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

1

關於思考,有這樣一個非常犀利的觀察:

5%的人在思考;

10%的人認為自己在思考;

85%的人,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

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沒有執行的想法只不過是幻覺而已。

最終,即便是極少數的5%中的絕大多數,有的也只不過是幻覺而已。

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那麼,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可能都屬於不願意思考的類型。說白了,一個人的思考質量直接影響著他的財富值,甚至乾脆決定了他的收入水平。思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怎麼強調都不會過分,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打死也不願意思考呢?

眾所周知,影響思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思維慣性、認知水平、邏輯能力、個性特點等,人云亦云隨大流容易,當眾發表自己的想法很難。

請你認真回想一下,當被問及「關於某某事,你有什麼想法」時,你的反應如何?是接過話頭侃侃而談,還是瞬間變得啞口無言?比起沉默不語讓氣氛瞬間到達冰點外,我們更喜歡的是那些敢於說出自己說法的人。生活中無關緊要的小事大可以隨意點,但事關人生的大事如果也處於不語的狀態,很可能會讓你在人群中被完全忽視。

日本知名教育學者齋藤孝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一書中,以培養你的獨立思考能力為目標,詳細闡述了如何學習建立「自己的想法」,並以此調動自己和周圍人,並且告訴我們其實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通過「5天短期集訓」的方式,就能夠讓你在短期內得到快速提升。

齋藤孝,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現為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也是一位教育學者,專業為教育學、身體論、交流論。主要著作有《學會學習》《提問力》《規劃力》《深閱讀》等書籍。

1

生活中,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評價,這個人說話很有見地,這個人提出的觀點很獨特,這個人看問題的角度很新穎......聽完這些,你會不會不自覺間對這個人高看一眼,繼而在頭腦中留下一個好印象。

你也希望自己給人一個好印象,那怎樣才算是擁有「自己的想法」呢?

《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一書中指出,從感覺上來說,八分堆砌事實和信息等,剩下二分添加個人色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己的想法」。

舉個例子:選擇網上購物時,你關注較多的可能是點評信息,比如預購商品是否和圖文描述相符、它的性能功效如何、售後服務是否及時等,點擊量最多的可能是那些有獨特觀點的人,看到這麼細緻的描述,尤其是引發心靈共鳴的部分,你會在猶豫很久後很快做出自己的決策,減少自己的選擇等待時間。

發表自己的意見,一方面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能給別人提供參考依據。對我們每個人來說,自己真正所處的世界,其實是相當主觀的。在你還沒有形成獨特的觀點,而被問及對一個事物的看法時,總是支支吾吾肯定是不行的,那該怎麼辦呢?

作者建議我們先學會「引用」。如果引用內容來自圖的話,則你可以選取一段文字;如果取自電影的話,那你可以引用一段經典台詞。取材之後,再嵌入自己的主張,這樣,你的回答價值會立刻提升一個高度。拿寫書評來說,你可以先從書中摘抄兩段喜歡的文字,再以此為基礎,在引用文字前後寫上關於這部分的引子和說明,這就基本完成了一篇簡單的評論。

在自己身處的世界中,只要你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再通過刻意練習發出自己的真知灼見,能夠做到「耳聞目睹之事,皆可談論」的地步,你就會被人們認為是一個有著「獨到見解」的人,長此以往,你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

2

你喜歡被人關注,被喜歡的人看見,也很想發出自己的聲音,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但現實情況是,你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思考,抑或是思考過後不知道如何恰當的表達。

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一書中,作者把思考比作數學解法,就像數學問題有多個解法一樣,思考其實也有很多種思路,書中列舉了優秀人士都在用的多個思考技巧,包括比較思考、運用比喻思考、辯證法思考、現象學思考、系統思考等。

我們常常認為「這個人頭腦聰明」「想法很好」的這些人,實際上都在暗自運用著這樣的「思路武器」。

10秒即答思考法:提出反命題,從「反對」中找出自己的答案

當同行中其他公司推出新產品或服務時,這對於自己公司來說,相當於辯證法中的反對命題。這時候需要你提出某些對策來應對,而能夠提出解決方案本身就是具有創新性的行為。

在一個開放的團體中,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是一種比較好的狀態,不需要你做硬性要求,成員們都會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而在一個需要每個人發言的會議上,作者建議將每個人的發言控制在十秒以內,這樣的話,就會迫使每個人只講要點,可以調動每個人自覺地說明更為重要的事情。通過這樣的要求,不僅能夠激發成員濃縮自己的表達,更可能會迸發一些新想法。

