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9周,越自由的天空,更審慎的內心》

林語堂說:「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當你越來越不喜歡接近別人,有時候對於一些原則性問題的爭執,真的很想用一個滑稽笑臉帶過就行了。因為我再也不會對不愛的人推心置腹,我們渴望他人的理解嗎?不,我們只需要了解自己,剋制自己就行了。如果那天,還有一個人迷迷茫茫地問出那個問題,你就告訴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去尋找你自己的答案。

讓別人去尋找自己的答案,一種看似事不關己的處理方式,摻雜著我不想告訴你,你不會自己去百度嗎的態度,卻是恰恰這個世界最真誠的態度。

這段時間一直在我腦海中浮現的字眼——控制

中國人喜歡控制,控制是我們的文化,父母控制子女,上頭控制下部,屠夫控制人類。而處於控制一方的人,總是覺得自己擁有超人的智慧還有閱歷甚至膽識,他們揮舞江山,告訴別人那條路既是最好的,一副我走過的你別走,老子沒有經歷過的你這輩子給我實現的醜惡嘴臉。

我們自己,是被控制者,也是控制者本身。

在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還是猶豫了一下19周這個說法有沒有問題。但是轉念一想,人生並不長,只有短短的100周上下,你覺得度日如年,只不過是因為你身處時間之中,當你19,29,39歲時候,你會覺得20,而立,40歲,也就是那麼回事而已,因為我們不僅活在日復一日的日子中,更是活在控制之下,活在所有的安排好的,看起來很棒的路上,床上,地上。

@————————————

心理學上有一個「巴納姆效應」,

指人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

出現自我認知的偏差,

把一種籠統的人格描述當成是自己的真實寫照。

曾經有心理學家為了證實「巴納姆效應」,

精心設計了一個著名實驗。

他給一群人做完了人格特徵測驗後,

拿出兩份結果讓實驗對象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

第一份是實驗對象的真實結果,

第二份則是將多數人的回答平均後的結果。

最後絕大多數的參與者都認為,

第二份結果更精確地描述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星座分析、性格分析這麼准?

正是因為我們很容易受外界影響,

常常對號入座,錯把別人當成了自己。

巴納姆效應告訴我們:

人難有自知之明,我們做的都不是自己。

——摘自微信公眾號(拾遺)篇目《太多人輸在不像自己,而你勝在不像別人》

18周的前幾天,我也是像今天這樣板著一個臉,好像準備了很久一樣,突然打出很多字出來。

這一切不過是昨天罷了。

當然不能不承認,過去的一年,我除了盡量沒讓自己成為一個steam萌新,學了幾個工具,認識了幾個非常好的朋友,花了很多的錢,就沒有什麼別的了。誰的大一又有如長征勝利般的意義呢?

這一切就發生在昨天,可能是大腦強行要把生命進程聯繫起來,反正,如果要求高一點,恐怕過去的一年我應該是消失了——

這一年裡,放棄運動,放棄了沒事寫作(好久好久沒寫了……)放棄了更好的生活質量,放棄很多睡眠,放棄了很多……

然而你也不得不面對一件事情,這是第19周,大學生活即將近半,然後家人跟你說起了一些你以前無法理解的東西,或者你根本不想知道的東西。

更多更多…

但是不管怎麼樣

但是我們卻還是活在控制之下。

我們會如此焦慮,如此安排自己的人生,是因為我們被安排了,一條看似光明的路就在我們前面,還有千萬人在兩旁歡呼,巴不得大聲告訴你,那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是嗎?

當我向你說,上了大學,核心就是追求自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說這句話時候,我最擔心的不是你能不能去真正地去做去追求你自己,我擔心你不僅不相信,等到你的大學生涯過半,你卻突然後悔自己沒有好好地做自己,你還是在過去那樣周而復始自己的生活。

這才是最恐怖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被周圍環境左右的,那也就罷了,因為他至少能夠傻傻地這樣子過下去。

真正的暴力不是直接純粹的暴力,而是遁形的,後知後覺的陰謀。

@——————————

每個人都想做更好的自己,

但是我們只把注意力放在前面那幾個字,

就是我們要做『更好的』,

可是你們做的是自己嗎?」

是啊,往往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只是成功丟掉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如願活成了他人的影子。

——摘自微信公眾號(拾遺)篇目《太多人輸在不像自己,而你勝在不像別人》

多少人都明白這個世界上冥冥之中有它的秩序,明白官不可欺,上不可侵略…覺得生活能過就行了,不想要太多,不想參與什麼鬥爭…不想去做這些看起來奢侈的事。

你怕是想都不敢想了。

但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應該一點點點點地改變這個世界的。今天你選擇成為一個好人,那麼世界就會變得更好一點點,你選擇成為壞人,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壞一點點。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的秩序是可以修正的,你相信夢想,自由,是可以得到實現的,這個世界就信了你的邪。

這個世界是他們的,但遲早是我們的!莫欺少年窮。

一隻生物被蜘蛛縛絲並不恐怖,恐怖的是這隻生物醒來發現自己被束縛並且不能掙脫。

但其實萬幸的,你也許明白了,也許有所感悟,那就很好了。

————————————————————————————————————————

————————————————————————————————————————

————————————————————————————————————————

————————————————————————————————————————

————————————————————————————————————————

————————————————————————————————————————

周年性的文章,僅作為個人感悟和一些觀點交流。作為「思維補丁」,不提供解決方法。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都是不一樣的,願我們都能活出自己,

能一直勇敢地活出自己。

謝謝你的閱讀。

順便祝某人生日快樂。

==

——————————其實我也不知道當初為什麼會在做自己職業生涯規劃ppt的時候寫下下面這些句子,不過,默默寫下的東西,都是心裡話呢。

@————

希望你能擁有自己。

不管是旁人的嘲諷、家人的期待、社會的壓迫、還是來自自己的自尊心。

你都能擁有自己。

勇敢地做自己、勇敢地去追求、勇敢地去抗爭。

和年輕人在一起。和那些最勇敢、最有創意的人在一起。

去深圳,去中國淘汰最快,發展最快,最神奇的地方工作。

去打敗自己,而不是想著發財,而不是想著怎麼成為人上人,怎麼稱霸世界。

@————

總會有人覺得我在灌什麼雞湯。

罷了,送你一個滑稽笑容,從此,我們,各自,安好。

(完)

推薦閱讀:

January, 2018 - 「WORK HARD」
一篇寫給自己的日記
關於工作的深度思考
你,可能不懂自己,也不了這個世界
一個失敗人士的自我審查

TAG: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