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名篇導讀(一):讀唐君毅先生《與青年談中國文化》SHAROONG 工作室
中國文化名篇導讀(一):讀唐君毅先生《與青年談中國文化》
前言
「文化」一詞的解釋,歷來學者多有不同。如果,把 「文化」 解作 「生活樣式」 的話,人類、動物、植物、甚至微生物,都各有其生活樣式,都有其「文化」。
可是,人類的「文化」,終究與其他生物的文化有極大的不同。不論動物、植物、微生物,它們的文化都受生存環境,和遺傳因子控制。生而為獅子,為蟑螂,為鐵樹,為阿米巴蟲,就命定地依照其獨有的生存樣式生存。千年千百年前,它們用同一個生活樣式生存,千百年後它們仍然用同樣的生活樣式生存。它們的文化,只是一種受本能驅使的生活樣式,並不能夠控制和創新這種文化;可是人類的文化卻早已日新、日新、又日新了。無論中、西方的學者,都傾向於認為「文化」是人類所獨有的,而中國學者更重視其「化成天下"的本質特性。
大英百科全書,把「文化」(Culture)(*)定義為人類特有的行為,其範圍包括語文,意識型態,信仰,習俗,法規,制度,工具,技術,藝術品、禮儀、儀式,及其他相關的成分。"它指出「文化的存在和使用是有賴一種僅僅是人類才有的能力。」
在中國,「文化」一詞,包含的「文」和「化」的意思。語出《易經.賁卦彖傳》:「文明以止,人文也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穎達周易正義解釋「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句」:「言聖人觀察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當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禮俗」於是,「文化」一詞是指「以文教化」的意思了,凡可以教育人民,使民德歸厚,浸漸成俗的才可以列入「文化」裡面。*Culture may be defined as behavior peculiar to Homo Sapiens, together with material objects used as integral part of this behaviour; specifically, culture consists of language, ideas, beliefs, customs, codes, institutions, tools, techniques, works of arts, rituals, ceremonies, and so on. The existence and use of culture depends on an ability possessed by man alo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至此,我們深入地研究幾個問題:
? 「文化」既然是人所獨有的,那麼,人和其他生物(尤其禽獸),有些什麼不同,致使人類可以創建自己的文化和日新其面貌呢?中國的文化精神對於這個問題又提供了些什麼答案?? 人既然可以創造自己的文化和日新其面貌,我們又應該怎樣看待人和神的關係?? 強調「以文教化」的中國文化,又創造了哪些寶貴的人類文化呢?這是都是研習的時候,必須用心的。讀唐君毅先生《與青年談中國文化》,要握緊以下六個重點:? 一、中國的文化精神,是一種「重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
? 二、人禽之辨的重要性,這種分辨,得以使人類世界,無盡莊嚴、神聖、偉大? 三、中國倫理在道德孕育和擴充成長方面扮演的角色? 四、中國學術文藝所表現的寶貴文化精神? 五、儒家的宗教屬性,及其宗教精神的最廣大處第一節 中國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文化」一詞,包含的範圍很廣泛。由於中國「文化"一詞,有「以文教化」的意思,討論者亦多以道德、倫理、宗教、哲學、文藝泛應中國「文化」一詞。討論內容亦多取其中可以教育人民,陶鑄民族性格,使歸於厚重和平的,作為重點。對於那些影響力較為廣泛的,使整個民族不知不覺間受到良好的熏陶,漸而成為風俗的,更加念茲在茲,珍惜格重。唐君毅是中國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在中國困步的時候,展望中國努力的前進,更加深深地感受到,青年人應該對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所認識和肩承。重點回讀:「我們以下所能論及者,將再局限於中國之道德倫理宗教哲學文藝之精神中,特別值得為一切中國人所應注意之點」。唐君毅這段話最後一句指的是那些可以教育人民,使民德歸厚、浸漸成俗的中國文化精神,而,這些精神是中國人應該格外珍惜的。
