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的力量(上)

說到堅持,就不得不跟時間扯上關係,沒有時間的陪伴,何有堅持可言!細數自己從小到大能用時間清晰表達,並跟堅持扯上關係的事兒,彷彿真的不多,但每一件我能堅持下來的事情都值得我小小的驕傲一會兒……

下面先用時間羅列一下我從小到大為數不多能用時間來證明的事情吧!

關於上學:義務教育9年;高中3年;大學專+本+在職研7年;

關於愛情:談戀愛5年;結婚7年(談戀愛和結婚的對象是一樣的,所以可以統計為12年);

關於孩子:養育兒子5年;

關於工作:目前工齡7年;

關於閱讀:地鐵閱讀4年;

關於瑜伽:剛剛持續2月;

這幾件是我自己能想到的並且還有一些值得與大家分享的事情,也是我自己的一個回顧,接下來就具體聊聊每一條吧!

一、關於上學那19年

相信很多朋友會覺得,上學也值得拿來一提?誰沒有上過學啊!其實我想說的是上學這件事兒,對於一個學生而言,能夠堅持下來,真的非常不容易,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一路走來,有幾個人能真正知道自己上大學是為了什麼?至少在我本科畢業拿到學位證的那一刻,我都在認為,上大學就是給我爸媽上的,拿了本科證之後,她們就可以跟別人「驕傲」的說:「我閨女是本科畢業!」當然在現在碩博學位滿天飛的年代,本科畢業已經是低配了,但對於沒上過大學的父母來說,能拿個本科證已經可以讓他們驕傲自豪一會兒。可反問自己,我花了那麼長時間用在了學習上,用在了考試上,用在了學習學校的每一科知識上,可我現在為什麼還是不能與老外流利的對話?為什麼不能解答兒子在博物館提出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幫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那我上學的時候到底學到了什麼,還浪費了我那麼長的時間,如果用這些時間來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是不是那時的我會比現在的我更加自信,更加豐盈一些?結果當然不得而知,因為時間無法倒流,唯一能做文章的就是在當下和未來,我只要保證現在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加積極樂觀,自信陽光,更會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更加珍惜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更懂得珍惜和利用時間的每一分每一秒,做自己想做但一直沒有開始做的事情,那麼我自然會內心充實豐滿,生活樂趣無窮的。

二、關於愛情婚姻那12年

能跟一個人從談戀愛到結婚並一直走下去,是我從青春期時就許下的心愿,並深深的紮根於我的意識之中。因為從小在父母的爭吵與戰爭中長大的孩子,動不動就會被問到:「如果我跟你爸/媽離婚了,你要跟誰一起過?」的問題,是多麼渴望一份安穩幸福的生活!我很小時就跟自己說,要麼我就一輩子不結婚,要結婚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當然這種堅持不是委曲求全,湊合將就,而是要真正開心幸福的婚姻生活,我從不認為,為了孩子或者為了生活而勉強在一起的婚姻是什麼值得提倡的事情,所以如果真的到了生活在一起除了痛苦沒有其他的階段,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分開。

不過在婚姻生活中,女方的確會處於相對弱勢,她們需要撫育子女,需要照顧家庭,需要考慮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路上,是會有很多攔在前面的「絆腳石」的,每當我自己有那种放下一切去環遊世界的衝動時,就會想想下個月孩子的奶粉錢賺夠了沒有。

近期林丹出軌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包括之前的演員文章,都是在妻子懷孕期間出軌,但結果相似,都是不離婚,並得到了妻子的原諒!兩位女主角的回應,謝杏芳:「我們一家人會支持這個敢於擔當、知錯會改的男人,感謝朋友和球迷的關心,我們一家人風雨同舟。「馬伊俐:」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這個中的苦澀與辛酸只有當事人自己能夠明白,大把委屈的淚水應該都會在夜深人靜、無人看到的地方拚命的咽到肚子里,轉過頭看看身邊的小不點兒,不原諒?難道要讓這個剛剛出生的孩子就失去了父親的陪伴?

