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留學,套路與反套路,你在哪條路?

先來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江湖傳言,十年前,中央美院本科招生校考時,一門色彩考試中,十幾個考生圍坐在一個模特面前,現場寫生模特的半身像。所有的考生都畫的是模特正襟危坐的樣子,只有一個考生捕捉到了模特偷瞄別處的一瞬間,在畫面中,模特的頭稍微側歪,眼珠向左看去,神情中帶有一絲狡黠。這張現場寫生作品交到招生官手裡時,引發了不小了的震動,審核試卷的老師覺得這張「斜著眼睛」的人像十分生動,在眾多中規中矩的畫中格外出眾,給了90分的超高分數。

次年,中央美院優秀試卷刊印,這張試卷同樣有震動的效果,各大考前班、畫室奔走相告、爭相臨摹。待到下一年的入學考試後,老師們審閱卷子時,發現無數張「斜眼」的試卷......再後來,各大院校招生時不拘於寫生這一種考試方式,默寫、創作、組合靜物花樣百出。

近年來,藝術留學的申請也有類似情況——作品集中很多出現的「手勢字體設計」、大批量mockup貼圖、文書中的雷同「設計初衷」。與我們一直有合作的海外導師——哈佛大學景觀設計的教授也笑談道,「60%-70%的PS(個人陳述)中的首段,都寫著』我是從我外婆的花園裡初步認識的景觀設計』」。國外的大學也在面對申請人材料同質化現象時,也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申請材料:上傳video essay(錄自己解讀設計的視頻-Emily Carr要求)、提交自己做手工的視頻(RISD要求)等等,在水漲船高和申請人數上升的趨勢下,早已不是前些年整合一本冊子就可以提交所有學校了。即使是在藝術留學,也逐漸露出「應試化」的端倪。到底怎樣可以避開留學申請的套路,和掌握反套路的「打法」是目前准藝術留學生非常關心的問題。

許多學生和家長可能會將作品集「同質化」歸咎於獲取信息相對單一的學校教育,而殊不知作品集培訓機構的「小班教學」和一個老師帶太多學生的現象,也可能導致類似的申請材料產生。那大家隨之要問了:

藝術留學作品集,可不可以不找機構輔導?

答案是:當然可以。

比如你的學校里畢業設計導師正好是從你的Dream School畢業的,他的一個建議真是重千金,他可以不僅從專業領域、還可以從學校風格、培養方向上給你指導;比如你實習的單位同事剛好曾經做過student helper(類似於院系兼職助理)有參與過招生的流程,那真是再好不過,在申請流程方面,應該會給你很好的建議;再比如,你是個「知道分子」,長期潛在知乎和留學論壇獲取經驗和知識,分析了大量錄取案例的背景和優劣勢,對自己是否匹配這些名校有明確認知。

假如這樣,那你的留學申請應該是非常清晰明確的,如果你是申請研究生,本碩專業一致,或者有連續性,院校風格相對一致的教育經歷:比如側重於實用性教學方法,國內的同濟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畢業生申請Parsons、SVA或者ACCD,相對來說是是有希望的;同是藝術概念型培養方式,比如中央美院設計類專業申請Maryland、RISD比較有競爭力的。在這樣的情形下,用本科的作業作品,加上一點點播,完全可以重組升級為作品集拿去申請。

而輔導機構主要適合哪些學生呢?

一類是專業基礎相對薄弱,或者轉專業的,例如近年來非常大熱的交互設計,國內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相對少、行業尚不成熟。大多數是由工業設計、視覺傳達、數字媒體轉專業去學習。這就需要重新做一本4-6個項目的作品集,或者單做幾個項目補充。其實這一部分人是申請的大多數。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準備時間;完全零基礎或者從非藝術類專業轉過來的學生提前1年準備。這裡說的時間僅僅是作品集準備的時間,還不算是語言考試、推薦人的溝通、成績單、認證、證明的開具等等。我們在去年收穫的耶魯錄取的例子,就是完全跨專業,從工商管理轉為平面設計,用了8個月學習,從基礎的軟體到設計理念,最後拿到多個錄取和獎學金。

另一類是高中申請國外本科的學生。

我在本科期間一直在畫室為國內高中生開設考前設計課,而在碩士畢業後一直在做留學申請的作品集輔導和留學諮詢師。經歷過了國內藝考考前輔導和國外本科申請的區別後,對兩者的區別有了更多的認識。

確實有許多孩子是在高中學習階段中不太適應傳統的造型訓練,在無數的重複練習後有些喪失信心,被藝考班的老師說「沒天賦」,淹沒在應試的素描頭像、水粉靜物中了。講真,其實也許換一個角度就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以美國為例,我們之前的學生,有用豆腐做立體構成,也有用廢舊的塑料棍做立體模型,最後錄取到羅德島、UIUC等名校。這些學生其實造型基礎並沒有很好,而是在思維課程中打開了自己的思路,嘗試用一些新鮮的介質去表達自己。國外的招生官在審核時,比起現階段的能力來說,更看重的是潛力。

(用豆腐做成的立體構成作品)

找一個靠譜機構,如何反套路?