中國文化精神,是重視「人」的一種精神,亦即是人文精神。重視「人」,於是向上爭取與天(神、上帝)坦然無愧的相交,向下嚴分與禽獸(動物)的區別。
西方宗教多以人是原罪之身,非透過上帝的救贖,不能洗脫罪惡;人,在上帝面前是卑微的。
中國觀念,卻認為人是性善的,只要透過後天人格的努力修養,就可以把善性擴充,而自免於罪惡。人通過道德的實踐,可以屹立於天地之間,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天有大生之德,地有載生之德,祖先有延續生命之功,聖賢有善化生命之功,於是天地人可以齊德。人是三才(天地人)之一,人恆敬天地,但人格卻不卑微。西方哲人區別人與動物,多重客觀事理入手,比如說人能造工具,人有語言、文字、或能以符號表意等。
中國先哲談人禽之辨,則直指心性。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幾希」人和禽獸幾乎沒有分別,都有食色鬥爭的本能,但禽獸只懂飢餓覓食,交配生存,此外無他。人類則能憑一點善性,擴而充之,使人類的精神世界,無盡莊嚴、偉大。然而,重視人不必否認有天的存在,亦不必否認人與禽獸實在相似。只須人的精神能夠上通於天,下達於地,努力擴充人天賦的一點善性,人就有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和價值。
重點回讀:人與動物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中國先哲認為人禽之辨在哪裡?人與動物,同樣有物質的身體,同樣需要物質的營養及延續其種族的生命,彼此都具有食色鬥爭的本能。中國先哲認為人禽之辨,在於人有仁義禮智的一點善性而禽獸則無。。。。。。
第二節 仁義禮智及其擴充
中國人認為,人可以分「身體」和「良知」兩部分。「身體」是受之父母的,「良知」則受之上天。
人有身體,所以受生物條件束縛,有食色鬥爭的本能。這些本能又每每引發出自私的心,與傷害他人的行為,這一點,人和禽獸全無分別,是性惡論者之所本。
人有良知,良知是天賦的。開始時它只有幾希一點,要經過後天的教育熏陶,鍛煉修養,才能得到無限的擴充。它建立了人的人格,使人自免於罪惡,再推己及人,幫助力有不逮的人,建立人類美好的精神世界,這是性善論者之所由。先哲所言「存天理、去人慾」,就是叫人把善性擴充,把惡性壓抑,以人的良知主宰人的身體,是人的舉手投足,都合乎義理。
重點回讀:由幾希的一點善性,至建立人類無盡莊嚴神聖偉大的世界,中國先哲,最重視的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中國先哲最重視的是擴充的過程。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只是仁義禮智的源頭,仍未算是偉大的道德情操。
目睹罪惡發生,我以天賦的惻隱之心同情受害人;以羞惡之心憎惡罪犯;以辭讓之心尊敬那奮不顧身的警察;以是非之心判斷罪犯行為的對錯──這只是消極的自免於罪惡。必須使消極的自免於一罪惡的心,轉化為積極的責任擔荷,才能把四端擴充為仁義禮智。有了積極的責任擔荷的自覺,我先由對自己的責任做起,在努力擴充至我以外的人、物的責任,最終達到仁義禮智的極至,是人類世界至真至善之美。聖人叫人擴充,是要人有一種自覺向上,自強不息的努力,並不是要求每一個人都要達到極至的境界。人生而有賢、愚、智、不肖,天賦優厚的,自當比愚鈍的加倍自覺;鍊就自己以擔荷更大的責任;不應據以為私,賤視及勞役不及我的人。弱肉強食,攝者生存,是動物的文化;互助互愛,照顧弱小不幸,使所有人類共存共榮,才是人的文化。這一點,也是人類世界比動物世界莊嚴、神聖、偉大的原因。蘇文擢先生的「無盡責任感與向上心」正好作為人類努力的精神文化的注釋。