我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和謾罵,因為凡事都會有其原因,我更想反問自己,如果真的有一天到了無力挽回的地步,我是否在不要房子、不要孩子的前提下還能有能力養活我自己,如果把這點想通了,悟透了,弄懂了,那還有什麼可傷心為難的呢?所以,女人的經濟獨立、精神自由是讓自己在面臨困境時保持優雅自信的關鍵;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兩點做支撐,你是否會在危機出現的那一刻,與另一方撕逼到底,進而演變成你不讓我好過,我就讓你死的更慘的瘋癲狀態,因為那時女人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唯有拚命掙扎才有可能獲救,所以在自己還未陷入沼澤地之前,要未雨綢繆的學習自救的本領,不為別的,就為了讓自己保持一種面臨困境而不陷於抱怨和憤怒的從容。

三、關於養育孩子那5年

再有整一個月,兒子就滿五歲了,如果用一個詞來表示我對養育他這5年的一個總結,那就是問心無愧!因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我從來沒有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投入過如此多的精力、體力、財力、智力……但也確實在養育他的過程中,我也重新成長了一次,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養育過孩子的父母應該能體會,11個月會爬,1歲11個月會叫「BABA」,沒有上完過一整節早教課,人多就緊張,聲大就害怕,登高就哆嗦,吃飯就發愁,睡覺貼身陪,生病賊粘人,3歲之前沒有任何能跟同齡孩子相比較的地方,也就是能讓父母引以為傲的地方,作為這樣一個孩子的媽媽,作為爭強好勝的我自己來說,那種焦慮、煩躁、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啊!特別是那個時候的自己還在一家早教機構上班,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對比著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是好捉急呀!

不過現在回想一下,我特別感謝當時的那個階段,它讓我不得不去拚命的學習育兒知識,看了當時市面上的各種育兒書籍,鄭玉巧、李躍兒、孫瑞雪、小巫、胡萍、崔玉濤、蔣佩蓉、龍應台……聽各種教育專家的講座,為此我還特意報了中科院心理所的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在職研,學習了小兒推拿,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能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能夠更科學的養育!

不喜歡在室內上課,那我們就去戶外玩兒,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美好;不喜歡人多,那我們就避開高峰時段出行,每次錯峰出遊我們都能有很多不一樣的收穫,孩子能更專註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被打擾,後來連我自己都不喜歡人多嘈雜的地方了,因為除了看人真的沒有什麼好看的、值得分享的東西;安全感差,那我們就陪在孩子身邊,一起親子閱讀,一起互動遊戲,一起戶外旅行,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伴著他成長;膽子小不敢嘗試,那我們就做好示範,當好孩子的榜樣,在他勇敢嘗試的時候做好安全保護、加油鼓勁的工作,一點點小小的進步對我們來說都是驚喜,所以當年連坐小飛機都被嚇哭的東哥今年去迪士尼的時候居然敢自告奮勇要坐七個小矮人礦山車,著實把我給驚到了!

付出當然是有收穫的,現在的東哥自信陽光,率真大方,小嘴兒吧啦吧啦的說起來沒完,膽子大的敢拿蚯蚓嚇唬我,男孩子的調皮本性盡展啊!因為喜歡閱讀,現在已經認識了很多漢字,這也跟平時出去玩兒時見到什麼就念什麼有關係,認識了很多路牌和站名,平時還充當起了爸爸的導航!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我們歷歷在目,深感欣慰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的被孩子影響,學會了唱那麼多首兒歌,閱讀了那麼多本中英文繪本,認識了那麼多種恐龍…...最主要的是我學習到了孩子身上執著專註的精神,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能夠持久的熱愛,不斷的反覆學習都不覺得厭倦,這是我特別缺乏的品質,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在一件事情上擁有如此孜孜不倦的精神啊!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家長教給孩子,很多時候孩子教給我們的往往更多,收穫也更多,所以在養育的道路上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讓我們一同發現更棒的自己!

未完待續……

作者聯繫方式

微信&QQ:3209093410


推薦閱讀:

堅持的意義在於什麼
寫給我熱愛的籃球
你與想要的生活之間,只差這三個習慣(第二彈)
能把跑步堅持到底的幾乎都是成功人士
2017年,我與MATLAB的八件小事

TAG:育兒 | 婚姻 | 堅持 |