這是很多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家長在諮詢和對比機構時,經常會聽到一個論調是,藝術留學最核心的是作品集,作品集的權重要佔到70%左右,所謂得作品集者得天下。

可是......這是真的嘛?

許多專做藝術留學的機構會一定程度的降低對留學諮詢的重視,把文書外包或者找非合作關係的兼職諮詢師去做。或是有些機構將作品集和留學文書拆分,比如作品集是在A機構進行輔導,而文書和申請在B機構進行。且不說兩個機構可能存在的「綁定」的利益聯結,我們就來說說這種可能產生的問題:

A.作品集老師和留學諮詢老師互不認識,沒有什麼溝通。這樣作品集老師帶學生做了一個作品項目,學生想加到簡歷中去,而幫他/她梳理簡歷的諮詢師不能get項目的亮點和設計的突破點。

B.對於跨專業學生來說,通常作品集的成熟程度沒有本專業學生成熟度高,如果沒有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有效包裝則會損失一定的競爭力。比如,我在輔導一個跨專業學生作品集時,學生對設計軟體基礎薄弱,我就側重在她的思路訓練上。當我和申請諮詢師開會時,我會與諮詢師說她的項目亮點,突出她對轉專業的熱情,思路上和普通藝術類學生有什麼特別之處。雖然學生也會跟諮詢師說他們做了什麼項目,但是從我的角度,會看到更多的學生例子,再去發現個體的差異點,讓學生突出自己的競爭力。

C.細節決定成敗。文書中對項目的描述和作品集里的描述不同;平面設計學生的簡歷排版版心沒對齊;專業用語用錯等等。

D.文書和作品集僅是簡單拼接,時間進度對不上。例如,9月,A機構的作品集課程才開始到第二個項目,而B機構文書中的簡歷已經快要定稿;11月作品集最核心的大項目做完了,但PS裡面寫的是學生在大三時課程設計的艱難與挑戰。兩項內容脫節,招生官看完作品集再看文書覺得莫名其妙,這就非常尷尬了。

其實對於藝術留學生來說,申請的各項材料相輔相成應產生的是化學反應,簡單拼接則是物理反應。除非是單項的短板需要個別彌補,大部分的情況下,我還是非常建議選擇留學諮詢+作品集培訓一體化的機構去系統做事。

用「品牌項目組」的思路去做藝術留學申請

我一直認為,留學申請是一個個「品牌項目」,申請的思路內核是要符合品牌營銷的邏輯,把每個學生的申請當做一個產品去做,從前期的戰略定位(了解學生和家長的訴求)、品牌定位(學生背景分析),到競爭力分析(通過評估進行背景提升指導),從「同類產品」中找到差異化特點(定作品集側重點),再到後期的包裝(作品集製作和深化),再到目標市場匹配(院校風格分析),最後到產品投放和推廣(申請學校)。藝術設計專業雖然是一個主觀判斷比較強的專業,但學生是否能夠符合院校錄取要求,並且找到最適合自己培養方式的學校是一件非常具有體系化的事情,這需要一個團隊去整合資源。

想到前年的一個高中女孩,我們當時初見她時,格外內斂和羞澀,接觸她一陣才發現姑娘秀外慧中,不僅會彈奏琵琶文筆還相當不錯,名副其實的「別人家孩子」。她比較感興趣交互設計和多媒體專業,但是卻幾乎沒有成熟的作品,只有一些平時日常的速寫,比起同齡的高中孩子來說,確實顯得有些基礎薄弱。在競爭力提升環節,我們用了非常長的時間去和她聊天,發現她對藝術和哲學的也有一些自己的見解。手繪基礎好的學生比較多見,但有主見且完全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孩子其實不多見。基於信息的挖掘和潛力評估,當時制定的計劃是在作品集和文書方面突顯「多元」這樣的概念,從字體設計到實驗藝術,再到文書里寫的小故事。在她的申請中我們一同做了「加法」和「減法」,加法是不止於作品集的展現,而是把她的經歷和愛好全面的整合,給招生官表現的不是一個藝術基礎好的學生,而是一張鋪開的蛛網圖,一個在文學、哲學、藝術多有涉獵的生動形象。後來錄取了她的dream school謝爾丹學院和麻省藝術學院並拿到了$56000的獎學金。

錄取的學校自然是有高下之分,但是更重要的「適合」,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教授、城市,都是很難得的事情。作品集指導如果只重視作品集往往會陷入到「應試」的漩渦中去,用時間和知識去積累一個人的藝術素養,才是應對不斷變化的高校錄取標準之道吧。藝術留學行業已經從幾年前的野蠻生長期過去,一線城市競爭激烈,作品集老師這個職位入行門檻也在不斷提升,一條網線聯通下的全世界,信息不再是不對稱的,這一切對於要選擇的學生來說都是好事。

找到能讓自己這個「品牌」最好的「經營方式」,是當下藝術留學最本真的內核需求,願每個藝術留學生都能夠有最好的成就,走的每條道路都不是套路。


推薦閱讀:

【留學小貼士】留學加拿大也能精打細算,幾招生活小訣竅送給你
觀點|上一代的貴族,下一代的精英
美國大學的「死亡詩社」
留美學姐大揭秘:留學美國到底安不安全?
香港傳媒專業申請條件解析

TAG:藝術留學 | 藝術生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