重點回讀:仁義禮智,是本於人類什麼天賦而來,它的極至,又是什麼?從天賦到極至,它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仁義理智,是本於人類天賦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來。人的極至見於贊助天地的生育萬物,補天地照顧萬物之所不足。義極於犧牲生命以見氣節,以見人自然之生存之上,有一超然生存之精神價值、精神生命。禮極於尊敬一切人倫世界、人文世界的人,尊敬人所形成的人倫世界與人文世界,並推舉而上,使它能卓立於宇宙。人之智極於使人我皆能不違真理,同得改過遷善,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使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悠久長存。從天賦到極至,仁義禮智經歷了一個擴充的過程,由個體開始,擴充至個體以外的範圍,最終極於人類世界的至真至善至美。
。。。。。第三節 中國道德倫理
中國道德是依存在倫理當中,五倫中有三倫是家庭範圍,是以家庭恆為道德的教習場所。
人生而有父母,長而有兄弟,橫交於朋友,工作於社會,追慕異性而結為夫婦。這五種人類結合是自然而然的.在這種結合中貫注以道德的生命,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交以誠信,對社會盡忠,夫婦互相敬愛,這種有道德生命的人倫世界,就成為了人類精神文明的據點。
中國的道德倫理,首重家庭倫理。原來人對人的情感,是從最親近的人開始。父母兄弟是家庭中最親愛的人,孝悌油然而生,孝悌雖本於天性,但天性的鞏固及擴充,仍有賴家庭的教育和訓練。一句「無家教」(有爺生,沒娘教)是人格上極大的侮辱,可見家庭在中國道德教育的重要。
由父子兄弟伸展至夫婦、朋友、社會,家庭的教習仍然十分重要。父母的相處是子女與他日配偶相處的榜樣。父母不能互相敬愛,子女對婚姻亦留有陰影。兄弟是有血緣的朋友,兄弟之間懂得怎樣相處,就能把朋友當做無血緣的兄弟來相處。對父母知孝盡,知要盡子女的責任,便能對社會盡忠,盡公民的責任,「夫孝始於事親,終於事君,終於立身」,實踐自己,貢獻社會,就是孝於親的表現了。重點回讀:為什麼說中國的道德,是依存在倫理當中?中國之道德倫理,可以首重家庭倫理?這是因為孝悌忠信等道德,原本是從君臣(即今之社會公民)、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倫常關係而來,所以說中國的道德是依存在倫理當中。中國道德倫理首重家庭倫理,因為家庭是道德的教學場所,五倫中有三倫屬於家庭範圍。家庭把天賦的孝悌加以鞏固和擴充,提供教育和訓練。在家庭以外的二倫(社會公民、朋友)的道德教習,亦由孝悌衍生出來,所以中國道德倫理首重家庭倫理。
人是各種德行的最高境界,孝悌忠信是仁的一端。仁至難而孝悌至易,聖人於是教人在至易處重下培養功夫,然後再求擴充,以成就此一最高之精神境界。孝是尊重生命來源的行為表現。尊重生命來源,必須慎終追遠、延續生命。人的肉體生命源自父母,即使在今日科學鑒證下,亦無法否認人的一發一毛均受之父母。子女是父母的「骨肉」,這句話既含至情,亦見至理。人能顧念自生之本,即能尊重父母、孝順他們,遵從他們的教誨,以至父母之父母、祖宗都能尊敬他們,體會他們的精神生命,以我融凝為一。生命既自父母交託我手,我只有責任保有它,使它延續下去。一切自殘的行為,除傷透父母的心外,亦是不尊重父母交託於我之生命的表現。是以我必須保有它、充實它,並把它發揚光大。生兒育女只延續了肉體生命,我必須把祖宗之心,往聖之志,啟迪後人,使其精神生命,亦得以延續,養而不教,不但為為人父母者的罪過,亦是不孝於親的表現。悌本於兄弟友愛之道,把友愛之道擴充至所有「有血緣的兄弟」則能睦親收族;再擴充至「無血緣的兄弟」,則能天下一家,四海和睦。中國人對年長於己者稱「兄」,年高一輩者稱「伯父」,女性則稱「大姐」、「伯母」等,除了如金耀基先生所言「凡中國人活動範圍接觸所及,他都會不知不覺間以,親人目之,因此,亦以親人相待,而顯出殷懃與關懷,乃充滿一片「人情味」外,實則寄望全人類不分彼此,相親相愛。今日,種族間的屠殺,國與國間的鬥爭,都是未能領悟儒家此種精神擴充之用心。
