876-3541。產品設計中,流程分步驟,頁面分區塊,都是在滿足大腦的這種嗜好。

用戶使用產品時,一般會承受3種負荷,行為負荷、視覺負荷和認知負荷。

行為負荷:點擊按鈕、滑動頁面、填寫表單等

視覺負荷:在屏幕上查看或尋找東西

認知負荷:記憶或思考

不同的負荷佔用的腦力資源也不相同:認知負荷>視覺負荷>行為負荷。認知負荷對用戶來說,最為耗費心神,產品設計中,我們需要權衡和取捨,盡量減少用戶的認知負荷,怎麼做呢?

將認知負荷轉化為動作負荷

比較典型的是找回密碼功能。如果讓用戶靠回憶想起密碼,是件很不人道的事情,相比之下,填個手機驗證碼,回答個密保問題,就簡單很多。有人可能會疑惑,密碼回憶不起來,密保問題又是怎麼回憶起來的?先賣個關子,在長時記憶中具體解釋。

這裡開個腦洞,不感興趣的同學請直接跳過。科技發明史也是人類不斷減輕自身認知負荷的歷史。遠有中國古代的算盤,將心算的認知負荷轉化為幾列算珠的上下撥動,近有Google翻譯,將翻譯的認知負荷轉化為一段文字的複製粘貼。如今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認知負荷也將交由人工智慧承擔。

未來會怎麼樣,你們想像過么?也許人類變得越來越懶,只愛承受簡單的動作負荷,大腦逐漸退化,變得像最最原始的機器人一樣只會機械性地操作。相反,承擔大量認知負荷工作的人工智慧,越來越聰明,甚至擁有了自己的意識。我們很難設想人工智慧在具備意識後的選擇,對於孕育他的人類,是毀滅重建還是心存感激?人類vs人工智慧……好了,瞎逼逼完畢,言歸正傳。

將認知負荷轉化為視覺負荷

1、系統記錄並顯示用戶的操作信息

如圖,面對海量的搜索結果,用戶很可能忘了哪些點過哪些沒點過,而鏈接點擊前後的顏色變化(如紅框所示,鏈接點擊後變成紫色)能幫助用戶快速區分。歷史搜索功能也是同理。

2、複雜的規則或流程,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傳達給用戶,便於用戶快速理解。用戶如果忘記,也有容易記憶的入口可以點擊查看。

3、新版本或新功能上線,APP的版本引導頁、功能操作引導等,也是在減少用戶熟悉新版本新功能的認知負荷。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發現,在人機交互的過程中,無論是將認知負荷轉化成動作負荷還是視覺負荷,系統都會承擔人腦的部分工作。作為人機交互中的第二大腦,系統比人腦計算力更強,記憶不分短時長時,而且存儲空間相比人腦接近無限。

二.

長時記憶是指存儲時間在一分鐘以上的記憶,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終身。它的信息主要來自短時記憶階段加以複述的內容,也有由於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長時記憶的容量似乎是無限的,它的信息是以有組織的狀態被貯存起來的。

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有兩種組織方式:言語編碼和表象編碼。言語編碼是通過詞加工信息,按意義、語法關係、系統分類等方法把言語材料組成「組塊」,幫助記憶。表象編碼是利用視覺形象、聲音、味覺和觸覺形象組織材料,幫助記憶。

長時記憶信息的提取有兩種形式:回憶和再認。再認比回憶更容易。密保問題比密碼更容易記起來,是因為後者靠回憶,而前者靠再認。

老用戶的表象編碼

理論中說到,長時記憶的信息有言語編碼和表象編碼兩種方式。一款APP的老用戶,可以非常熟練地操作APP,知道APP每個功能的路徑,對他而言,腦海中的功能路徑不是網站中的麵包屑,而是一張張UI圖,也就是表象編碼中的視覺形象。

比如每次查看支付寶的賬單,我的大腦會浮現支付寶【我的】界面的第二個列表,而不會浮現「支付寶-我的-賬單」這幾個字。

因此,每次APP的大改版,都是對老用戶長時記憶表象編碼的一次重構,產品設計中的引導很關鍵。

APP記憶點

產品定位精準的APP,用戶會形成記憶點,在合適的場景激發下,用戶會想起使用APP。比如

聽高質量音樂就想起網易雲音樂

搜高質量答案就想起知乎

無聊殺時間就想起抖音和我大黃即

記憶點的好處是能增加產品的活躍和留存,但凡事有利有弊,它也可能成為產品迭代的阻礙。

網易雲音樂5.0在評論中加入廣告,視頻內容佔據重要坑位,罵聲一片

知乎大眾化,導致早期大V流失嚴重

小清新的黑即為了用戶量,變成了刷奶子的黃即

為了擴大用戶規模,勢必會對早期種子用戶的記憶點形成衝擊,為了商業變現,勢必破壞早期建立起的完美形象。

在什麼時間點去做出這版迭代,迭代如何權衡產品的用戶價值與商業價值,需要產品經理們慎重考慮。

好了,正文完畢,以下是2個彩蛋

記憶並非存在大腦某處的電影,也不像硬碟上存儲的文件。記憶是一回想就會放電重建的神經通路。--from《設計師要懂心理學》

回憶是我們對自己講的一個故事。--from豆瓣的一張海報

完。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產品微醺(ID:PMDaiweiwei)

推薦閱讀:

產品經理到底是幹嘛的?主要是這 3 件事 #008
我是學生黨,我要做產品經理!
【17年總結】我的產品方法論
不擅演講的馬化騰在 08 年講了什麼?
談To B產品路徑邏輯:To B產品的核心本質到底是什麼?

TAG:產品經理 | 認知心理學 | 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