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失敗人士的自我審查

不更新很久了。以後會如何更新,還是一個未知數。請讀到這些文字的人們,如果覺得被時不時的推送打擾,或者我表達的某些東西讓人感覺不安或無趣,請直接取消關注就可以了。人情什麼的,完全不必放在心上。如果多少有共鳴,想繼續關注下去的話,當然也可以。以下是失敗人士的自我審查。

認識我自己

大概8、9年前,我從大學畢業。從那以後,每過兩三個月,我必然夢到自己回到了校園,且必然從夢中哭著醒來。悲傷的感覺如此之深刻真實,以至於夢醒後的幾天我都會悵然若失。多年來我一直在回憶,到底大學留給了我怎樣悲傷痛苦的經歷。但又實在找不出什麼悲慘的過往。直到最近的一天晚上,我又一次夢到自己回到校園,又一次在哭喊中醒過來。這一次,我發現自己在喃喃自語: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這時候我才明白,那些洶湧的悲傷,不是來自於痛苦的回憶,而是來自於深深的懷念。我想念那一段時光,想的不得了。我想回去,但是回不去了,所以我哭泣著醒來。

這種感受,在我醒著的時候是從來沒有的。醒著的我,幾乎不會想念任何人和事,幾乎總是著眼於當前。所以,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那些夢境是否源於想念。

這件事情和其他一些事情,讓我越來越肯定,出於某些原因,我在成長期扭曲並隱藏了自己真實的需求。以至於現在弄不清楚自己是怎樣一個人,自我渴望什麼、反感什麼、擅長什麼,統統不清楚。有的時候,我甚至懷疑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表現出來的快樂或悲傷,是真正的快樂悲傷,還是為了迎合別人而偽裝出來的快樂悲傷。為了不枉此生,我必須去了解真正的自己。關於如何去了解自己,我想來想去,大概有了一些辦法。

首先,來想像這樣一個情況。人類,並不真正了解自我,自我和別人一樣,都需要通過感官去認識。那麼,這個自我,比別人要難以了解的多。因為別人,感官可以看到、摸到,並與之對話。而自我則完全隱藏在黑暗中。那麼,怎麼認識自我呢?想像自己在黑暗的房間中,要想知道房間的大小,就必須一次次的移動身體,向外突破。在每一次的突破中被反彈回來,才知道房間在這個方向上的極限。身處黑暗的房間中,唯有這樣一次次的嘗試,才能慢慢了解房間的大小。而自我,就是這個黑房間。

也就是說,了解自我的一個途徑,是嘗試去突破。去做沒有做過的事,接觸不了解的人和領域,在和他們的碰撞中尋找自我的邊界。日常的旅行,閱讀,交際,創作……這些都是這種碰撞。通過碰撞,可以尋找自我的邊界。

傾聽微小的聲音

然而,任何人窮盡一生也無法嘗試所有事情。到底應該去嘗試哪些呢?我相信在我嘈雜的心中,總有一個聲音是真實的。這個聲音在小聲地訴說著自己的渴望。但是,因為我從小被灌輸人有需求和情感是不正當的。所以她的聲音非常微小,總是在剛剛露出頭來的時候就被外界蠻橫的聲音抹殺:「真是幼稚!真是懦弱!真是貪圖享受!真是不知羞恥!真是自以為是等等」。如果不注意傾聽,自我的聲音很容易被錯過。我要捕捉那些一閃而過的願望和感受,把它們一一的記錄下來。努力實現每一個微小的願望。然後問問自己,這件事情我做到了,這個東西我得到了,到底感覺如何,跟我的想像是否一樣,是不是我真正渴望的。我曾跟同事說,孩子關於衣食的小願望,一定要儘力滿足,但不要誇大它們帶來的幸福感。否則孩子長大了就會把吃點好東西,穿一件漂亮衣服,看做是很大的願望,就沒有辦法把目光放的長遠,渴望更有價值的東西。

我學習著記錄下自己的願望和感受。寫下那些給自己帶來了快樂的事情。充滿回憶的一次旅行,閱讀某本書的時候感受到的思維碰撞的美妙火花,不知從何而來的片刻的幸福感,有啟發的談話等等。從中尋找自己的喜好和優點。

等的越久的果子越好吃

在這些記錄中,我慢慢發現,有些事情帶來的快樂感是長久的,有些是短暫的。而容易獲得的快樂往往比較短暫。我是在極度物質匱乏的環境中長大的,一根新的圓珠筆,一款略微有趣的手機遊戲,一個肉包子,都是我少女時代求而不得的東西。現在它們變得隨手可得,我似乎能在瞬間實現自己的願望,獲得快樂。但是,這種瞬間易得的快樂往往也很快會消失。大量的小願望實現的時候,我往往會陷入迷茫,甚至有的時候會進入一種彷彿無欲無求的「佛系」狀態。同時,我也在觀察和記錄中發現,有的時候我想做的事情稍微有一些難度,我就會很快放棄。然後把注意力轉移到那些能給我帶來瞬間快樂的事情上,拿起手機,陷入五分鐘的「即食快樂」。這五分鐘,我的確是快樂的。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五分鐘的快樂毫無意義。而且,我利用這五分鐘逃避人生中實際的問題。

「即食快樂」不能指示自我的渴望。因為美食美色,人人都喜歡。它更不能檢測出自我的邊界。自我渴望的,一定是那些長期與自己鬥爭後終於獲得,仍然覺得不枉的東西。最好吃的果子不是伸手可得的,而是長在樹的頂端,必須付出,才能得到的。一個肉包子所帶來的快樂,和不斷努力終於站在斯坦福的校園裡的快樂,是不可比較的。要尋找自我的邊界,要一次次地衝破虛假的束縛,這其中就包括 「即食」快樂的束縛。因此,我要學會等待和付出,願意花時間去嘗試,學習和思考。不再以分鐘和小時去計算獲得,以年,甚至是十年去計算。

最後,總結一下這些東西。了解自我,從願意嘗試做起。要傾聽自己的願望,不要輕易的拒絕或嚇倒自己。把願望記錄下來,花時間去實現它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追問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儘力向前,盡興則歸,在與更好更強的東西的碰撞中尋找自己的邊界。

以上,是一個失敗人士的自我審查。

推薦閱讀:

January, 2018 - 「WORK HARD」
《無問西東》:選擇做真實的自己,你也可以嗎?
你,可能不懂自己,也不了這個世界
也談「認知迭代」

TAG: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