夫婦是人倫之首,亦是家庭之始,儒家對此尤為重視。男女間情慾愛戀本於天性,禽獸亦懂交配生存。如何使男女相愛而不相狎,相敬而不相亂,則有道德生命之注入。家庭是社會組織之基礎,平時固然據此為活動單位,亂時亦可退保於家庭,是以儒家特別重視家庭的穩定性,夫婦能否互相敬愛,是家庭穩定的關鍵。
在中國,夫婦的結合併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小則兩個家庭,大則兩個宗族,兩個國家的事。透過夫婦的結合,家與家、族與族、國與國得到聯繫,他們代表的價值文化,亦得到交流。更重要的是,透過夫婦的結合,無血緣的二姓,能誕生有血緣的子孫後代,使不同種族的生命,真正融而為一。朋友相交,以善相規,以道義事業相勉。凡勸我為惡,使我道德品格學問知識均無長進的,都不是我的朋友。
同道為朋,同志為友。彼此志向不同,可以和而不同,因為彼此,都是朝同一道路為人類幸福而努力,只是努力的方法不同,最終都可以殊途同歸。但道不同則不相為侔,凡歪離正道,破壞社會秩序,危害人民生命的,都不應該跟他一黨。「和而不同」是要訓練我們寬容異己,互尊所異的精神;「不相為侔」是要我們和邪惡勢力徹底決絕。友道橫面的擴充,從友一己之朋友開始,至一鄉之善士,天下善人等,都能互相結交。縱面的擴充,可以友古今賢哲與及人類歷史文化世界中,一切我所欣賞,讚美,佩服,崇敬愛戴的人物。透過擴充,各地的學術文化得以交流互貫,以趨於充實;過去之學術文化能不斷獲得新生命之滲入而日新其光輝,使人類精神日趨博大寬厚。
重點回讀:人,是各種德行,最高境界之總稱。父子的慈孝,兄弟的友恭,夫婦的敬愛,朋友的誠信,是人倫中道德的表現。儒家是怎樣透過道德的實踐達到仁的境界呢?儒家是透過道德的努力實踐,再擴而充之,而達到仁的境界的。孝道的擴充,把民族生命維繫於永久,上承祖宗往聖之心,下求啟迪後人,開萬世之太平。友愛之道的擴充,使民胞物與,天下一家。夫婦之道的擴充,使二姓不同的價值、文化得到交流,誕生有血緣的後代,使不同種族的生命,真正容而為一。朋友之道的擴充,使各地不同的學術文化得以交流互貫,日新其光輝,使人類精神日趨博大寬厚。這些都是儒家透過道德的實踐和擴充,而達到的仁的境界。
。。。。。第四節 中國學術文化精神
中國學術文化中表現的兩種寶貴的精神,一為自由,二為和平。
「自由」一詞,在西方多解釋為「從束縛中中解放出來」,先是古羅馬的奴隸,從奴隸主殘酷的壓迫下解放出來,然後是人民從封建君主政治中解放出來,有人身、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等自由。「自由、是具有鬥爭性的,它的反義詞為「束縛」、「壓迫」。捍衛自由,是西方政治社會文化,矢志不渝的共識和努力。
「自由」一詞,在中國最初解作「由於自己」的意思。指的是道德上人要為善,為惡,完全由於自己的決定取捨,由自己的意志控制,不能諉責他人。論語「為但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這個意思。
在學術文化上,中國「自由」一詞,是指一種「博大寬厚,容納各種道同志不同的學術,彼此互相切磋琢磨,以趨充實,使人類精神面貌日新」的行為信念。它是和諧開放的友誼式交流,是不具鬥爭性的。西方以有競爭才有進步,於是恆常處於競爭狀態之中,亦每以「專利權」、「知識產權」等來保障自己在鬥爭中的競爭能力。中國則以「切磋琢磨,互相交流」才是人類「日新日新又日新」的動力,所以經常處於寬容接納的狀態。以佛教為例,佛教傳入西方,並未能與西方宗教起任何交流作用,反指佛祖是人而不是神,全然把佛教排擠於宗教以外。相反,佛教傳入中國,即出現了儒佛調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說法,並且互相交流吸納,充實教義。這就是寬容接納的自由精神。中國文化中另一可貴的精神是愛好和平。無論在政治,國防,道德,信仰,文學藝術,抑或和自然相處,都貫徹了和平的思想。
中國此一和平思想,孕育自中國人對宇宙的兩種認識:一、天地大德曰生。中國人對於生命的承繼和延續,向來十分重視。佛教東來,中國對其「慈悲」、「戒殺生」的教義,立即引起共鳴。仁者贊天地之化育,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興亡絕續,深察和平乃是人類共同生存的理想環境。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聖人觀察自然萬物的生存,發現無論芳樹惡草,飛禽走獸、各地人種,都能在天地孕育下,樂天知命,欣欣向榮;於是悟出道並行而不悖,對於各種事物都能存異求同。能夠互尊所異,正是中國人文化之所以成就愛好和平的原因。當然,自由和平在中國歷史進程中,也不是全無阻力。這些阻力多半來自政治力量的干預,而不是中國文化本來缺乏這種精神。這一點是我們研習中國文化時,所以應當注意的。
