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統一的服務挖掘不對稱
最近有兩個事情,給我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個是和一個倉儲物流公司聊天。本來我想切幾塊邊遠地區的物流園,先找幾家熟悉的銀行做做項目貸款,結果一聊,公司需要的是所有的融資服務要有統一的標準,確定了項目之後,要在一兩周內告知是否可以做,簡而言之需要一個標準統一的快速反應服務。我自認為我要找的銀行做不到。傳統的銀行是分層管理下的授權經營,每個區域有自己的分支,自下而上地進行融資調查審批,並相應地承擔責任和享受收益,因此基本所有的業務都是自下而上的,都是帶著滿滿的地區差異化的,難以有統一的標準,更不用談效率了。而一旦這點不能突破,後續的股權融資,產業鏈滲透一類的東西就更難再做了。解決的方式是用帶有授權和頭寸的事業部,這麼就相對容易做統一的服務,也更有效率。順便說一句,不能實現前台調查和後台審批,並自帶頭寸,或者有穩定渠道獲得頭寸的事業部,都是假的事業部,對老闆來說是洗牌,對普通人來說自娛自樂,別太當真。
第二個是對快速產能過剩趨勢的擔心。這些年中國大幹快上了不少的「高科技」項目,新能源汽車廠紛紛建立,LCD&OLED雨後春筍,各類8寸12寸晶圓廠遍地開花。很多的這些廠,吃的更先進廠的溢出訂單,不用太長的時間,這些產能就會相對過剩。解決的辦法有兩個,第一個的出發點是需求創造,第二個是對衝風險。從需求創造來說,幾乎所有的需求都是創造出來的,市場中的大部分消費者都是烏合之眾,有了不滿知道叫苦,但是問苦在什麼地方,絕大部分人說不出來令人信服的東西,這就給了生產者信息優勢——一個引導需求的權力,去發現最能切合消費者的苦處的解決點,一步步創造出需求,對應的金融服務就是幫助這些生產廠,去搭建下游應用的平台。從對衝風險來說,如果行業好,而且市場存在寡頭了,那麼投資的損失率和盈利率是不一致的,損失率最高就是100%,盈利率上不封頂,如果市場中有存在寡頭參與者A和B,我們都投資了AB的股權,那麼如果A出現了大問題,最多損失掉全部股價,但是B會因為市場中缺失了競爭者,股價上升空間極大,還可以因為B對A的資產收購,解決掉投資者在A股票上的損失,對應的金融服務是,大政府脫了褲子準備上的行業,一旦出現了寡頭壟斷,行業投資者要進行對應權重上的股權配置,包賺不賠,如果AB都不死不活怎麼辦,那就說明大政府的褲子脫錯了,它會提起褲子修路建樓趕緊續命,如果還解決不了問題,那就修兩條路建兩棟樓,有了錢,大政府會接著干,投資者有退出的機會,並且這個時候帶來的流動性寬鬆甚至通貨膨脹,是解決一切投資問題的鑰匙。
細細想來, 這兩個事情,都是在利用不對稱性提供統一服務,有的是利用了分支和總部的不對稱性,有的是利用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不確定性,有的是利用了盈利和損失的不對稱性,但都需要一個全局性的事業部去做綜合配置。
今天還想起來一個事情,有人給我說,搞創新的企業有國企也有民企,金融服務上不要歧視,我想了一下,回答說我沒有歧視過國企,那個人也想了一下,說我的意思是不要歧視民企。這個事情說明,歧視本來就是相對的,相互之間不了解,不認同,才是歧視的根源,什麼身份無關緊要。另外我之所以想了一才回答,不是在想歧視民企國企,我是在想,如果真正的科技創新企業歧視我們,那我倒無話可說,一些事情上丟人也不是一兩次了。
最後,我在現在的職場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沒人和我在業務上聊天,沒有人和我討論金融和產業的問題,我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獲得提升的效率很低,代價很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要賺錢選微交易最合適?
※股海備忘錄20180315
※予財緣:巧用壓歲錢 培養孩子理財意識
※賺大錢的秘訣不是短線買賣,而是…
※鋼鐵板塊的黑馬:論華宏科技
TAG: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