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孩子的科學做法,你很可能做錯了

你家有物質獎勵孩子嗎?

一位媽媽給我留言,說出了很多家庭在獎勵孩子方面的困窘:她的女兒學畫畫,但有時會被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為了鼓勵女兒,她給孩子設置了「積分獎勵」,表現好會得到一朵小紅花,湊到了10朵小紅花,便能得到一塊錢。孩子一開始挺積極,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將有更多的零花錢,能買自己想買的玩具或零食。但是當孩子累積得到了2塊錢後,有一天女兒跟她說:「我的零花錢上周沒花完,我也不想得到小紅花了。」然後便拒絕畫畫,而是看起了電視。

孩子的舉動讓媽媽很沮喪,她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了。

?物質獎勵,的確能短期強化孩子的行為

在美國行為心理學家伯爾赫斯.斯金納的物質獎勵實驗(也叫操作條件反射實驗)中, 斯金納製作了一個箱子,然後把一隻飢餓的白鼠放了進去。小白鼠在箱子內亂跑亂爬時,按壓到了操作桿,這時一顆食物丸子被送進了箱子。幾次按壓之後,小白鼠便學會了主動按壓操作桿獲得食物。但這種頻繁「按壓-獲得食物」的獎勵機制是短期的,後來小白鼠只在飢餓時才按壓操作桿。正如驅動力專家丹尼爾.平克所言,獎勵只能帶來短期的爆發,其效果會逐漸消失。

簡單地說,上面的孩子「畫畫-小紅花-金錢」的獎勵機制下,短期內能驅使孩子畫畫,但長期下來,孩子會在感覺金錢足夠時而放棄畫畫。並且,物質獎勵還會給孩子帶來兩方面的獎勵陷阱,即我們常說的「白眼狼現象」:

1)目標錯位:為了得到獎勵

按壓操作桿的小白鼠的目的是得到食物,而不是頻繁地按壓操作桿。一個努力畫畫的孩子,當跟小紅花和金錢獎勵沾上關係後,她的目標便可能發生了錯位,畫畫相當於「按壓操作桿」,只是為了得到小紅花和金錢獎勵的手段,畫畫不是孩子的目的——是不是有悖於爸媽對孩子的初衷呢?

記得有位採用獎勵機制教育孩子的媽媽跟我說,她從沒想過自己把本來很有愛心的孩子養成了冷酷的孩子:有一天,當她在廚房忙活,聽到二寶在客廳哭鬧而大聲喊話大寶,讓大寶照顧一下二寶,這時大寶的回答讓她傻了眼:「我照顧弟弟會有什麼獎勵?如果沒有獎勵,我可不想照顧他……」我們真的難以想像,當這個孩子長大,他的媽媽年老生病需要兒子照顧一下,但被兒子以「沒有獎勵」為由拒絕,那該是多麼心酸的後果啊。

2)助長貪婪:希望更大的滿足,「1元不夠了」

獎勵是一種正反饋機制,每次的滿足會讓這種正反饋的力量加強,結果是獎勵要同步加大才能讓人感覺滿足。就如一個成年人一開始吃巧克力能提神,但一段時間後,即使吃巧克力也會眼困,而是需要一次吃下更多的巧克力才能實現提神的效果。

有一位爸爸告訴我,他們家實行家務勞動報酬。有一次晚飯後,他的女兒被安排洗碗時,孩子嬉皮笑臉地面對爸爸說:「1元有些少,能不能每次給我5元?」這位爸爸氣惱地回答「一分錢也沒有」時,女兒聳聳肩說:「沒錢我才不要洗。」讓這位爸爸感覺好絕望。

?如何做才是長期有效的獎勵?變換獎勵原則

變換獎勵原則其實也是來自美國行為心理學家伯爾赫斯.斯金納,當他發現小白鼠只在飢餓時才按壓操作桿後,他改變了獎勵法則——按壓操作桿後給予的獎勵變成了隨機的,小白鼠有時按壓之後完全沒有食物,有時一按就兩份或更多份……小白鼠高興得瘋掉,一直興奮地按壓按壓……根本停不下來。變換獎勵原則,其實是「驚喜」驅動孩子前進。

