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射失敗,載人飛船可能逃生?
繼續說說宇航員那些有趣有料的事兒——
什麼是發射窗口?
為啥進駐國際空間站需要在很短時間內發射?
所謂發射窗口,簡單來說就是指發射運載火箭的最佳時間段。
如果要進入任意環繞地球的軌道,幾乎任何時間都行,只要發射天氣適合就行。
但如果要跟國際空間站,或者跟其他宇宙飛船對接會合的話,比如天宮二號,發射窗口必須經過嚴謹計算和嚴格控制。
也就是當國際空間站/天宮二號的飛行軌道平面,通過發射地點時,這時候才能發射飛船對接會合。
這樣的發射窗口期——發射最佳時機,通常只有幾分鐘甚至數秒鐘,具體取決于飛船的轉向能力、飛行誤差的矯正能力。
所以,專門飛國際空間站專線的聯盟號火箭系統,必須做到整個發射全程恪守時間,嚴格把握時機。
如果天氣很差,或者火箭、飛船突發故障,導致無法準時發射,那麼就必須延期發射,等待下一次發射窗口期。
飛到地球軌道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一般來說,從發射到入軌時間在5.6分鐘~11.7分鐘之間,具體取決於採用什麼運載火箭。
比如說,聯盟號火箭入軌通常需要8分45秒,獵鷹9號通常需要9分多鐘把龍飛船送入軌道,史上最強大的火箭土星5號,將阿波羅飛船送入變軌軌道需要11.7分鐘。
入軌時間之所以存在差異,是因為發射參數不盡相同,比如說火箭推力、結構強度、飛船加速度上限、入軌路徑等因素,都會決定入軌時間有所不同。
為什麼宇航員在發射過程中需要穿宇航服?
最主要考慮的是以防萬一——如果飛船一旦破損或者泄漏,船艙失壓,宇航服可以有效保護宇航員安全。
比如,萬一飛船泄漏,艙內壓力快速降低,如果宇航員沒穿宇航服的話,短短几秒內就會失去意識。
再比如,飛船一旦需要緊急降落,宇航服能夠有效保護宇航員免遭強風、極寒天氣、冰冷海水的侵襲。
當然,火箭發射時,宇航員穿戴的艙內宇航服,跟太空行走時的艙外航天服並不一樣。
後者主要是針對太空環境的。設計標準較比艙內宇航員更高更複雜。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
發射過程中一旦出現意外事故,宇航員有可能逃生嗎?
如今,載人飛船都配備了發射逃生系統(SAS),以確保宇航員在緊急狀況下能夠存活下來,並安全返回地球。
https://www.zhihu.com/video/961655138776215552比如目前正在使用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美國正在研發中的獵戶座飛船、SpaceX龍飛船、波音CST-100飛船等,都配備了逃生系統。
拿聯盟號飛船為例,聯盟號火箭頂部配備了逃生火箭,裡面包裹著聯盟號飛船,一旦主火箭失控墜落,或者失去推力甚至爆炸解體,逃生火箭立即自動啟動分離操作,以免殃及聯盟號飛船及其艙內宇航員。
聯盟號飛船最著名的死裡逃生事件,發生在1983年9月27日。
當火箭點火升空後90秒發生故障,導致爆炸解體,但在爆炸前,飛船逃生裝置就已啟動,從1000多米高空飛射出去,逃離危險區,開傘後落到距離火箭爆炸區4000米的地方。飛船當時載有2名宇航員,全部安全獲救。
這是航天史上第一次實現飛船主動逃生的成功事例。
面對處處兇險的太空,只有依靠高科技,才能化險為夷。
今天就說到這兒,明天我們說說——
- 軌道飛行、亞軌道飛行到底有啥不同?
- 現在有多少人進入過地球軌道?
- 宇宙飛船、宇航員在太空飛行的最高速度是多少?
推薦閱讀:
TAG:科普 | 宇宙飛船 | 龍飛船SpaceXDag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