重新貼標籤:拋去對事物的固有印象,重新作出具體分析

即使被評價為「本來就是這樣的」,也不能因此停止思考。如果認為不切合實際,就有必要進行深入思考。作者提到《B型的我的說明書》這本書為例,根據血型貼標籤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事,本來並沒有特別新穎之處,儘管如此,這本書仍然受歡迎,理由可能有兩個。一是以「說明書」為名,而不只是簡單停留於「B型」的評論,還涉及到與周圍人該如何接觸。另一個是觀察B型更嚴謹的態度。不是概括的標籤,而是更加細緻入微的具體分析。

生活中,如果你能對某事以重新貼標籤的方式,發表一些新視點,那也可以說是有相應價值的標籤。

除了以上提到的兩種思考,書中還對16種思考武器進行了精彩的論述。在這個章節最後,作者說起自己作為嘉賓去參加一次脫口秀節目的事情。

有一次,觀眾是即將開始找工作的100多名學生,話題涉及到作為社會人溝通交流應有的方式。在節目里「我」說「認真聽對方的話時,身體也要面向對方」,這樣的話,自己也會進入傾聽的準備狀態,對方也會想要更加認真地傾訴。學生們很積極地問了很多問題,努力地記了筆記。之後,後方坐著的一個學生舉手想要提出問題,但是發言時沒有任何人轉過身體面向他。

「我」在回答完這名學生的問題後,對學生們說了這樣一番話。「在今天說的內容中,我提到「要把身體也面向說話人,但是剛剛,誰都沒有這麼做。如果連剛剛都做不到的話,那麼也可能半年後突然想起來再做。」經人勸導並理解,立刻付諸實踐才是應當的。

回到開頭那句話,沒有執行的想法只不過是幻覺而已。「思考的武器」再厲害,如果只是選擇注視,不懂得加以錘鍊,那麼這樣的武器對你來說是毫無意義的。

4

在《思考,快與慢》中,丹尼爾.卡尼曼把人類的決斷力分為憑直覺行事和經過深思熟慮後再行動兩種。齋藤孝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中也對此做了詳細介紹。快思考,也就是源於直覺的「第一反應」指的是「雖然說不清緣由,但就是覺得這樣合適」的瞬間決斷能力。慢思考,承擔著檢驗快思考正確與否的職責,也就是用理論檢驗直覺的過程。這兩種思考方法的理想狀態是牢牢掌控直覺和檢驗兩種技能的本質,就像自如地使用我們的左右手一樣。

了解清楚思考的本質,會觸發你的行動。比起知道各式各樣的技能,倒不如讓自己徹底掌握一種技能更為實用。

在每日To Do List中,你可能羅列了幾十件要做的事,在時間支配自由度比較低的情況下,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一一去完成,大多數人都會面對事多時間少的問題,這時候你的決斷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這本書中提到,在你列出清單之後,從中選出三項應該優先完成的事情,然後再從這三項中選出一件一定要第一個完成的事。每天重複這個過程,就能夠有效鍛煉你的決斷能力。作者的做法是在日程表上把待完成事項前面添加一個小方框。必須要做的事畫上紅色,有時間再做的事畫上綠色,在這些重要程度以下的事,就用自動鉛筆標註。

印象筆記上就有這個功能,你可以在每個待辦事項前面添加小方框,完成以後在方框內打鉤,一天下來,哪些已經完成,哪些還沒開始,看起來一目了然。通過製作工作清單,決定待辦事項的優先順序,這樣你不用再陷入「今天又有忙不完的事」的焦慮中。

從每日小事開始做決斷,也可以讓你一步步提升自己的決策力。

5

小時候,我們就被敦敦教導著要學會獨立思考,長大後發現,做到獨立思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因為獨立思考本身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如從眾心理、團體迷思、服從和盲信權威、確認偏差等等。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一不留神就會身陷各種戰局,甚至迷失了自我。如果你想在任何一個領域獲得成功,那麼你首先得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像思考力、分析力、溝通力、決策力都是形成你「自己想法」的必備技能。既然是一項能力,那就可以通過持續打磨獲得。

像《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一書中提到的閱讀、寫書評都是一種很好的「想法」打磨方式,剛開始可能像其他能力一樣,讓你暫時無法集中注意力,但只要你下決心要做,再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論,在時間產生的巨大複利效應下,你讀過的書,寫作的字,就像吃過的飯、喝過的水一樣,化成你自身成長的重要部分。

胡適說過: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不管現在的你究竟如何,從此刻開始,盡量做一個在思想上「特立獨行」的現代人吧。


推薦閱讀:

看誰忽悠,教育真的可以輕鬆嗎?告訴你美國有多毒藥
023—產品經理的工作方式
如何堅持每天思考,從北京大土豆的一條微博說起
這3種思維習慣,正在慢慢毀掉你
我是一個學會妥協的90後啦~~~

TAG:思考方法 | 獨立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