大家一定見過街上的釣玩具機,為什麼總是不乏迷戀它的小朋友和大人?採用的便是變換獎勵原則。孩子們操作玩具機時,有時一個也釣不到,有時能釣到巨大無比的超值毛絨公仔,有時甚至連續幾次都能釣到……只要孩子經歷過「驚喜」,從次難以讓孩子遠離玩具機了。知道了這一心理機制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我們便要讓孩子們從一開始便要遠離街上的釣玩具機。但我們可以利用變換獎勵原則,幫助孩子養成某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父母們該如何使用變換獎勵原則?

在培養孩子某種行為習慣或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時,不適宜「條件交換」,即父母不宜「明文規定」地告訴孩子,「你擦完桌子得到1塊錢,洗廁所會得到2塊錢」;更不適宜規律性地給予孩子獎勵,比如「10朵小紅花能換1元」,「寫完3頁作業就能得到一個玩具」。

父母要從一開始便告訴孩子:「做家務是每個孩子都要學會的技能」,「當你變成勤勞的人,媽媽會很驕傲」,「認真寫作業的孩子是個優秀的孩子」……給孩子建立內在的「動機」。心理學家Benjamin Bloom曾經對那些優秀的社會人士的研究發現,給人帶來源源不斷的堅持精神背後,是「動機」和「奮鬥目標」。簡單地說,就是讓孩子擦桌子就是擦桌子,沒有條件交換。

接著,父母可以視情況地,在孩子的獎勵上採用「驚喜」和「不規律」,比如當孩子某次擦完桌子,突然給他獎勵一個玩具,並且明確告訴孩子獎勵的原因:「你這次擦得很細心,桌子縫旮旯都很乾凈。」有時卻沒有獎勵。再比如孩子學畫畫,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獎勵的,讓孩子意識到學畫畫只是為了讓他學會一項技能或發展一項興趣,但父母可以偶爾來點小驚喜,比如在孩子某一次畫得很專註時,獎勵他到公園玩旋轉木馬,還要明確告知原因:「今天畫畫很專註,一點兒也沒有東張西望」。每次獎勵時父母把孩子具體的「優點」或「進步」挑出來,有助於孩子進步和堅持。

?提醒:把獎勵孩子的目的,定位為「幫孩子獲得自我驅動力」

「進步」、「成就感」、「優秀」、「成為更好的孩子」……都是自我驅動力。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Deci建議過,想要刺激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就是讓孩子覺得「我能做到」。

曾經看過林則徐小時候的一個相關的故事:話說林父讓兒子學習作對子,有一天林父帶著自己的一班學生和兒子上山,觸景生情後要求所有人用「山」和「海」作對子。小林則徐脫口而出:海到天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林父表現得驚喜異常,不僅細細品味,還不斷大讚「好對子」。父親的讚揚,讓小林則徐感覺到「我能做到」,獲得了自我驅動力。獲得自我驅動力的小林則徐,每天很用功讀書,還常常跟父親作對子。當父親問他為何這樣用功時,小林則徐說:上不愧對父母,下不辜負前程。「上不愧對父母,下不辜負前程」是小林則徐的內在驅動力。對我們父母來說,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成為一名畫家、變成勤勞的人……是孩子進步和努力的目標。

所以,父母別盲目對孩子物質獎勵,避免事與願違的結果!

關鍵字:物質獎勵、習慣培養、內驅力、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盤點|那些上熱搜的娃有哪些共同點?
「我不能被歸在任何一個盒子里,就狂野地朝著陽光生長、朝黑暗紮根」 : 這30句話請不要對女孩說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麼辦?

TAG:獎勵機制 | 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