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過敏=麩質敏感性腸病?

麩質(Gluten),即麵筋,或麥膠、谷膠蛋白,是一種存在於小麥(wheat),大麥(barley)和黑麥(rye)中的谷蛋白。麵食、麵包、穀類食品、焙烤食品,甚至一些調味料均含有麩質。對一部分人來說,麩質食品是別人口中的美味,而對他們卻是毒藥

如果細心留意超市貨架上的穀類食品,會發現有的打著「無麩質(Gluten Free」的標籤。為什麼會有人懼怕麩質呢?我們先從三個容易混淆的疾病說起。

小麥過敏(wheat allergy

如花粉、蟎塵、海鮮過敏一樣,小麥過敏是一般意義上的由IgE介導的I型過敏反應。機體免疫系統將小麥中的某些蛋白質作為異物,活化吞噬細胞,釋放組織胺和前列腺素,使微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發癢,平滑肌收縮和反射等一連串作用。癥狀一般表現為濕疹,皮膚紅癢,哮喘等等,嚴重甚至產生休克,這種過敏反應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嚴重休克時需要立刻注射腎上腺素。但同時過敏癥狀一般來去都很快,也不會引發組織或器官損傷

小麥過敏患者並不一定對麩質過敏,可能是對小麥中的其他成分過敏,所以,他們中的有些人食用大麥、黑麥並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麩質敏感性腸病/乳糜瀉(celiac disease

麩質敏感性腸病,又稱乳糜瀉,是一類具有遺傳易感基因(HLA DQ2/DQ8)的人群在麩質的激發下而發生的機體免疫系統誤將自身組織或細胞當成異物,產生自身抗體攻擊小腸絨毛,造成絨毛萎縮,繼而引起慢性吸收不良的疾病。另外,15%~25%的乳糜瀉患者表現皰疹樣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DH。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相比,乳糜瀉患者是相對幸運的,只要遵守嚴格的無麩質飲食,大多數患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健康。

醫學界對乳糜瀉的診斷研究較多,血清學抗體檢測因其操作簡單、非侵入性、成本較低而得到推廣,主要用於乳糜瀉的診斷和篩查。目前,主要的檢測內容包括抗肌內膜抗體(EMA)、抗組織轉谷氨醯胺酶抗體(tTG)和抗麥膠蛋白抗體(DGP)。EMA-IgA是一種針對人和猴組織中細胞外基質成分的抗體,其敏感性與腸道損傷程度有關。其特異性可達100%,而敏感性在90%以上。tTG-IgA是針對破壞的上皮細胞釋放的胞質蛋白而產生的抗體,其特異性為96%,敏感性為98%。DGP是針對麩質產生的抗體,主要用於患者無麩質飲食的評估。考慮到3%-5%的患者存在選擇性IgA缺乏,需要在檢測IgA的同時聯合檢測IgG抗體

儘管病理學的改變是非特異的,但目前臨床上對乳糜瀉的確診標準仍是小腸活檢。由於乳糜瀉患者的小腸絨毛改變是一個進行性的過程,過去認為只有典型絨毛改變的患者才會被認為是乳糜瀉,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學抗體陽性而組織學正常的患者也可能是潛伏或隱藏的乳糜瀉患者

基因檢測一般用於乳糜瀉高危人群篩查,HLA分型約能排除1/3乳糜瀉患者的一級親屬的患病可能。研究表明95%的乳糜瀉患者攜帶HLA-DQ2/DQ8,而40%的正常人群也攜帶此基因,故若基因檢測為陰性,即可排除患乳糜瀉的可能。目前市場上主要由第三方醫學檢驗所(ICL)提供乳糜瀉基因檢測服務。

非乳糜瀉麩質敏感(non-celiac gluten sensitivity, NCGS

NCGS患者出現與乳糜瀉類似的癥狀,如消化系統敏感,腹瀉,便秘,偏頭疼以及疲勞。但血清學抗體檢測卻是陰性,小腸活檢也不會發現絨毛萎縮受損。但經無麩質飲食後,部分患者會認為自己癥狀好轉或消失。

目前尚未有檢測NCGS的手段,有學者甚至認為並不存在NCGS,而是患者自己的心理作用。當然,也有人認為NCGS是乳糜瀉的前期階段。統計表示認為自己是NCGS的患者會更多地表現腸外癥狀,如偏頭痛、頭腦不清醒、神經麻木或關節疼痛等。

總結

小麥過敏是由IgE介導的過敏反應;乳糜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不是過敏;非乳糜瀉麩質敏感既不是過敏也不是自身免疫反應,但它和小麥造成的腸道炎症以及腸道通透性的增加相關。

需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採用無麩質飲食,他們認為無麩質食品是更健康的食品,但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無麩質食品缺乏營養。長期食用無麩質食品而不注意其他營養元素的補充,將會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與青少年。

乳糜瀉研究進展,王歆瓊,許春娣,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1年8月第26卷第8期

Gluten-free foods may not be healthful,studywarns,medicalnewstoday,11 May 2017


推薦閱讀:

蚊子拉屎么?
反流性食道炎應如何治療與控制?
如果我是消化科醫生,我會給病人開這張處方
一份急診/消化科病歷?

TAG:消化系統 | 消化 | 疾病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