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學習:老師,我每天都刻印,臨摹,創作,為啥要學篆刻史呢?

今天突然有人在微信上這樣問我,我當時有點懵,於是回問他,怎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呢?他說,你列的課程表裡,篆刻史和篆刻人物排在前兩項,後面才是技法,我現在天天都臨印,刻印,覺得沒有必要再去學篆刻史了。原來如此,是我的課程表給他帶來的困擾啊。

覺得有必要系統再說一下這個問題,儘管那篇文章的篆刻史一條下面已經列了大部分的原因。

(三曹雕像)

一個人對事物的感受是有差異的,那麼,欣賞一方篆刻作品,會涉及到這個人的很多問題,是不是敏感,是不是有某種先天的稟賦,是不是經過了系統化的學習等等。同一方篆刻作品,張三能看出個大模樣,而李四卻可以看到很多張三注意不到的細節,並且為這些細節深深打動。同樣是人,除了先天的生理構造和遺傳基因(沒辦法,的確如此,比如,曹操會寫詩,他的兒子曹植、曹丕也不差,蘇洵、蘇轍、蘇軾也是如此,篆刻里的汪關汪泓也是典型的例子,我們看錢松的兒子被趙之謙收為弟子後的作品也有這樣的感嘆:龍生龍,鳳生鳳)的區別,也包括後天見識、訓練、教育程度的差異,都會影響一個人對篆刻作品的理解:

(三蘇雕像)

1、見識:比如某甲從小就見父親擺弄印泥、石頭,耳濡目染對石料印泥天生有親近感;某乙父親在博物館工作,家藏也豐富,那他對於文化的理解就深一些;

2、訓練:前一段時候流行的《刻意練習》這本書里,詳細介紹了專門的訓練對於學習某項技能的作用有個「一萬小時定理」,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對於不斷的臨摹古代印章和名家印章的技法訓練,或者說是書法的練習來說,一萬小時,簡直剛起步,吳昌碩寫石鼓文,寫到每天都寫,一天有一天的境界,這也是不斷的訓練,錢松臨漢印,幾本印譜從頭到尾臨了好多遍,吳讓之學漢印,一學就是十多年,不然,哪來那麼精熟的刀法。總之,訓練是必須的,因為訓練能夠讓人的藝術敏感得到發展,臨印是一種訓練,讀印也是一種訓練。

(《刻意練習》封面)

3、教育程度:一個初中生和一個藝術學院的研究生之間的理解力是不同的,這也是前一段流行的「篆刻界幾大看不起中『科班的看不起業餘的』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一個豐富佔有專業知識的受教育者與未經教育的人,其見識必然是不同的,有些「識見障」是必須破除之後才會明白的。一方篆刻作品的欣賞,往往既有感覺的活動,同時也伴隨智性的思考,未經教育者,往往重在感性的認識,而受過豐富教育者,則多偏向智性的思考。

前兩天寫過一篇關於書法篆刻學習中要建立全面的審美時提到過,一個人,對於一件作品的認識,必然由於氣質、性格、審美取向的不同對這件作品有所偏愛或排斥,這是必然的,我們要做的是,有件作品我們不喜歡,但也必須有所感悟。

回到今天要說的,一個篆刻家個人的理解由於上述原因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許多篆刻家進行的筆法、刀法的論述,很多是源於自己的書寫或用刀經驗。即使是出色的篆刻家,也有自己的習慣和時代、環境的制約。比如吾丘衍寫《三十五舉》時,直接說「三代無印」,其實,夏、商、周何曾無印,周后期的戰國時代,印章多得不得了。丁敬臨戰國璽時,說「仿秦人」作品,趙之謙和錢松看到「封泥」,就斷定那是「印模……

(《三十五舉》書影)

正是因此,我們要學習篆刻史,對整個篆刻發展過程進行歷史分析,比如,為什麼漢代印章就大發展了,唐宋元為什麼就衰落了,到了清代為什麼會有丁敬浙派的切刀,刀法發展到極致之後,為什麼會出現鄧石如的「印從書出」,又為什麼會有後來趙之謙的「印外求印」,後面的吳昌碩和黃牧甫為什麼又選擇了不同的審美取向。讀篆刻史的過程是我們對篆刻整個發展過程的歷史分析,完成這種歷史分析,我們才會對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品有比較客觀的認識,有朋友在我的頭條號下面留言說,篆刻沒什麼,其實就是滿白和細朱,其實,如果稍稍有點篆刻史知識,就會知道,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不說漢以後,就說秦漢時期,印章的形式已經豐富到任何一個印人都無法完全創作包括秦漢印里所有的形式技巧,就算天才印人如趙之謙也做不到,不全面學習,就會錯過某些經典而傑出的篆刻作品,由此錯過審美意識的重大提升。

(趙之謙這方印「為五斗米折腰」,拍賣1200萬成交)

我的課程表裡還列有學習篆刻人物的部分,就在篆刻史後面,其實,中國的篆刻史,前半是斷代史,以朝代劃分,後面基本就是流派史,而流派史其實就是無數著名篆刻人物來組成。我們需要了解這些篆刻大家、名家的時代背景材料,這些人物的個人經歷,身世材料等,而只有掌握了這些材料,我們才有可能理解他們的傑出作品,把這些加入到我們對作品的感受、聯想中去,並漸漸完成對作品豐富的意蘊的完整把握。比如我們學習吳昌碩的「明月前身」一印,如果不理解他對妻子深厚的感情,就無法理解整個作品背後的不舍的深深懷念之情;比如我們學習趙之謙的「我欲不傷悲不得已」一印,如果我們不知道他人到中年突然喪妻喪女的悲傷,就無法理解整個作品中包含的無奈與濃濃的悲傷……

(吳昌碩的明印「明月前身」及邊款)

學習篆刻史,是促進我們搭建我們全面的篆刻審美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們深刻領悟篆刻技法自然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還是靜下心來學一下吧,你會發現,越學越覺得趣味無窮!

(【老李刻堂】之235,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讀印」,學篆刻的必備手段
金庸小說里的印章:《飛狐外傳》
如何製作篆刻印屏,一種簡單實用的印屏製作方法
我們現在一般用的刻刀只能刻青田石之類的低硬度石頭,那古代留傳下來的玉印是怎麼刻的?
再讀趙之謙:看似無心經營,實則匠心獨運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