重點回讀:中國學術文化中,恆常表現哪兩種寶貴的文化精神?這兩種寶貴的文化精神有什麼優點?中國學術文化中,恆常表現的兩種寶貴的文化精神,為崇尚「自由"與「和平"。崇尚自由的優點,是能夠提供一博大寬厚的環境,讓各種不同的學說、事物得到交流,在切磋琢磨中充實自己,使人精神面貌日新。崇尚和平的優點是人類能夠有一個共同生存的理想環境,是各種不同的學說,事物都能夠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存異求同,並互尊所異。
中國文藝的特徵及其所表現之精神,將在韋政通先生的《中國文化概論.藝術》一文的導讀有較詳細的論述,本部分只論述其中兩個重點:一、藝術生活化,二、藝術的和平氣。
中國的文學藝術精神,是融於一般的社會文化生活之中。這是中國重視「實用」的民族性使然。最高境界的藝術、文學,必然有其實用價值,或能陶鑄民族的道德、性情,或能反映社會現實,還能開拓自由超級、令人追慕的精神境界。這也是一種重視「人」的表現。純粹為藝術而藝術,缺乏上述內涵的,即使巧奪天工,亦只能當工藝品看待。所以中國人欣賞能夠陶冶性情的山水畫多於西方的水果素描;欣賞佛像的莊嚴慈悲,多於大衛像上的肌肉紋理。求藝術於生活,亦使中國的生活處處隱含藝術味。中國的文學藝術,又處處表現一種和平氣。藝術上的美,生於調和與節奏的對稱。中國人觀察天地,發現萬物分有陰陽,陰陽既相對而又相成。陰陽調和,則萬物自有生機;又發現自然界花花相對,葉葉相當,於是特別嚮往調和與對稱。書畫的虛實運用,詩文的對偶要求,都是這種嚮往的表現。文學藝術,既是性情的反映,亦是陶鑄心情的工具。中國性情向以溫柔敦厚為教,表現在文學藝術上,亦以溫柔敦厚為貴。大凡在個人性情修養中所著重的東西,如氣度、胸襟、情意、行為等,都和文學藝術分享著同樣的價值觀:如寬舒廣博、飄逸灑落、含蓄淡遠、厚重和平、磊落豪放等。培養中正和平之氣,是性情修養的重要課題,也是文學藝術的重要價值。可惜過去的中國文學藝術,因為缺乏時代生命的注入,使現代人覺得它的迂和舊;但是在步伐急速,競爭劇烈的社會裡,中國文學藝術的精神卻可以中和其中的緊張和暴戾氣,帶給人類更寬敞的精神空間。重點回讀:中國文學藝術,何以特別著重生活化,與和平氣?中國文學藝術特別著重生活化,是源於使用的民族性使然,中國人很少純粹為藝術而藝術,多把藝術融於生活裡面,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至於特別著重和平氣,是因為中國的民族性是向來愛好和平,反映到文學藝術里,也表現一種和平之氣。加上文藝用以淘冶性情,也就使它更注重和平氣的表現了。
。。。。。
第五節 中國宗教精神
中國的文化精神是「重人」的精神,表現在宗教上亦不例外。這種重視人的人文精神,使中國的宗教氣氛不過於濃厚,同時鼓勵了人類對於自己在世界上的生存,作更大、更積極的擔荷。
中國人自始至終都相信有天的存在。宗教上的人天溝通,多少帶點神秘色彩,但對於中國人來說,人天溝通卻是自然具體的。
中國人相信宇宙在冥冥之中自有主宰。這位主宰是按自己的意旨衍生萬物。它的道表現在自然界的運作上面。人只要觀察自然的運作,就可以從中得到啟示,然後按它的意志,把天道實踐到地上來。譬如觀察到「天行健」,就悟出「君子以繼強不息」;看到「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就悟出「道並行而不悖」,知道「月有陰晴圓缺」,對於「人有悲歡離合」也就釋然了。中國文字固然由觀察自然而來,文字中的比喻,亦多與天地自然悠關:春去秋來、花開花落、疾風勁草、檐前舊燕、水流就下、春風化雨……這些自然現象描寫的背後,隱含的中國人一份感情,而兩者是用同一頻率共振共鳴。天是有意旨、有感情的。人透過和自然的相處,達至人天溝通。人天愈能溝通,人就越能具體的掌握他的意旨,在實踐的時候,對於人的判斷和能力,也就較有信心。大凡宗教都談生命的來源和去路,與及人在宇宙空間、時間的安頓。多數宗教都強調天的主宰性,但中國人則加入很重的人文色彩。
