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小黑狗:從生物學角度談談抑鬱症

在認識小黑狗:你知道么?抑鬱症也分好多種一文中,我們已經了解到,鬱悶的情緒大家都會碰到,但它並不是抑鬱症。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有「三低」、「三無」和「三自」的典型癥狀,分重性抑鬱障礙和持續性抑鬱障礙,並有近10個不同表現形式的亞型。

作為最常見的情緒障礙,抑鬱症也是被研究得最多的心理障礙之一。今天我們先從生物學角度來進一步認識「抑鬱症」這個小黑狗。

1、遺傳學因素:抑鬱症會遺傳么?

抑鬱症會遺傳么?許多人有這樣的疑問。

有相關研究給出答案:是的。

一項家庭史的研究,比較了抑鬱症患者的一級親屬(一個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與非患者的一級親屬,發現患者的一級親屬罹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比非患者的一級親屬高兩到三倍。

另一項抑鬱症的雙生子(即雙胞胎)研究表明,同卵雙生子的同病率高於異卵雙生子,也說明該障礙受到遺傳的影響。並且,生命早期開始的抑鬱症比成年後才開始的抑鬱症有更強的遺傳基礎。

有學者認為,抑鬱可能是多種基因異常導致的。目前已有幾項研究表明,5-羥色胺轉運基因可能就是其中一種嫌疑基因。當該基因發生異常,就會引起5-羥色胺失調,從而影響個體的心境穩定性。

2、神經遞質理論:作怪的到底是什麼物質?

從神經遞質理論的角度來看,對抑鬱症影響最大的就是單胺類物質

它主要包括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以及影響程度相對較小的多巴胺。研究發現,這些神經遞質大量集中在和睡眠調節、食慾及情緒加工有關的邊緣系統。

關於神經遞質影響心境障礙的早期理論認為,抑鬱症是神經元突觸之間的去甲腎上腺素或5-羥色胺的減少所導致的。隨著研究的深入,相關理論變得更為複雜,有研究指出,在抑鬱障礙中,腦細胞內一些影響神經遞質功能的過程可能發生了錯誤,如,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過程異常就可能促使抑鬱發生。

3、大腦結構和功能:腦子真的壞掉了么?

當一個人表現出與其平時、與旁人不一樣的行為舉止時,往往會被吐槽「腦子壞掉了」。抑鬱症作為一種心境障礙,是否會給大腦結構和功能帶來影響呢?

研究表明:是的,腦子確實「壞掉了」。

根據神經成像研究,抑鬱者至少有四個腦區持續異常:前額葉皮層、前扣帶回、海馬和杏仁核。

前額葉皮層的主要功能包括注意、短時記憶、計劃和新問題解決。許多研究表明,重度抑鬱症患者的前額葉,尤其是左側前額葉,新陳代謝活動水平降低,且灰質體積減少(也就是少了一些腦細胞)。

腦電圖研究也顯示,抑鬱者的左側前額葉皮層腦電波活動比非抑鬱者低。有學者認為,左側前額葉皮層更多地與動機及目標導向有關,這一區域的不活躍與抑鬱表現出的動機缺乏有關。

前扣帶回,是前額葉皮層的一個分區,在應激反應、情緒表達、社交行為方面有重要作用。對該區域的研究目前尚在探索之中。有研究認為,這個區域活動水平的改變,可能與注意、對適當反應的計劃及應對等方面的問題有關,還可能與抑鬱者的快感缺乏有關。

海馬,對記憶和與恐懼相關的學習十分重要。神經成像研究顯示,抑鬱症患者的海馬體積較小,新陳代謝活動水平低,而海馬的損傷可能是身體對應激反應慢性喚起的結果。

杏仁核,主要幫助人們將注意力指向具有情緒明顯性和對個體有重大意義的刺激。研究發現,心境障礙患者的杏仁核增大且活動水平高。目前,對於杏仁核過度活動產生的影響尚不完全清楚,但這種過度活動可能使人們偏向於負性的或導致情緒喚起的信息,並反覆思考消極記憶和環境的負性方面。

4、神經內分泌因素:為什麼有早期創傷者和女人更容易抑鬱?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激素會影響心境障礙特別是抑鬱症。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許多重要的激素,而這些激素反過來影響睡眠、食慾、性慾及快感體驗等基本功能。此外,這些激素也有助於身體對環境應激源做出反應。

神經內分泌系統中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下丘腦、垂體和腎上腺皮質,構成一個生物反饋系統(HPA軸),參與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正常情況下,這個生物反饋迴路能夠通過調節皮質醇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等辦法,來起到兩個作用:既有助於在應急狀態下激活HPA軸,也有助於應激消失後使系統平靜下來。

然而,抑鬱症患者的皮質醇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水平往往偏高。這意味著HPA軸持續活躍,並在應激狀態下難以回到正常功能水平。而HPA軸高度活躍產生的過量激素可能對單胺類神經遞質(與抑鬱息息相關的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受體有抑制作用。

有一個抑鬱發展模型提出,長期處於應激狀態的人(比如受虐待、工作壓力過大等),可能發展出調節不良的神經內分泌系統。之後,這些人即使面對微小的應激源,HPA軸也會反應過度,且不易回到基線水平。這種過度反應導致腦中單胺類神經遞質功能的變化,抑鬱發作也可能隨之發生。此外,長期暴露在過度的皮質醇中也是造成抑鬱者數個腦區體積減小的原因。

早期的創新性應激,例如受到虐待、嚴重被忽視,或暴露於其他嚴重慢性應激,可能導致某些神經內分泌異常,使這些人更容易發生抑鬱障礙。

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常常與激素因素有關。卵巢激素、雌激素和孕酮的變化影響了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神經遞質系統,因此理論上能夠影響心境。一些女性在孕期、產後和經前期等雌激素和孕酮水平變化期間,抑鬱心境的表現也會增加。

從遺傳學、神經遞質理論、大腦結構和功能、內分泌系統等方面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被稱為「情緒感冒」的抑鬱症,在生物機制上其實相當複雜。但我們也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從生物學角度對抑鬱症的探索也會有新的發現。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從心理學的角度加深對「小黑狗」的認識,不見不散。

Reference

Susan Nolen-Hoeksema, Abnormal Psychology.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行業是不是被國人誇大了?
如何和不在一個層次上的人交往?
經常性的在睡夢中抓自己,早上起來身上就有劃痕,什麼原因?
您送給女兒青春期最珍貴的禮物了嗎?
如何認真對待生活?

TAG:抑鬱 | 抑鬱症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