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與逆城市化——建設特色小鎮的理由
04-18
城市化當然是世界發展的一個趨勢,但逆城市化也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個趨勢。當城市裡高樓林立,人口擁擠、交通堵塞、產業傾軋、空氣渾濁、生產生活成本高企的時候,逆城市化的時代就到來了。
在城市之外,我們看見很多工業園、產業園,但我們看不見山,看不見水,看不見作為中華文化之根的鄉村文化,看不見鄉愁。推土機把這一切推走了。工業園,產業園,固然提升了GDP,增強了地方經濟實力,但企業家們獲得豐厚利潤之後,農村得到實質性發展了嗎?農業得到提升了嗎?農民得到實惠了嗎?城鄉土地市場統一了價格嗎?
建設特色小鎮,這是國家層面的一個高瞻遠矚的戰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利器。
第一,城市擁擠的產業,向鄉鎮轉移;改革開放近40年來積累的資本,難以找到投資渠道的資本,向鄉鎮大空間流動。第二,城市擁擠的土地,在鄉鎮得到緩解;農村土地交易價格,向真實價值回歸。
第三,城市極為稀缺的資源——生態,其價值在鄉村得以實現。 第四,中國農村發展,必須有產業支撐。小鎮特色,就是產業特色。 第五,全國普遍存在的過剩的產能,在農村廣闊的市場得到消化;幾億農民的內需,可以推動新一輪產業發展。第六,以產業為支撐的特色小鎮,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是解決就業問題的良方。
第七,特色小鎮的公共服務體系,優於原來的鄉鎮。 第八,綜上所述,農民的就業狀況、經濟收入、享受的公共服務、精神生活的內容,都得到改善與提升。目前,很多企業到農村搶灘圈地,休閑度假農莊火爆,農民工紛紛返回家鄉做電商,全國各地政府發文建設特色小鎮——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逆城市化浪潮已經開始?
廣東文化學會會長李明華
李明華:
文化學者,哲學博士。曾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關注文化和鄉村20餘載,對古村落保護活化、鄉土文化、特色小鎮有獨到研究及實踐操作經歷。出版有《人在原野》、《風口中的鄉愁》、《時代演進與價值選擇》、《文化如風 文明似雨》、《嶺南文化》等十餘部著作。發表論文150餘篇。
策劃、創辦了「雅村文化空間」文化藝術普及系列公益講座平台,被村民尊稱為「雅村村長」。
雅村簡介:
「雅村文化空間"是一個文化藝術普及系列公益講座平台,由廣東省文化學會、廣州圖書館、廣州市雅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手打造,旨在普及文化藝術,提升國民文化素養。
雅村的口號是:「文化,讓人生更優雅;雅村,讓文化更親近。「」與名家面對面,向高手學幾招。」自2014年5月以來,先後邀請數百名文化大家、藝術名家,每周日下午在廣州圖書館一號報告廳舉辦講座和演出,對公眾免費開放,至今已舉辦100餘場。 50000多名粉絲參與到雅村,200多家媒體對雅村做了專題或新聞報道。雅粉們建立了十多個雅村微信群,在群里交流文化藝術,十分熱烈。《光明日報》稱"雅村傳播正能量」,發表專題報道。"雅村文化「的風行,被稱為「廣東文化現象"。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