中國人以祖先父母為生命的來源,以子孫後人為生命的去路。於是「我」只需孝敬父母,上承主祖先往聖之心;教養子孫,下開萬代太平;我的生命即與祖先子孫融而為一生命的長流,在宇宙的時間上得到無限安頓。中國人以「我」在宇宙空間中,是微小而脆弱的,於是友愛兄弟,睦宗收族,橫交於朋友,以至於四海之內皆兄弟;把「小我」團結為「大我」,在宇宙的空間上得到無限安頓。由是,中國人把宗教要解決的問題,以道德的實踐來解決它。中國人不問死後的「天堂」、「地獄」,只知道人類如果努力實踐道德,就可以在人間建立一美好的天堂一一大同社會;如果人類放棄了道德的實踐,人間就變成了地獄。以道德實踐來解決宗教問題,也就使中國的宗教氣氛不過於濃厚。人類對於幸福有渴望追求,對於罪惡深感痛苦,人類受生物條件限制,對於幸福罪惡感到難以自主,於是投入宗教,祈求最高主宰,可以為他們賜福,赦罪。中國人也向天祈福,求赦罪,但是中國人更著重「人」自己在這兩方面的努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幸福雖由天賜,但總得要人努力去獲取。「知足常樂」,對於泛濫的物慾追求,人應該加以克制。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為自己謀幸福以外,也能為他人謀幸福;甚至犧牲自己幸福,去為人類謀幸福。在盡了自己的努力之後,仍未能獲得幸福,我也能以坦然之心對待,不怨天不尤人。為善,為惡,由自己決定,不能推過他人。聖人知人的一點善性容易泯滅,於是要人透過道德修養,把它擴充之,以自免於罪惡;結交以道義事業相勉的朋友,鼓勵我向善之心。赦罪由人,不犯罪則由己,是以人必須對自己負責。以道德實踐代替人在這兩方面的宗教追求,除了使人對自己作更積極的責任擔荷外,也使宗教氣氛不過於濃厚。人類社會恆有不公義的事,如果法律、制度可以對它們一一作出審判、制裁的話,人就會覺得公平,正義得到伸張。可惜,即使在近日法律系度堪稱完善的國家,也未能完全對付不公義的事情,於是人類轉而和望世界之上,有一個全能的主宰,可以對這些事情做出審判,真正為人類主持公平正義。
中國人也渴望、也相信有這樣的一位主宰,但這始終由天不由人。為了減少不公義事情的發生,每個人都由自己做起:我雖不能審判他人,但我能審判我自己。我清楚我自己做了些什麼事情,我即使逃得過法律的制裁,也逃不過我良心的審判,它將使我終日不安,直至我承認、接受制裁,改過遷善為止。我的良心就是我的審判者,形影不離,時刻都在監察我。總的來說,重天人溝通、生命來源去路,人在宇宙時間空間的安頓,祈福求赦罪、審判等宗教內容來看,中國人並不否認天的存在,但卻致力於以道德實踐來代替宗教信仰──因為這是人類可以具體把握的。
重點回讀:中國的宗教,有無否認「最高主宰"的存在呢?為什麼中國的宗教氣氛始終不太濃厚?中國的宗教,並沒有否定最高主宰──天的存在,只是中國比較著重人在宗教上能自我努力的地方,因此顯得對「天」不太依賴。中國人常以道德實踐代替宗教信仰和解決宗教問題。這種篤於行踐的人文精神,使中國的宗教氣氛不過於濃厚。
儒家雖然廣泛地被認為是一種學說,但是廣義地說,儒家也算是一種宗教。從宗教的拜祭對象,宗教儀式,宗教信仰三方面來看,儒家確有其宗教屬性。
在宗教拜祭對象方面,儒家相信有一超自然的神──天,它有意志,有感情,能賜福降禍。它賜生萬物,交大地孕育。它賜天子(皇帝)君權,叫他代帶它管治地上百姓、萬物,每年祭祀時聽取他的報告,如果他管理的不好,就降災禍示警;再無改進,則收回他君權,另選天子取代他。
(可是,自周公制禮作樂,確立了宗法制度以來,這種宗教色彩已被淡化。雖然祭天仍然是歷朝統治者誠惶誠恐、不敢怠慢的大典,但統治者能否繼續獲得統治權,卻繫於統治者能否行仁政,施仁德了。周公以禮規範統治者的行為;孔子把「君子」由統治者的專稱,改為有仁德的人的尊稱;秋戰國時,各國統治者爭相延攬人才,確定人材才是能否統一天下的關鍵;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道德和政治的關係,已超越過了「天」和政治的關係。帝制被推翻後,君權神授說法更加被畫上句號了。)除了「天」以外,「地」也是拜祭對象之一。地承載萬物,孕育了萬物的成長,中國人對天敬而遠之,對地卻親而近之。如果天是嚴父的話,地就是慈母。中國人向她取糧食,也生活在她的懷抱里。中國人對大地的一份深厚的感情,使中國民族性更加厚重不遷。儒家宗教拜祭對象,亦包括祖宗、聖賢。祖宗延續生命,聖賢善化生命;兩者對生命同樣有功,他們都可配天地,同享祭祀。中國人事親如事天,敬祖如敬天,敬聖賢如敬天,這種人德齊天的宗教思想,使中國人更加努力於人倫世界的精神建設。在宗教儀式方面,自周公建立宗法、禮法制度以來,祭天地祖宗聖賢有明白記載的儀式可考。祭祀用的俎豆牢具、犧牲(豬、牛、羊)祭品,珪幣獻酬等,有要固定式樣和數目,由祠官主理。迎神、降神、娛神、送神用的樂舞,陣容規模也有嚴格限制。祭祀團體以國、宗族、家庭為單位,由單位中最高地位的人主祭。祭祀的次序,一般是先祭皇天,繼祭后土,後饗祖宗;也有分開祭祀的。如在壇祭天,在社祭地,在太廟祠堂祭祖宗,在孔廟祭聖人等。由朝廷主持的祭祀,氣氛既莊嚴又隆重;民間祭祀,氣氛是既隆重又熱鬧的,因為那是全體宗族和家庭成員都參加的。祭後多有熱鬧的娛樂節目,使各成員盡興而歸,除了春秋二祭之外,在傳統的節目如清明、重陽等,亦有規模較小的拜祭活動,平日亦早晚上香。婚姻,喪葬等人生事情,亦在宗教氣氛下進行。
在宗教信仰方面,儒家敬天地、敬鬼神、重生死;但儒家重事人過於事鬼,重知生過於知死。相信人性本善,篤伩仁義禮智,孝悌忠信,要人事親如事天,敬祖如敬天,敬聖賢如敬天,要人對天存敬畏之心,但卻要人努力於人倫世界人格世界的建設,以使人德齊天,配享天地。可以說儒家是一個「天人合德」的人格教、人道教或者人文教。
當然,如果以有無「原罪觀念」、「教會組織」、「天堂地獄」、「今生來世」、「永生觀念」等來衡量儒家是否宗教,那麼儒家的確不是這些定義底下的宗教,因為儒家相信人性本善,不把人從家庭中抽離去成立教會組織,反把一切宗教活動,放在家庭、宗族去進行;不向慕死後的天堂,而嚮往現世的大同社會;不講今生來世,只談現世;不追求我的永生,只追求我的精神生命能上承祖先往聖之心,下能啟迪後人,使生命之流,得到善化和壯大,精神得以長存。總括來說,儒家是在人道上體驗天道,在人道上實踐天道。這是中國宗教的人文主義的特色。重點回讀:中國儒家是否宗教之一?這視乎我們對宗教一詞所下的定義。如果從有無宗教崇拜對象、宗教儀式、宗教信仰來看,儒家廣義來說,可以算是宗教之一。如果從崇拜對象必須為超自然的神,要有教會組織,要有原罪、永生等觀念,則儒家只有一套相應的學說,而不能當作宗教看待。
總結
中國文化最精要的地方,是它重視人之所以為人的地方。這種人文精神不否定有天的存在,但是它著重的是人在人倫世界、人文世界的努力建設,鼓勵人對人類世界做更直接的責任擔荷。
凡人能用力掌握,使世界變得更真,更善更美的,都是它努力的地方。它篤信實踐,崇尚自由和平,以家庭為據點,把善性擴充,把仁義禮智推至極點,以見人類世界的無盡莊嚴、神聖、偉大。。。。。。
附錄(以下習題供研習唐君毅先生《與青年談中國文化》取用)
總複習
一、怎麼見得中國的文化精神,是一種「重人」的精神?「人禽之辨」為什麼成為中國先哲數千年來一直念茲在茲之教?二、「人的世界之無盡莊嚴、神聖、與偉大,皆自幾希這一點而流出.」句中「幾希一點」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唐君毅有這個說法?三、為什麼中國先哲之倫理道德,首重家庭之孝悌?孝悌和仁,有什麼關係呢?四、試根據儒家觀點,說明朋友相交之道。五、是各舉兩個例子說明中國學術文化中的自由和平精神。六、試分析中國禮樂所表現的藝術精神。七、為什麼重視道德實踐,會使中國的宗教氣氛始終不大濃厚,請舉例說明。八、唐君毅說「我們可以說儒家之教是一次信天人合德之人道教,人格教,或人文教」,試加闡釋。答題參考重點
一、中國文化精神是一種重人的精神。這可以由中國人怎樣看待人和神,人和物的關係看出來。中國人不否認有天的存在,亦不認為人大於天。中國人只認為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在天面前絕不卑微。透過道德人格的修養,人的精神可以上同於天,而下達於地。人能頂立於天地宇宙間。此外,中國人嚴分人禽之辨。人雖然和禽獸一樣,有物質的身體,一樣需要飢餓覓食交配生存,但人絕對不是禽獸,因為人類有禽獸所無的一點善心,仁義禮智。此是人所以為人的尊嚴。二,幾希一點,是指人與禽獸的唯一微小分別。人有仁義禮智。
唐君毅有這種說法,是因為仁義禮智的開始雖然很小,但只要經過擴充努力,就可以達至極至。比如仁的開始,只是無私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由愛自己家人,到愛國人,以至愛天下一切人,其間就是一個擴充的過程。由愛人以至愛動物,愛山川草木,愛一切自然界的東西,也是一種擴充的過程。由此下去,仁最終極於贊天地之化育,補天地之所不足,而與自然之天地參。所以唐君毅認為人的世界無盡莊嚴,神聖偉大,是由這幾希一點流出。三,中國先哲之倫理道德,首重家庭之孝悌。原因有二:
1孝悌本於天性,容易掌握及培養。人生而有父母,長兒要送滴,父母兄弟是至親的人,孝悌油然而生,只要經過後天的教育和擴充,就能強力不凡,為人的功夫做好準備。2孝悌為仁之本,仁至難而孝悌至易。聖人教人從至易處先下培養功夫,求難於易,而後難乃不難。此所以中國先哲之倫理道德,首重家庭之孝悌。至於孝悌和人的關係,孝悌是仁之本。透過實踐擴充,孝悌可以達到仁的境界。仁自縱面看,即是孝的慎終追遠,承祖宗往聖之心,啟迪後人,開萬世之太平;仁自橫面看,即悌的民胞物與,天下一家的精神。
四、儒家認為朋友相交之道,首重誠信。彼此能以善相規,以道義事業相勉。此外,朋友間的切磋琢磨,除了互相交流知識之外,也要培養寬容異己,接納不同意見的精神。最後,朋友相交範圍越大越好,要能交一己之朋友,一鄉之善士,天下之善人,對古今賢哲及人類歷史文化世界中,一切有貢獻的人,也能欣賞追慕。這樣才能使各地文化得到交流、充實的機會,人類精神才能趨於博大寬厚。
五、中國學術文化所表現的自由精神,可以見於:
1對宗教的寬容。在中國社會中,一直有各種宗教並行不悖的傳教之風。對於外來宗教,總是求同存異,學習其優點。和會三教、五同源之論特別多。在中國歷史中,亦無西方的宗教戰爭。2百家學說的並行。春秋戰國時百家學說並行的自由講學之風一直流傳。來自政治力量的干預,一直不被民間認同。儒家之所以能在歷史長流中成為學說的主流,是由於它的教義較為周備,而不是鉗制他家思想所至。中國學術文化所表現的和平精神,可以見於:1對政治的主張。中國政治向以文治為主,求以王道易霸道,講仁愛,大同。2對於夷狄的政策。中國向來反對戰爭,雖然對夷狄的入侵不能不以武力防患,但亦十分重視對夷狄的教化。透過通婚,互市,使之漸同於中國之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六、中國禮樂所表現的藝術精神為:
1藝術生活化。禮是中國人日常的舉手投足,禮儀舉止的動作規範。這些禮教具有舞蹈的形式美,也有這些形式蘊含的思想美。樂源自民間的詩歌,內容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期望,它是人民從生活中創造的。在廟堂祭祀的音樂舞蹈,都是由禮和民歌轉化的。2藝術的和平氣。禮以教和,樂以教和。中國的詩歌向來以「溫柔敦厚」為教;音樂則以「廣博易良」為教;禮以「庄儉恭敬」為教。在中國禮、樂當中鮮有緊張,激蕩,過於刺激的情感表現。禮主讓不主爭,樂主正不主淫,都是禮樂和平氣的表現。七,重視道德實踐,會使中國的宗教氣分不大濃厚,因為道德實踐把中叫的問題和追求,發還人類自己努力,要求人類做更大的,更積極的責任擔荷。譬如祈福求赦罪,它重視人自己去努力追求幸福,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剋制泛濫的物慾追求,不怨天不尤。它不求宗教的幫助去擺脫罪惡,而強調人通過道德修養,把善性鞏固擴充,以自免於罪惡;或承教於父母師長,結交以道義事業與我相勉的朋友,使我在求善的路途上不致孤獨,並得到鼓勵。在公義的獲求上,它強調人自己的良心審判,使我時刻都有一個監察者;透過每一個人的自我審判,使社會減少不公義的事。至於宗教追求的天堂和永生,它都是透過道德實踐,把天堂以大同社會的形式,在人間實現;把永生變成精神生命留存在子孫萬代的心中。
八、唐君毅說儒家之教是一信天人合德的人道教、人格教,或化人文教,因為儒家在宗教拜祭對象方面,除了超自然的神(天地)之外,也以人倫世界的祖先聖賢配享天地,以其能延續並善化生命,對生命同樣有功。這種人德齊天的宗教思想使人事親如事天,敬祖如敬天,敬賢如敬天,所以它是一種天人合德的宗教。儒家之教,又以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為宗教信仰,要人努力人於倫世界人格世界的建設,所以它是一種人道教、人格教或人文教。
推薦閱讀:
※明代緙絲瑤池吉慶圖,最燒錢的絲織品
※拾遺|光是我的靈魂——光芒漸微中國皮影藝術
※中國傳統文化的春節應該怎麼介紹?
※名門創始人隆乾:立湘西之命,做無效社交的造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